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股票论文 >

我国上市公司可转债发行公告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26 09:18

  本文关键词:我国上市公司可转债发行公告效应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可转换债券 公告效应 超额收益 长期效应


【摘要】:可转换债券,是在一定期间内持有人有权依据约定条件转换成股票的债券,它兼具债券、股票和看涨期权的特征。本文根据上市公司可转债发行公告信息披露的特性,探究其对股价波动的影响。由于我国可转债在发行机制和设计条款方面与国外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本文试图在经典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研究我国可转债在募集说明书发布日的公告效应以及可转债发行后标的股票的长期表现,并在基础上对影响可转债发行公告效应的因素进行探索,以此更加深入的理解我国可转债发行对股票市场的影响,从而促进我国可转债市场的发展。本文采用事件研究法的方法,选取2002年至2015年间我国资本市场上发行的99只可转债为样本,选择可转债募集说明书公布日作为事件日,对可转债发行公告效应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发现,在可转债募集说明书公布后,标的股票会产生正的股价效应,并且在公告日最为显著。本文接着根据股改前后将样本分为两组,分别研究可转债发行公告信息披露对股价波动的影响,发现在股改前发行样本没有显著的公告效应,而股改后发行样本有显著的正的公告效应,本文分析这与股权结构、公司治理结构以及法律法规的完善等不同所造成的。本文在事件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了标的股票在可转债募集说明书公告日后的长期表现。研究发现,在股权分置改革之前,标的股票在可转债发行后没有突出表现,在股权分置改革之后,标的股票在可转债发行后的36个月内有显著的正超额收益。本文选取(-1,0)事件窗口内标的股票的超额收益作为研究可转债发行公告效应影响因素的被解释变量,选取可转债指标、公司指标、市场指标作为解释变量建立回归模型,从而研究影响可转债发行效应的因素。最后得出发行公告效应与大股东持股比例、初始转股溢价率显著负相关,与净资产收益率显著正相关。投资者情绪变量可以很好的解释股价的异常波动。
【关键词】:可转换债券 公告效应 超额收益 长期效应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832.5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绪论10-16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10-13
  • 1.1.1 选题背景10-12
  • 1.1.2 研究意义12-13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13-14
  • 1.2.1 研究思路13
  • 1.2.2 研究方法13-14
  • 1.3 论文创新之处14
  • 1.4 研究结构与研究内容14-16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16-31
  • 2.1 可转债及与公告效应有关的理论基础16-23
  • 2.1.1 与公告效应相关的概念界定16-17
  • 2.1.2 可转债及其特征17-19
  • 2.1.3 可转债与公告效应有关的理论基础19-23
  • 2.2 可转债发行公告效应文献综述23-27
  • 2.2.1 国外研究23-25
  • 2.2.2 国内研究25-27
  • 2.3 可转债发行动机文献综述27-29
  • 2.3.1 国外研究27-29
  • 2.3.2 国内研究29
  • 2.4 本章小结29-31
  • 第三章 中国上市公司可转债发行的公告效应实证分析31-50
  • 3.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31-32
  • 3.2 研究设计32-34
  • 3.3 样本的选取以及数据来源34
  • 3.4 实证结果34-45
  • 3.4.1 描述性统计34-35
  • 3.4.2 全样本研究结果35-39
  • 3.4.3 分样本研究结果39-43
  • 3.4.4 公告效应研究小结43-45
  • 3.5 可转债发行长期效应研究45-48
  • 3.5.1 全样本研究结果45-46
  • 3.5.2 分样本研究结果46-48
  • 3.5.3 长期效应研究小结48
  • 3.6 本章小结48-50
  • 第四章 影响公告效应的因素分析50-58
  • 4.1 理论分析与假设50-53
  • 4.2 解释因子的选择以及模型构建53-54
  • 4.3 回归结果54-56
  • 4.4 实证结果分析56-58
  • 结论58-60
  • 参考文献60-65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65-66
  • 致谢66-67
  • 附件67


本文编号:5756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rongzhengquanlunwen/5756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446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