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生产部门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基于LMDI模型
本文关键词:云南省生产部门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基于LMDI模型
【摘要】:基于LMDI模型,分别研究碳排放系数、经济发展、能源强度、能源消费结构、产业结构、人口六个因素对云南省生产活动的碳排放的贡献量和贡献率。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是驱动云南省碳排放增加的最主要因素,人口规模和产业结构也是碳排放量增加的驱动因素;能源强度则是抑制碳排量增加的最主要影响因素,碳排放系数和能源消费结构因素也对减少碳排放起着一定的作用,但不是很明显。说明云南省由于处于工业化发展时期,工业发展对能源的消费需求大,影响因素中的驱动因素对碳排放量的贡献率大于抑制因素,在短时期内云南省的碳排放仍将持续增长。因此,云南省需要改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促进产业结构与能源消费结构的转变。
【作者单位】: 昆明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
【关键词】: 碳排放 能源 LMDI模型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生态文明的少数民族农户低碳行为模式研究——以云南为例”(71263030)
【分类号】:X196
【正文快照】: 一、引言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4次评估报告指出,在1970~2004年期间,全球CO2的排放增加了大约80%,人为的CO2排放占总排放的77%。[1]CO2等温室气体的浓度不断上升,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发展环境,减少碳排放是全球意志和中国的现实选择,中国提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洪久;胡彦蓉;Robert Rieg;马卫民;;基于LMDI模型的CO_2排放影响因素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工业技术经济;2012年04期
2 马敬昆;丁淑艳;潘星宇;陈高松;郑辉;;中国能源CO_2排放的因素分解:基于LMDI模型[J];化工管理;2013年10期
3 李忠民;孙耀华;;基于IPAT公式的省际间碳排放驱动因素比较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年02期
4 李磊;刘继;;基于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分解的工业二氧化碳强度驱动因素分析——以新疆为例[J];生态经济;2011年04期
5 王栋;潘文卿;刘庆;高旭东;;中国产业CO_2排放的因素分解:基于LMDI模型[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2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洪久;胡彦蓉;Robert Rieg;马卫民;;基于LMDI模型的CO_2排放影响因素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工业技术经济;2012年04期
2 袁晓玲;班斓;杨万平;;陕西省CO_2排放强度的变动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3年04期
3 程叶青;王哲野;张守志;叶信岳;姜会明;;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强度及其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J];地理学报;2013年10期
4 Jinxue Ding;Fengjun Jin;Yuejiao Li;Jiao'e Wang;;Analysis of transportation carbon emissions and its potential for reduction in China[J];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13年01期
5 李丹丹;刘锐;陈动;;基于空间聚类分析的中国省域能源消费碳排放分布特征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5期
6 林涛;李灵;;天津市碳排放与能源强度影响因素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7 方伟成;孙成访;周新萍;;基于GFI模型广东能源消费变动的因素分解分析[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8 贾敦新;金贤锋;邓仕虎;;基于GIS的控规碳排量估算及评估[J];地理空间信息;2013年06期
9 孙作人;周德群;周鹏;;碳排放驱动因素分解的IPDA模型与实证研究[J];系统工程;2013年08期
10 吴海江;袁清;;减排背景下隐含CO_2净出口及其多维成因——基于浙江省数据的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2013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可嘉;梅赞超;;基于STIRPAT模型的福建省碳排放影响因素的协整分析[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陈明爱;钟式玉;周德群;张雪;;我国碳排放的空间差异问题研究综述[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Public Health(CEPPH 2012)[C];2012年
3 贾敦新;金贤锋;邓仕虎;;基于GIS技术的控规方案预含碳排放量估算及评估研究[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9-绿色生态与低碳规划)[C];2013年
4 庞军;徐梦艺;张浚哲;闫玉楠;;中美、中欧及中日间贸易隐含碳变化的结构分解分析[A];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第三章)[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军委;基于LMDI的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2 吴遵;气候变暖背景下的中国碳排放的时间演变轨迹及区域特征[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3 朱文超;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能源效率及经济结构调整问题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4 姜庆国;电煤供应链碳排放过程及测度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5 周五七;碳排放约束的中国工业生产率增长及其影响因素[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6 李旭;经济快速发展区域碳排放机制与低碳发展策略[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7 孟明;中国能源消费低碳化发展模型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8 姚西龙;技术创新对工业碳强度的影响测度及减排路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9 刘亦文;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可计算一般均衡分析[D];湖南大学;2013年
