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道、宗族、社群和市
发布时间:2021-06-26 15:19
"孝道"本质上是家庭内父辈和子辈间的合约,目的是为了解决农耕社会下父辈的养老和子辈的生育、抚养问题。在传统社会下的中国,父辈用自己手中的财产和其他社会资源去交换子女未来对自己的赡养,进而产生了以孝敬父母、多子多福、诸子析产等为核心的信念、规范和习俗。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原本存在于血缘、家庭领域中的治理代际契约问题的"孝道"和"集体惩罚",借助"关联博弈"和"重复交易"机制,不断向宗族组织、社区规范、市场经济、国家治理等领域扩散,形成了具有进化稳定均衡意义的、以"人格化交易"为特征的"治理机制",最终成为可以表征汉民族和传统中国的核心价值观念、伦理规范和行为特征。
【文章来源】:经济学(季刊). 2018,17(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28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儒家孝道、小农体系与中国经济的长期绩效——“李约瑟之谜”新解[J]. 梁威. 商业时代. 2014(02)
[2]儒家孝道思想及其现代意义[J]. 阎秀芝,蒋国保.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3)
[3]传统法制中的孝道文化因素释义[J]. 林明. 法学论坛. 2011(06)
[4]儒家孝道、经济增长与文明分岔[J]. 李金波,聂辉华. 中国社会科学. 2011(06)
[5]非家族经理进入家族企业研究:以山西票号为例[J]. 陈凌,郭萍,叶长兵. 管理世界. 2010(12)
[6]斯密动力与布罗代尔钟罩——研究西方世界近代兴起和晚清帝国相对停滞之历史原因的一个可能的新视角[J]. 韦森. 社会科学战线. 2006(01)
[7]作为内生偏好的利他行为及其经济学意义[J]. 叶航,汪丁丁,罗卫东. 经济研究. 2005(08)
[8]论儒教的形成[J]. 任继愈. 中国社会科学. 1980(01)
博士论文
[1]先秦儒家孝道研究[D]. 王长坤.西北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251585
【文章来源】:经济学(季刊). 2018,17(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28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儒家孝道、小农体系与中国经济的长期绩效——“李约瑟之谜”新解[J]. 梁威. 商业时代. 2014(02)
[2]儒家孝道思想及其现代意义[J]. 阎秀芝,蒋国保.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3)
[3]传统法制中的孝道文化因素释义[J]. 林明. 法学论坛. 2011(06)
[4]儒家孝道、经济增长与文明分岔[J]. 李金波,聂辉华. 中国社会科学. 2011(06)
[5]非家族经理进入家族企业研究:以山西票号为例[J]. 陈凌,郭萍,叶长兵. 管理世界. 2010(12)
[6]斯密动力与布罗代尔钟罩——研究西方世界近代兴起和晚清帝国相对停滞之历史原因的一个可能的新视角[J]. 韦森. 社会科学战线. 2006(01)
[7]作为内生偏好的利他行为及其经济学意义[J]. 叶航,汪丁丁,罗卫东. 经济研究. 2005(08)
[8]论儒教的形成[J]. 任继愈. 中国社会科学. 1980(01)
博士论文
[1]先秦儒家孝道研究[D]. 王长坤.西北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2515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32515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