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理论论文 >

碳关税方案的比较与选择

发布时间:2017-05-19 19:18

  本文关键词:碳关税方案的比较与选择,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全球气候问题是一个严峻的国际性问题,但至今国际仍未达成有效处理气候问题的议案。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提出拟在2020年实行碳关税政策,而欧盟的航空碳关税已于2012年1月1日起实行。但碳关税政策一经提出就受到来自除实施国以外的各国的反对,学术界对碳关税负面影响的论证更是此起彼伏。本文不拟研究碳关税的提出可能造成的影响,而拟基于解决国际气候合作问题的考虑,通过对碳关税与其它国际性碳税方案的比较,客观地分析碳关税的可取性,并进一步深入探究最可能实施的碳关税方案。 为论证碳关税实施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并探索最优的碳关税方案,本文主要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由于学术界未形成评价碳减排措施的统一标准体系,本文在借鉴已有观点和研究的基础上,将碳关税与其它国际性碳税方案比较的标准确定为:减排效果、可操作性、公平性、经济影响及参与度,将各碳关税方案比较的标准确定为:减排效果、可操作性、公平性、经济影响及合法性。 在确定比较标准后,首先对已有国际性碳税方案进行梳理,得到统一的国际碳税、有差异的国际碳税、统一的国内碳税、碳关税四种国际性碳税方案,然后就减排效果、可操作性、公平性、经济影响、参与度对四种国际性碳税方案进行定性的比较分析,并利用层次分析模型对定性比较的结果进行赋值计算,计算结果表明,碳关税优于其它三种国际性碳税方案,它是目前国际合作谈判进度缓慢情况下的必然选择。本文进一步认为,碳关税实际上是最具可操作性的次优选择。碳关税的特点是其具有实施的动力,它对解决气候问题最大的贡献不在于其减排效果,而在于它的实施可能为具有更优减排效果的国际性碳税方案提供演进的推动力。因此,可以说碳关税正是目前形势下打破气候合作僵局的一个突破口。 由于碳关税是目前最可行的国际性碳税方案,进一步深入研究各种碳关税方案就显得必要而有意义。本文进一步梳理出四种典型的碳关税方案,即出口退税、对进口征税——以出口国实际碳排放量为征收标准、对进口征税——以出口国生产该产品的平均碳排放量为征收标准、对进口征税——以进口国同类产品碳排放量为征收标准,并就减排效果、可操作性、公平性、经济影响、合法性对其进行定性的比较。同样地,采用层次分析模型对定性比较的结果进行赋值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最优碳关税方案为方案二:对进口征税——以出口国实际碳排放量为征收标准。 就目前而言,最优的碳关税方案会给发展中国家带来巨大的成本,包括税收成本以及碳认证成本等。但是,笔者认为发展中国家所要做的不应是坚决的抵制,而是应顺应减排的国际趋势,逐步地实行相关的减排政策,建立碳足迹、碳认证体系,并争取参与国际相关标准的制定。只有这样,发展中国家才能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地融入世界市场;也只有这样,才可能避免地球在人类对待环境问题时面临的“囚徒困境”中消亡。
【关键词】:二氧化碳 减排 国际性碳税方案 碳关税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X196;F745
【目录】:
  • 摘要8-10
  • Abstract10-12
  • 1 绪论12-21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12-14
  • 1.2 文献综述和评述14-18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18-20
  • 1.3.1 研究方法18
  • 1.3.2 研究思路18-20
  • 1.4 创新与不足20-21
  • 2 碳关税的理论基础及比较研究的标准和方法21-34
  • 2.1 碳减排政策与对碳关税的界定21-23
  • 2.1.1 碳减排政策实施现状21-22
  • 2.1.2 对碳关税的界定22-23
  • 2.2 碳关税的理论基础23-25
  • 2.2.1 国际外部性理论23-24
  • 2.2.2 国际外部性理论的运用24-25
  • 2.3 碳关税比较研究的标准25-31
  • 2.3.1 减排效果27
  • 2.3.2 可操作性27-28
  • 2.3.3 公平性28-29
  • 2.3.4 经济影响29-30
  • 2.3.5 参与度30
  • 2.3.6 合法性30-31
  • 2.4 碳关税比较研究的方法——层次分析法31-34
  • 3 碳关税与其它国际性碳税方案的比较34-48
  • 3.1 国际性碳税方案梳理34-38
  • 3.1.1 方案Ⅰ:统一的国际碳税34-35
  • 3.1.2 方案Ⅱ:有差异的国际碳税35-36
