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理论论文 >

农户和国有林场碳汇供给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7 13:01

  本文关键词:农户和国有林场碳汇供给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伴随着全世界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关注,中国政府已经将森林碳汇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一种途径。本研究基于南方集体林区杉木经营现状,通过利用改进的Faustmann模型和林木生长模型,获得农户和林场不同经营水平的碳汇供给曲线,并比较两者碳汇供给差异,在此基础上运用敏感性分析和Logistic等方法分析其影响因素。主要过程和结论如下:(1)通过成本收益分析和Faustmann模型分析农户碳汇供给潜力,研究表明:①与单一经营目标相比,复合经营目标下农户获得更多的收益,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每公顷高出2877.99元和1.16%;福建明显高于浙江和江西;优等地块明显大于中等和劣等地块。②两种目标的最优轮伐期不变。③无论哪种目标,优等和劣等地块上,LEV福建LEV浙江LEV江西,中等地块上,LEV福建LEV江西LEV浙江;无论立地条件如何,复合目标下农户杉木经营的林地期望值高于单一目标。(2)通过成本收益分析和Faustmann模型分析国有林场碳汇供给潜力,研究表明:①与单一目标比,复合经营目标下林场获得更多收益,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每公顷高出3727.64元和0.67%;江西明显高于浙江和福建;优等地块明显大于中等和劣等地块。②两种目标的最优轮伐期不变。③无论哪种目标,LEV江西LEV福建LEV浙江;无论立地条件如何,复合目标下林场杉木经营的林地期望值高于单一目标。(3)通过敏感性分析比较农户和和林场碳汇供给差异,研究表明:随着立地条件的提高,农户和林场的平均碳供给分别由每公顷95.4吨和156.6吨增加到每公顷522吨和585.6吨。江西省农户和林场的碳汇供给比浙江和福建分别高7.7%、17.2%和17.7%、26.2%。在此基础上,从经济因素、主体意愿、技术因素和制度因素四个方面分析了影响碳汇供给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利率水平越高或成本越低,杉木的最优轮伐期越短,碳汇供给量越低。营林培训、林地质量、农户经营态度、三省区域差异在5%和10%的显著水平下对农户经营碳汇林意愿有显著影响;林场和农户现有经营技术措施与碳汇目标要求存在很大差异。明晰碳汇产权,实施碳汇补贴和碳税政策有利于增加碳汇供给。(4)提出适合南方集体林区森林碳汇发展的合理化政策。包括:①明晰森林碳汇产权,引导主体进行碳汇经营;②建立中长期低息贷款体系,降低经营主体的机会成本;③实施碳汇造林补贴政策,提高主体经营碳汇林的积极性;④提高碳汇营林技术,制定科学碳汇计量标准;⑤加大碳汇宣传和培训力度,提高主体碳汇认知水平。
【关键词】:森林碳汇 农户 国有林场 Faustmann模型 杉木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农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326.2;X196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1 引言10-19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10-11
  • 1.1.1 研究背景10
  • 1.1.2 研究目的10-11
  • 1.2 文献回顾11-15
  • 1.2.1 森林碳汇研究11-13
  • 1.2.2 杉木相关研究13-15
  • 1.2.3 综合评述15
  • 1.3 研究思路、对象和内容15-18
  • 1.3.1 研究思路15-17
  • 1.3.2 研究对象17
  • 1.3.3 研究内容17-18
  • 1.4 研究创新18-19
  • 2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19-27
  • 2.1 样本点选择19-20
  • 2.2 研究方法20-27
  • 2.2.1 数据收集方法20-23
  • 2.2.2 数据分析方法23-27
  • 3.农户碳汇供给潜力分析27-34
  • 3.1 农户特征分析27-28
  • 3.1.1 农户基本特征27
  • 3.1.2 农户杉木经营情况27-28
  • 3.2 成本收益分析28-31
  • 3.2.1 营林和采运成本分析28-30
  • 3.2.2 成本收益分析30-31
  • 3.3 最优轮伐期和林地期望值分析31-32
  • 3.3.1 不同经营目标下最优轮伐期比较31-32
  • 3.3.2 不同经营目标下林地期望值比较32
  • 3.4 本章小结32-34
  • 4 国有林场碳汇供给潜力分析34-42
  • 4.1 国有林场特征分析34-36
  • 4.1.1 国有林场基本情况34-35
  • 4.1.2 国有林场杉木经营状况35-36
  • 4.2 成本收益分析36-39
  • 4.2.1 营林和采运成本分析37-38
  • 4.2.2 成本收益分析38-39
  • 4.3 最优轮伐期和林地期望值分析39-40
  • 4.3.1 不同经营目标下最优轮伐期比较39-40
  • 4.3.2 不同目标下林地期望值比较40
  • 4.4 本章小结40-42
  • 5 农户和林场的碳汇供给差异比较分析42-60
  • 5.1 碳汇供给差异分析42-44
  • 5.1.1 农户和国有林场碳汇供给比较分析42-43
  • 5.1.2 农户碳汇供给比较分析43
  • 5.1.3 国有林场碳汇供给比较分析43-44
  • 5.2 碳汇供给的影响因素分析44-58
  • 5.2.1 经济因素45-50
  • 5.2.2 主体意愿因素50-53
  • 5.2.3 技术因素53-56
  • 5.2.4 制度因素56-58
  • 5.3 本章小结58-60
  • 6.结论与政策建议60-63
  • 6.1 结论60-61
  • 6.2 政策建议61-63
  • 参考文献63-69
  • 附录69-77
  • 个人简介77-78
  • 致谢7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建新;;河南欧元项目碳汇计量初探[J];防护林科技;2014年09期

