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基于古林法的伊春林区不同等级森林生态区位测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4 09:30

  本文关键词:基于古林法的伊春林区不同等级森林生态区位测度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古林法 伊春林区 森林生态区位 测度指标体系


【摘要】:根据《生态功能区划技术暂行规程》和《关于黑龙江省生态功能区划编制说明》,构建了以生态环境现状、生态环境敏感性为一级指标的生态区位测度体系,并对伊春林区内国家一级公益林、国家二级公益林、国家三级公益林、地方公益林和商品林进行了测度。测度结果表明:国家一级公益林的生态区位重要性是0.255,国家二级公益林的生态区位重要性是0.202,国家三级公益林的生态区位重要性是0.193,地方公益林的生态区位重要性是0.185,商品林生态区位重要性是0.165。这个研究结果可以为下一步对伊春林区森林生态资产价值评估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 东北林业大学林业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
【关键词】古林法 伊春林区 森林生态区位 测度指标体系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140011) 黑龙江省博士后科研启动资金资助项目(LBH-Q11180)
【分类号】:F326.23;X196
【正文快照】: 不同生态区位上的森林呈现出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差别很大,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较少。有学者采用区域水量平衡法评估了北京市的森林涵养水源功能,着重分析了不同类型和区位条件下的森林涵养水源功能的差异[1];有学者认为生态区位是影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重要因子,以生态区位重要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月臣;刘春霞;汪洋;张虹;王才军;闵婕;殷名莉;;重庆市生境敏感性评价研究[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2 刘友多;;福建省森林生态区位重要性功能定位研究[J];华东森林经理;2008年03期

3 周洁敏;寇文正;;中国生态屏障格局分析与评价[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5期

4 孙茂发;温全胜;;黑龙江省森工林区老爷岭山脉生态区位现状与前景展望[J];林业勘查设计;2011年01期

5 ;Emergy evaluation of the artificial forest ecosystems in the watershed of Miyun Reservoir:a case study for ecosystems valuation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J];Ecological Economy;2007年04期

6 欧阳志云,王效科,苗鸿;中国生态环境敏感性及其区域差异规律研究[J];生态学报;2000年01期

7 张彪;李文华;谢高地;肖玉;;北京市森林生态系统的水源涵养功能[J];生态学报;2008年11期

8 唐秀美;陈百明;路庆斌;韩芳;;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生态区位修正方法——以北京市为例[J];生态学报;2010年1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剑;刘德钦;;木薯酒精产业发展对策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2010年03期

2 付尧;徐达奇;;基于生命周期和TOPSIS的集群企业技术创新战略选择[J];安徽工程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3 张_";范建红;雷汝林;;区域土地生态功能区划及环境友好型土地模式分析——以佛山市南海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6期

4 康秀亮;刘艳红;;生态系统敏感性评价方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3期

5 张艳明;马永俊;;现代乡村生态系统的功能及其保护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6期

6 贺秋华;钱谊;李昌平;刘青;;贵州省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方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5期

7 李志伟;吴绍洪;赵东升;;吉林省水土流失敏感性分区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5期

8 银红娟;王咏红;高瑛;;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我国有机食品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2期

9 李营刚;蒋勇军;单楠;;基于RS·GIS的重庆南川市石漠化现状及敏感性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5期

10 周文霞;陈笑媛;郭旭辉;;县域土地生态功能分区研究——以贵州省大方县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保平;王治国;赵岩;张超;冯磊;;中国水土保持区划目的、任务与特点[A];中国水土保持学会水土保持规划设计专业委员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裴玉龙;漆巍巍;张需鹏;;基于车辆损伤的不良汽车驾驶行为危险度分析[A];科技创新 绿色交通——第十一次全国城市道路交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荣飞洋;方永恒;;地方政府绩效综合评估模型研究[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孙利辉;徐哲;;缺陷产品召回的冲突分析:“三氯氰胺奶粉”事件[A];经济全球化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16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张亮;俞露;;绿洲城市生态敏感性分析在总体规划中的应用——以新疆喀什市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王勇毅;姜亢;郭建中;张丽丽;;职业危害控制技术方案评价指标研究[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杨兴辉;;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应用研究[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8 唐秀美;陈百明;路庆斌;宋伟;;北京市土地利用生态分类方法初探[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9 李军;;AHP法在英发公司设施布置中的应用研究[A];中国运筹学会第十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冯伟;;浅谈AHP方法在公路管理处绩效考核中的应用[A];中国高速公路管理学术论文集(2009卷)[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有德;可修复模型的系统分析[D];北京信息控制研究所;2010年

