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再认识
本文选题:社会主义生产目的 切入点:社会福利最大化 出处:《黑龙江大学》2001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 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基本问题,也是一个充满 争议的问题,在本文中,作者通过对前人关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有关理论 的整理和总结得出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社会福利最大化这一结论。围绕这 一论点,本文又讨论了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密切相关的理论问题,如对社 会主义的认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社会主义微观目的与宏观目的关 系,福利经济学的一些基本理论等,目的是使社会福利最大化这一论断更 加完善;最后文章考查了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实现的路径即制度选择问题, 并通过对几种典型制度的比较分析得出:社会主义为实现其生产目的,应 选择混合经济制度。
[Abstract]:The aim of socialist production is not only the basic problem of socialist economic theory, but also a full of it.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makes an analysis of the previous theories on the purpose of socialist production. Conclusion that the purpose of socialist production is to maximize social welfare. On the other hand, this paper also discusses the theoretical problem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purpose of socialist production, such as the co-operative relations. The cognition of socialism, the embodiment of socialist superiority, and the relation between socialist micro purpose and macro purpose. Some basic theories of welfare economics, etc., aimed at maximizing social welfare. Finally, the article examines the path to achieving the goal of socialist production, that is, the issue of system selection. And through the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f several typical systems, it is concluded that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purpose of production, socialism should. Choose a mixed economic system.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1
【分类号】:F06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一书即将出版[J];经济研究;1979年06期
2 陈胜昌;;满足生活需要是社会主义生产的唯一目的——兼评社会主义生产满足“四个需要”论[J];经济科学;1980年03期
3 袁文平;论生产目的中整体与局部的关系[J];财经科学;1981年02期
4 张鸿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理论——学习《邓小平文选》体会[J];经济问题;1983年11期
5 缪雄伯;;社会主义生产的经济效率[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83年04期
6 ;明确三大观点,树立鲜明旗帜,交流先进经验 人民银行上海现场会议开幕[J];中国金融;1958年16期
7 吴光辉;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及其实现的经济目标[J];财经问题研究;1981年02期
8 ;《经济研究》一九八一年总目录[J];经济研究;1981年12期
9 汪洋;;利润是社会主义企业生产的直接目的[J];理论建设;1981年06期
10 苏简亚;;关于社会主义生产中的~△V_2[J];唯实;198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俞明仁;;从发展生产力看社会主义利润[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深化企业改革[C];1987年
2 刘方健;;中国经济60年的回顾与展望[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纪念新中国建国60周年(2009)[C];2009年
3 梁耿慧;;论邓小平共同富裕的重要思想[A];海南省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理论研讨会入选论文集[C];2006年
4 黄少安;;企业活力的价值标准和制度基础[A];全民所有制企业的活力与发展[C];1991年
5 廖慧贞;;陈云经济思想的科学发展观内涵[A];纪念抗战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文集[C];2005年
6 袁文平;刘恒;;试论我国西部大开发的实质[A];面向新世纪的中国经济[C];2000年
7 赵晓彦;张会丽;;推进清洁生产,,实现可持续发展[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7年
8 于金富;;马克思生产方式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研究之一[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3次学术研讨会代表论文集[C];2006年
9 夏兴园;;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A];邓小平理论与我国经济学的发展[C];1997年
10 李景元;徐强;;思维振幅的思维热点与职工心态调查分析[A];现代企业运行机制与思维创新——企业运行机制与思维创新研讨会议论文[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建辉;和谐消费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N];天水日报;2007年
2 蒋选武;充分发挥工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N];经济信息时报;2008年
3 郝梅瑞;应着力促进收入向消费的转化[N];消费日报;2006年
4 主持 王文琦 特邀嘉宾 广东省社科院副院长、研究员 李新家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教授 杜放;像重视GDP一样重视消费[N];广州日报;2007年
5 申言;“老生常谈”要反复谈[N];解放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王汉;何伟:离“经”不叛“道” 桑榆晚霞红[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7年
7 於军;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N];青岛日报;2006年
8 沈宝祥;落实以人为本要有破有立[N];学习时报;2007年
9 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 郑新立;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指导思想的继承和发展[N];人民日报;2005年
10 中共平南县委书记 覃志清;把经济发展成果转化为社会和谐的基石[N];广西日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王桂云;深化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认识的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2 孔伟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形式研究[D];河南大学;2006年
3 陈子君;教师劳动的性质与价值创造[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4 胡琴芳;制约当前我国消费需求的因素分析及其对策[D];湘潭大学;2007年
5 郭林峰;科学发展观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新探索[D];郑州大学;2007年
6 毛丽君;德州市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7 张雪;当前形势下社会保障体系建设[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8 柳兆铭;关于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历史必然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5年
9 夏艳艳;经济伦理视阈下的我国国民幸福观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6241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1624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