2 刘允芬;中国农业系统碳汇功能[J];农业环境保护;1998年05期

3 田琪;柯水发;杜欣;田国楷;;我国林业碳汇供给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湖北省太子山林场的实证调查[J];生态经济(学术版);2013年02期

4 夏恩龙;江泽慧;李智勇;;中国竹林碳汇市场可行性研究[J];林业经济;2014年02期

5 刘慧;唐启升;;国际海洋生物碳汇研究进展[J];中国水产科学;2011年03期

6 史军,刘纪远,高志强,崔林丽;造林对陆地碳汇影响的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4年02期

7 王奉安;;森林的碳汇作用[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0年05期

8 和兰娣;李宗逊;支国强;;昆明市区域碳汇估算[J];环境科学导刊;2011年01期

9 王佐仁;肖建勇;;关于碳汇统计测度的研究[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10 张迎春;;创建青海碳汇功能区探讨[J];青海金融;2013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宝鑫;;浅谈基于碳汇理论的城市园林绿化建设[A];2008北京奥运园林绿化的理论与实践[C];2009年

2 谢淑娟;匡耀求;黄宁生;;我国发展碳汇农业的若干对策研究[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二)[C];2010年

3 董克库;米晓琴;李英;李忠有;;浅谈设立宁夏六盘山地区碳汇功能区的重要性[A];宁夏林学会第二届林业优秀学术论文集[C];2011年

4 张家来;袁传武;孙亮;郑兰英;林冬荣;张华;涂文海;;碳汇林的计量与监测研究[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10 林业与气候变化论文集[C];2009年

5 郭忠升;;碳汇林、植被承载力与森林可持续经营[A];2010中国科协年会第五分会场全球气候变化与碳汇林业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10年

6 李丽娇;;国内外碳汇交易机制对我国省域林业碳汇补偿机制构建的启示[A];山地环境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西南片区会议论文集[C];2013年

7 于海良;杨莉;赵金华;宁叶茂;;重视河北草原碳汇价值 推进低碳经济发展[A];2010畜牧业与低碳经济科技论文集[C];2010年

8 孟静静;刘静宇;黄少鹏;;土壤碳汇能力衰退的生物炭修复[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1年

9 王天津;;时代需要创立西藏区域碳汇功能区[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10 王天津;;加快发展北京市林业碳汇促进城乡一体化[A];城乡一体化与首都“十二五”发展——2012首都论坛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厅长 郭健;开发草原碳汇功能 转变牧区发展方式[N];农民日报;2010年

2 记者 张瑛;我区开启对贺兰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碳汇功能研究[N];宁夏日报;2011年

3 记者 路平;广州将建国内首个林业碳汇交易平台[N];广东科技报;2008年

4 记者 刘娜微;林业血防工程碳汇功能明显[N];中国绿色时报;2009年

5 李云平;我国加强发挥草原碳汇功能[N];人民政协报;2009年

6 记者 高琳;致公党中央培育草原碳汇功能应对气候变化[N];中国气象报;2010年

7 记者 陈晓晨;将森林生态服务转化为碳汇收益[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8 通讯员 蒋三乃 陈叙图;碳汇造林技术规定与检查验收办法实施[N];中国绿色时报;2010年

9 赵雁屏;我省碳汇林面积已近4万亩[N];山西日报;2010年

10 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王天津;西藏可试点碳汇功能区[N];中国经济导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崔玉姝;碳汇林项目融资主体行为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5年

2 李颖;农业碳汇功能及其补偿机制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4年

3 陈英;林业碳汇交易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4 陈伟;基于碳中和的中国林业碳汇交易市场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4年

5 李建华;碳汇林的交易机制、监测及成本价格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书红;小区域林地碳汇价值评价[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2 常帆;基于遥感技术的麦田生态系统碳汇模型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5年

3 孙艳芳;河南省碳源碳汇时空变化研究[D];河南大学;2015年

4 宁可;农户和国有林场碳汇供给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5年

5 刘畅;中国碳汇农业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6 陈丹;黑龙江省林业碳汇市场建设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4年

7 苏苑苑;温州市林业碳汇市场运行机制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4年

8 赵蔷;保护海洋碳汇的法律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4年

9 梁鸽;草原碳汇:问题、成因与对策[D];内蒙古大学;2012年

10 教媛媛;基于BP神经网络的林木碳汇计量算法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农户和国有林场碳汇供给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06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3306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251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