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义利思想及其现代视野
发布时间:2017-10-19 12:31
本文关键词:中国传统义利思想及其现代视野
【摘要】: 中国经济思想史学科是在西方经济学传入我国后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然而经济思想的出现要远远早于经济思想学科的出现。梁启超在他的《〈史记·货殖列传〉今义》中提到:“西人富国之学,列为专门,举国通人才士,相与讲肄之……观计然、白圭所云,知吾中国先秦以前,实有此学。”虽然梁启超在这里并没有区分经济学和经济思想,但他的言论却指出了中国的经济思想的出现之早,历史之悠久。中国传统经济思想非常丰富,众多的思想家都有关于经济问题的论述。在众多的传统经济范畴中,义利、本末、奢简是三大基石。而在三大基石之中,又以义利问题为首要问题,一些儒学大师的提法很能说明问题,二程在《二程遗书》中就提到“天下之事,唯义利而已。”朱熹也明确指出:“义利之说,乃儒者第一义。”由此可见,义利问题在我国传统经济思想中极为重要的地位。 本文系统总结了中国历史上的义利思想,首先阐述了春秋以前的义利思想,春秋以前是义利思想的萌芽时期,这一时期虽然义利观并没有出现明显的概念分化,其形式更多的是以“得”、“德”的概念形式出现。自春秋始,本文将传统的义利思想划分为义利之辨的三次高潮来对其进行总结。每一次高潮都有不同的思想家的不同的义利观的碰撞。在初步总结了义利思想之后,对其进行了分析批判,分析了义利问题的实质,以及义利思想产生的历史动因及其对历史的反作用,并简单讨论了义利之辨的现实意义。最后阐述了义利问题在当代的延续,主要讨论了义利观与现代经济伦理的关系以及社会主义义利观。 本文认为,传统的义利思想的产生和发展有其具体的社会背景和历史动因,义利之辨的实质是关于最终的价值标准的回答,是社会发展的任何阶段都无法回避的问题,传统的义利之辨及对当代仍有一定的借鉴参考价值。笔者希望通过此篇小文对有关义利思想的议题作系统的研究,以期达到以管窥豹的效果。
【关键词】:义利思想 义利之辨 义利观 经济伦理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F092.2;B82-09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6
- 第一章 导论6-9
- 1.1 问题的提出6
- 1.2 研究方法和写作思路6-9
- 1.2.1 研究方法6-7
- 1.2.2 文献综述7-9
- 1.2.3 本文的主要创新和不足9
- 第二章 中国传统义利思想沿革9-32
- 2.1 义利思想的滥觞9-10
- 2.2 义利之辨的第一次高潮——春秋至战国时期10-22
- 2.2.1 "幅利论"10-11
- 2.2.2 孔子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11-13
- 2.2.3 "何必曰利"13-14
- 2.2.4 "兼相爱,交相利"14-16
- 2.2.5 "绝巧弃利"16-17
- 2.2.6 "名利论"17-18
- 2.2.7 "导欲论"18-21
- 2.2.8 "相市论"21-22
- 2.3 义利之辨在西汉的延续22-26
- 2.4 义利之辨的第二次高潮——理学时期26-30
- 2.5 义利之辨的第三次高潮——鸦片战争之后30-32
- 第三章 传统义利思想批判32-34
- 3.1 义利之辨实质分析32-33
- 3.1.1 人性论32
- 3.1.2 义利取舍32-33
- 3.1.3 价值标准33
- 3.2 义利之辨历史分析33-34
- 3.2.1 历史动因33
- 3.2.2 现实意义33-34
- 第四章 传统义利思想的现代视野34-43
- 4.1 义利思想与现代经济伦理34-42
- 4.1.1 义利思想与经济伦理学34-35
- 4.1.2 贵义贱利与道义论35
- 4.1.3 重利思想与功利主义学说35-37
- 4.1.4 义利问题与两个文明问题37
- 4.1.5 效率与公平37-39
- 4.1.6 竞争与协作39-40
- 4.1.7 义利观与市场经济伦理40-42
- 4.2 社会主义义利观42-43
- 4.2.1 社会主义义利观的内涵42-43
- 4.2.2 社会主义义利观与传统义利观43
- 第五章 总结43-44
- 参考文献44-46
- 致谢46-47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邵U喚,
本文编号:10611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061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