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理论论文 >

论知识经济与精神生产力

发布时间:2018-05-04 19:24

  本文选题:知识经济 + 物质生产力 ; 参考:《黑龙江大学》2004年硕士论文


【摘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诞生的时代,虽然没有出现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 并成为社会发展主流,但是工业文明所造就的生产力发展的奇迹已显现 出了精神物化为物质的巨大潜力。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知识经济与精 神生产力的结合发展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一种历史的必然。我们有必要 把生产力作为一个大系统来研究,即突破以往哲学研究中把物质生产与 精神生产分隔开来且重物质生产轻精神生产的狭隘眼界,把生产力作为 一个包括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的大系统研究,研究这两个子系统相 互渗透、相互转化的关系;更要着重研究知识经济时代精神生产力的重 要地位和作用。在我国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 精神生产力在这一时代逐渐显示出了它无可比拟的智力资源优势。但是, 我们看待任何事物都应以辨证地视角来考察,才能全面把握事物的本质。 我们应该看到知识经济与精神生产力也有它自身无法克服的矛盾,它不 但使霸权主义以全新的方式再次进入我们的视野,而且带来了一系列新 的社会矛盾。
[Abstract]:In the age of the birth of Marxist theory, although there was no rapid development of knowledge economy And become the mainstream of social development, but the miracle of productivity development created by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has emerged. There is great potential for spiritual materialization to matter.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history, knowledge economy and essence The combination of God's productive forces has become a historical necessity of social development. We need to. To study the productive forces as a large system, that is, to break through the previous philosophical study of the matter production and A narrow vision of separated and materialistic production over spiritual production, with productivity as the A large system study including material productivity and spiritual productivity, the study of the two subsystem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utual penetration and mutual transformation; more emphasis should be placed on the importance of the spiritual productive forces in the era of knowledge economy Position and role. 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market economy in China, the era of knowledge economy has arrived. The spiritual productivity has gradually shown its unparalleled superiority of intellectual resources in this era. However, We should look at everything from a dialectical angle of view, in order to grasp the essence of things. We should see that the knowledge economy and the spiritual productive forces also have their own insurmountable contradictions, it does not But it brought hegemonism back into our field of vision in a completely new way, and it brought about a series of new things. Social contradictions.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F06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知识经济》杂志征稿[J];知识经济;2011年15期

2 ;《知识经济》杂志征稿[J];知识经济;2011年16期

3 郭强;;知识经济与信息经济浅析[J];科技经济市场;2011年06期

4 ;韩国对新概念机器人项目进行研发投入[J];企业技术开发;2011年11期

5 关谊;;德是人才的灵魂更是执政者的根本[J];干部人事月刊;2001年10期

6 许谦;;知识型员工激励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16期

7 翰林;姚全喜;;二十一世纪谁走俏?——热门职业排行榜[J];干部人事月刊;2000年04期

8 李永强;;培训贵!不培训更贵!![J];印刷经理人;2011年09期

9 梁平;;浅谈人文管理在当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J];神州;2011年11期

10 ;中日韩拟建“循环取货”物流提高运输效率[J];物流技术(装备版);2011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锦周;;试论知识经济与信息产业的发展[A];文献·信息·网络——福建省社科信息学会十周年纪念论文集[C];2000年

2 张波;;知识经济呼唤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A];探索 创新 发展[C];2000年

3 姚俊汉;;知识经济带给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A];湖北省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优秀科研成果汇编(1999-2000)[C];2001年

4 余春霖;;精神病医院管理与知识经济的实践[A];《中国民政医学杂志》组稿暨医院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0年

5 陈柏蔚;;“工业强市”必须承接“知识经济”[A];第二届浙江中西部科技论坛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6 彭惠青;;论知识经济对行政管理的挑战[A];新世纪行政管理研究——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1999年年会暨“政府管理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7 张二勤;;知识经济与成人高等教育发展[A];2002中国未来与发展研究报告[C];2002年

8 娄霞;;高新技术产业支持下的知识经济促进黑龙江省的可持续发展[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9 任民;;知识经济与烟草科技[A];中国烟草学会第三届理事扩大会议文件汇编暨中国科协第三届青年学术年会烟草卫星会议论文集[C];1998年

10 黄阿鸿;;知识经济与图书馆服务[A];福建省图书馆学会“知识经济与图书馆服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曲晓东;知识经济 是近是远?[N];证券日报;2003年

2 杨莉华;知识经济的世纪是教育的世纪[N];发展导报;2002年

3 王文华;知识经济将导致种种危机[N];发展导报;2001年

4 红高梁;让我们认识《知识经济》[N];中国妇女报;2001年

5 山东省济南市财政局 王宏伟;论知识经济的影响[N];中国妇女报;2002年

6 本报记者 成燕;让人力资源擎起知识经济的大旗[N];证券日报;2003年

7 赵秀忠;知识经济对文化建设的影响[N];中国文化报;2001年

8 张惠秀;知识经济 一统天下[N];发展导报;2000年

9 王则柯;什么是知识经济[N];中国经济时报;2000年

10 周小庆;知识经济开拓未来[N];经济消息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兆刚;知识溢出的发生机制与路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2 孙其华;创新精神培养与学校道德教育改革[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3 马跃如;高等学校教师激励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4 邹彩霞;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的困境与出路[D];吉林大学;2008年

5 蔡典维;论知识经济时代政治发展走向与政府新作用[D];山东大学;2003年

6 雍冀慧;欧盟职业教育与培训政策及其对中国的启示[D];南开大学;2010年

7 李存金;知识经济环境下的管理激励与约束机制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01年

8 冯勇;知识经济下企业智力资本管理与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9 尹毓婷;欧洲高等教育改革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10 苗振国;知识型政府建设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传香;论知识经济与精神生产力[D];黑龙江大学;2004年

2 杜英华;从科技哲学的视角考察产业革命及其发展前景[D];广西大学;2005年

3 刘帅;论人力资本在知识经济中的价值与作用[D];北京物资学院;2005年

4 汤晖;知识营销的主要问题研究[D];华侨大学;2005年

5 邢晓妍;知识管理在企业营销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6 魏玉;论知识经济社会背景下函授学员的价值应向[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汪亚莲;基于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文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刘绪平;滨城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人力资源战略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9 欧宏丽;知识资本计量及知识资本对企业竞争力影响的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6年

10 神爱前;知识经济背景下特许权使用费国际征税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8443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18443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35e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