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模仿与技术前沿问题述评与展望
本文关键词:技术模仿与技术前沿问题述评与展望
【摘要】:技术模仿对后发国家经济增长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后发国家追赶技术前沿进而达到经济增长收敛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对技术模仿的研究涉及微观产品生产周期及宏观国家创新系统等多方面,对技术模仿的形式、途径和作用均进行广泛的研究。文章以技术模仿追赶技术前沿为主题,从技术选择、技术吸收与技术差距三个方面,按照文献的逻辑关系对技术模仿追赶技术前沿的作用机制、路径和影响因素进行总结和梳理。另外,结合中国现实问题,对关于中国技术模仿追赶技术前沿的相关研究进行归纳。最后,在现有前沿文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当前研究的不足并进行未来研究展望,对未来研究技术模仿与技术前沿赶超的相关问题具有启示意义。
【作者单位】: 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
【关键词】: 技术模仿 吸收能力 技术差距 技术前沿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课题(13YJA790135)
【分类号】:F062.4
【正文快照】: 一、引言经济增长理论将技术创新作为经济系统的内生变量,技术创新和模仿在经济增长中起决定性作用。技术知识的公共产品性质,导致技术具有不可分性、非排他性和非专有性,但是技术外溢为技术落后的经济体进行模仿提供可能[1]。回顾世界上各国经济增长的发展历史,经济增长较快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袁江;张成思;;强制性技术变迁、不平衡增长与中国经济周期模型[J];经济研究;2009年12期
2 杨小凯,张永生;新兴古典发展经济学导论[J];经济研究;1999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饶睿;胡河宁;;基于技术创新的组织文化选择[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2 董慧凝;;论技术范式视角的循环经济[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3 李伯聪;;关于工程和工程创新的几个理论问题[J];北方论丛;2008年02期
4 蒋艳;;基于“技术轨道”理论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探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年06期
5 马陆亭;高附加值产业实现的技术途径[J];北京轻工业学院学报;1995年01期
6 郑文;“电信技术选择管制”的有效性分析[J];商业研究;2004年24期
7 徐涵蕾;李柏洲;;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障碍分析[J];商业研究;2007年09期
8 张秉福;循环经济若干问题探析[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5年04期
9 吴晓波;刘雪锋;许冠南;;技术范式转换期的企业动态能力匹配研究——以三星公司为例[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10 秦志岗;黎东升;;企业成长理论研究综述[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燕;黄理稳;;论科学与技术之公共政策的异同[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2 陈多闻;陈凡;;技术创新视阈下的农业产业化及其公共政策[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3 郑文;郑时;;电信技术“突现”与区域发展[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4 赵海民;李建民;;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系统整合研究[A];第二届中国林业技术经济理论与实践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周琛影;;成本与附加值:比较优势新解构[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7年
6 梁双陆;杨先明;李娅;;区域能力结构差异与基于协调发展的地区能力建设[A];“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任力;;马克思的技术创新理论研究[A];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20次会议论文集(第一册)[C];2006年
8 苏祺;王顺义;林巍;;科技创新及跨学科理论互动与发展探讨[A];学科发展与科技创新——第五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高静;张应良;;农户创业、分工演进、交易效率与农村经济增长:来自1990-2011的统计数据[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选编)[C];2013年
10 余光胜;;企业创新理论演进及进一步研究取向[A];第十五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慧玲;科技进步对劳动就业影响的实证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2 秦伟江;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区域自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程跃;企业能力与新兴技术共生演化机理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4 鄢显俊;信息垄断:信息技术革命视阈里的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D];云南大学;2010年
5 耿亚新;太阳能光伏产业链垂直一体化构建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6 敖宏;资源型企业技术创新贡献度评价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7 宋艳;新兴技术的形成路径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8 刘浩;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促进区域技术创新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9 司云波;面向企业技术能力提升的校企技术转移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10 郑宝华;中国医药制造业产业安全及其评价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江婷;广州市科技中介机构发展对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余锦丽;重庆市中小企业成长环境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0年
3 何晖;清远市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现状与支持政策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4 李芸芸;湖北科技创新的相关财政与税收政策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0年
5 彭昌奇;研发资本、劳资关系、市场制度与区域技术创新[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6 刘博;基于资源集约悖论理论的中国产业结构转变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7 彭超;河北省饲料企业发展问题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8 张晓波;国家创新体系相关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9 卢斌;新兴古典经济学视角下房地产业演化动力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赵培辰;后发优势视角下甘肃实现跨越式发展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林毅夫;张鹏飞;;后发优势、技术引进和落后国家的经济增长[J];经济学(季刊);2005年04期
2 刘树成;新一轮经济周期的背景特点[J];经济研究;2004年03期
3 刘霞辉;为什么中国经济不是过冷就是过热?[J];经济研究;2004年11期
4 林毅夫;;潮涌现象与发展中国家宏观经济理论的重新构建[J];经济研究;2007年01期
5 龚刚;林毅夫;;过度反应:中国经济“缩长”之解释[J];经济研究;2007年04期
6 蔡f ,杨涛;城乡收入差距的政治经济学[J];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朝臣,汪上,胡振江,张兴怀;我国中小企业技术模仿创新的战略选择[J];技术经济;2002年03期
2 吴林海;范从来;彭纪生;;中国技术模仿创新问题新思路[J];江苏科技信息;2002年06期
3 张兴怀;我国中小企业技术模仿创新战略分析[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4 包群;;自主创新与技术模仿:一个无规模效应的内生增长模型[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年10期
5 邓力群;周应恒;;自主创新、技术模仿与产业技术进步[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6 邹薇,代谦;技术模仿、人力资本积累与经济赶超[J];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05期
7 张耀辉;技术模仿的外部障碍与内部障碍[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8 ;视点[J];浙江经济;2002年20期
9 杨俊;李晓羽;杨尘;;技术模仿、人力资本积累与自主创新——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07年05期
10 李真;;技术模仿、转移与创新的贸易利益效应研究——来自中国工业企业的证据[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纪剑;技术模仿之痛[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4年
2 刘志国;再谈技术模仿与创新问题[N];广东建设报;2004年
3 赵晓;自主创新要依据企业实际[N];中国企业报;2008年
4 赵晓;自主创新要依据企业实际[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
5 安文;自主创新应落到实处[N];安徽经济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涂良钢;浙江省中小企业技术模仿创新研究[D];宁波大学;2011年
2 赵姗;后发优势在对外贸易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0677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067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