  • 3.1.3 方案Ⅲ:统一的国内碳税36-37
  • 3.1.4 方案Ⅳ:碳关税37-38
  • 3.2 碳关税与其它国际性碳税方案的定性比较38-41
  • 3.2.1 减排效果比较38
  • 3.2.2 可操作性比较38-39
  • 3.2.3 公平性比较39-40
  • 3.2.4 经济影响比较40-41
  • 3.2.5 参与度比较41
  • 3.3 最优国际性碳税方案选择——基于层次分析模型41-46
  • 3.3.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41-42
  • 3.3.2 构造成对比较矩阵和计算42-45
  • 3.3.3 结果45-46
  • 3.4 小结46-48
  • 4 各碳关税方案的比较48-68
  • 4.1 碳关税方案的分类48-50
  • 4.1.1 以征收的对象为依据48-49
  • 4.1.2 以征收的形式为依据49
  • 4.1.3 以征收的计量标准为依据49-50
  • 4.2 典型的碳关税方案归纳50-52
  • 4.2.1 方案一:出口退税50
  • 4.2.2 方案二:对进口征税——以出口国实际碳排放量为征收标准50-51
  • 4.2.3 方案三:对进口征税——以出口国生产该产品的平均碳排放量为征收标准51-52
  • 4.2.4 方案四:对进口征税——以进口国同类产品碳排放量为征收标准52
  • 4.3 各碳关税方案的定性比较52-62
  • 4.3.1 减排效果比较52-53
  • 4.3.2 可操作性比较53-55
  • 4.3.3 公平性比较55-56
  • 4.3.4 经济影响比较56-59
  • 4.3.5 合法性比较59-62
  • 4.4 最优碳关税方案选择——基于层次分析模型62-67
  • 4.4.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62-63
  • 4.4.2 构造成对比较矩阵和计算63-66
  • 4.4.3 结果66-67
  • 4.5 小结67-68
  • 5 结论和建议68-71
  • 附录Ⅰ DIRECTIVE 2008/101/EC部分条款内容71-76
  • 附录Ⅱ 引用案例详情76-80
  • 参考文献80-84
  • 致谢8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洪宛;张磊;;我国当前实行碳税促进温室气体减排的可行性思考[J];财经论丛;2009年01期

2 沈可挺;李钢;;碳关税对中国工业品出口的影响——基于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的评估[J];财贸经济;2010年01期

3 曲如晓;论国际贸易中的环境关税[J];国际经贸探索;2004年04期

4 付志宇;对污染税的经济学分析[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5 张楠;;碳关税:新课题·新危机·新挑战[J];石油石化物资采购;2009年11期

6 蔡博峰;;碳税PK总量控制-碳交易[J];环境经济;2011年06期

7 徐驰;;碳关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分析及应对措施——以中美贸易为例[J];技术监督教育学刊;2009年01期

8 邢丽;;碳税国际协调的理论综述[J];经济研究参考;2010年44期

9 曹静;陈粹粹;;“碳关税”:当前热点争论与研究综述[J];经济学动态;2010年01期

10 卢现祥;;为什么中国会出现制度“软化”?——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J];经济学动态;2011年09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婧;[N];中国经济导报;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海霞;节能减排的国际比较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2 周芬芬;GATT环保例外条款中的“必需性”审查标准探析[D];清华大学;2007年

3 苏隆科;WTO一般例外条款适用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4 夏阳;GATT20条中环境例外条款适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碳关税方案的比较与选择,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96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3796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fb0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