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准粮价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3 12:04
本文关键词:顾准粮价思想研究
【摘要】:顾准的粮价思想,是顾准在我国经历过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三年自然灾害后,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到1963—1964年,我国国民经济得到一定恢复的背景下,对怎样通过调整工业产品与农业产品的性价比,合理安排工农业比例,进而促进国家的经济快速发展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结果。顾准的粮价思想产生的背景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我国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推行的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到六十年代初,因为大跃进运动以及自然灾害的影响,国家对统购统销政策进行了调整。同时,国家在六十年代初期对农业做了一系列的调整,大力扶植农业的发展,使粮食与各种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与产量大大提高。二是顾准粮价思想受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影响。就其内容来说,首先是对长期不动的低粮价政策的弊端进行分析,并指出其造成的工农业之间的剪刀差进一步扩大,农民收入减少,农田基本建设与农业机械设备购买资金的过少,影响了农业的发展,进而又对工业造成了影响等。其次,对粮价改革(即提高粮食价格)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其中包括粮食收购价与销售价的调高是否可行。再次,对维持原有粮价不变与调高粮价进行了对比,通过在农作物价格、产量以及财政等方面的对比,指出了调高粮价更加适合现阶段的国情,但同时也指出了其负面影响。但是,顾准的粮价思想在其生活的时代,由于与中央领导人以及国家政策的违背,特别是与当时的“农业学大寨”严重相左,并未得到国家的重视,甚至因此被再次划为“右派”。到十一届三中全会,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开始了调整,粮食价格不断提升,农业各方面也制定了许多有利生产的方针,加大各行各业对农业的扶植,同时粮食价格也一步步市场化,这些都符合顾准的粮价思想,使其开始发挥了应有的价值。
【关键词】:顾准 粮价思想 农业集体化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092.7;K2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蒋冠庄;高敬增;;李先念呕心赈粮荒——六十年代初的粮食危机[J];百年潮;2008年01期
,本文编号:6671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lilun/667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