10 张建华;中国石化产业碳强度影响因素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耀华;大关中地区碳排放“隧道”模式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孙宇飞;城市碳排放清单及其相关因素分析[D];复旦大学;2011年
3 杨洪艳;河北省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及对策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2年
4 张磊光;省域城市化对碳排放影响的空间面板分析[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5 任静;河南省社会经济发展与碳排放“脱钩”关系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6 李迎;基于碳排放的湖北省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7 黄素琴;广东省经济发展中碳排放增长率的测量[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8 谢玲淋;基于空间计量的中国省域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9 陈莹;我国产业结构对碳排放影响的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10 黄丽;长株潭城市群碳排放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俊松;贺灿飞;;能源消费、经济增长与中国CO_2排放量变化——基于LMDI方法的分解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年01期
2 刘红光;刘卫东;唐志鹏;;中国产业能源消费碳排放结构及其减排敏感性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10年06期
3 刘燕华;葛全胜;何凡能;程邦波;;应对国际CO_2减排压力的途径及我国减排潜力分析[J];地理学报;2008年07期
4 李娜;石敏俊;袁永娜;;低碳经济政策对区域发展格局演进的影响——基于动态多区域CGE模型的模拟分析[J];地理学报;2010年12期
5 潘佳佳;李廉水;;中国工业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分析[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1年04期
6 查冬兰;周德群;;地区能源效率与二氧化碳排放的差异性——基于Kaya因素分解[J];系统工程;2007年11期
7 林伯强;蒋竺均;;中国二氧化碳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预测及影响因素分析[J];管理世界;2009年04期
8 温景光;;江苏省碳排放的因素分解模型及实证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10年02期
9 朱聆;张真;;上海市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因素解析[J];环境科学研究;2011年01期
10 丁仲礼;段晓男;葛全胜;张志强;;2050年大气CO_2浓度控制:各国排放权计算[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9年08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朝晖;;上海市碳排放的历史特征与远期趋势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9年07期
2 魏本勇;方修琦;王媛;杨会民;张迪;;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中国国际贸易碳排放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3 ;碳排放配给制带来的启示[J];节能与环保;2009年11期
4 邴绍倩;;食品“碳排放”标准及应对之策[J];现代经济信息;2009年20期
5 ;国务院宣布我国到2020年降低碳排放40%~45%[J];纸和造纸;2010年02期
6 张雷;黄园淅;李艳梅;程晓凌;;中国碳排放区域格局变化与减排途径分析[J];资源科学;2010年02期
7 巩帅臣;;湖南省碳排放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企业家天地;2010年01期
8 温景光;;江苏省碳排放的因素分解模型及实证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10年02期
9 王琴;曲建升;曾静静;;生存碳排放评估方法与指标体系研究[J];开发研究;2010年01期
10 孙建卫;陈志刚;赵荣钦;黄贤金;赖力;;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中国碳排放足迹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亮;刘晶茹;;中国八大区域间碳排放转移研究[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C];2010年
2 王宁;;煤炭行业降低碳排放强度的措施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7分会场-实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40-45%”的途径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黄蕊;王铮;刘慧雅;刘晓;翟石艳;马晓哲;;中部六省的碳排放趋势研究[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高扬;张晓明;周茂松;曾栋鸿;;城市居住社区交通碳排放特征及交通碳排放评估模型研究——以广州市为例[A];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2年
5 杜宁睿;向澄;黄经南;刘沛;;家庭出行碳排放特征分析及规划启示——以武汉市为例[A];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2年
6 张白玲;林靖s
本文编号:10251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025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