2 廖文婕;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系统结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钱一武;北京市门头沟区生态修复综合效益价值评估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4 马永俊;现代乡村生态系统演化与新农村建设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5 段伟花;企业信息技术外包关系及其演化机理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王超;降雨环境下交通因素辨析与驾驶可靠性评价建模[D];吉林大学;2011年

7 张丹;区域旱情中长期预报及农业干旱风险综合评价[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8 卢广彦;重大工程决策模式中若干问题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9 刘利;北京典型山地森林生态脆弱性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10 周宾;水资源系统“易”理论构建与SD仿真实证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荣华;桐柏大别山区土壤侵蚀特征及敏感性评价[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2 王健;住宅小区项目进度控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张秋艳;海洋溢油生态损害快速预评估模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宋亚欣;河北艺术职业学院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构建个例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庆文;提高西安NJ人寿保险公司顾客满意度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6 惠晨;西安瑞联公司基于BSC的绩效管理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7 郑韶明;基于生态脆弱性的顺昌县公益林持续经营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8 侯云亮;军工企业集团公司投融资管理模式研究[D];北京信息控制研究所;2010年

9 黎小田;STXY园林景观工程进度管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10 李圣状;顾客满意度测评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介勇,赵庚星,王祥峰,王丽华,刘世美,刘涛;论我国生态环境脆弱性及其评估[J];山东农业科学;2004年02期

2 高成德,余新晓;水源涵养林研究综述[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3 吴文强,李吉跃,张志明,孙向阳,翟洪波;北京西山地区人工林土壤水分特性的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4 陈星;;区域生态安全空间格局评价模型的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5 周择福;北京九龙山低山区不同立地土壤水分生态及综合评价的研究[J];北京水利;1996年04期

6 戴怡龄;重庆石板垭村鹭类种群结构及栖息地初步调查[J];重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1期

7 闵婕;;基于GIS技术与AHP研究生态环境敏感度分区[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8 李肇锋;福建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区位的重要性[J];福建林业科技;2004年03期

9 金小麒;;水源涵养的计量研究[J];贵州林业科技;1990年03期

10 潘耀忠,史培军,朱文泉,顾晓鹤,范一大,李京;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生态资产遥感定量测量[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4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西安mP灞生态区 建设西安第三代新城 打造西部第一水城[J];诗选刊(下半月);2009年05期

2 周洁敏;寇文正;;中国生态屏障格局分析与评价[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5期

3 雷加雨;;论松花江三湖保护区在东北生态体系建设中的战略地位[J];林业经济;2006年11期

4 ;西安mP灞生态区[J];中华魂;2009年09期

5 唐秀美;陈百明;路庆斌;韩芳;;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生态区位修正方法——以北京市为例[J];生态学报;2010年13期

6 杜敏;王玉华;宁心哲;韩照日格图;;呼伦贝尔沙地治理布局与生态区位的探讨[J];内蒙古林业科技;2010年04期

7 刘宝库;;加快生态区建设,实现生态生产力[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08年03期

8 ;西安第十二污水处理厂成功落成[J];花木盆景(盆景赏石);2011年05期

9 李占军;苗金泉;;九原区生态建设问题的探索[J];内蒙古林业;2006年08期

10 ;西安市mP灞生态区简介[J];陕西省人民政府公报;2005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卢嘉;梅荣利;朱立明;贾馥冬;安莹;;滨海新区生态绿地系统布局及生态策略研究[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郑长德;杨涛;;中国西部民族地区生态补偿机制研究[A];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中国经济发展——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十九次大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原建军;与世界环保接轨 变污水为清流[N];西安日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刘军凤;生态建设未有穷期[N];赤峰日报;2007年

3 徐东洋 湘茹;内蒙古绿化与沙化速度持平[N];中国民族报;2004年

4 邱兴银;全州完成新增造林重点公益林区划界定[N];阿坝日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陈俊邋朱国亮;昔日河水利用无节制 今朝痛下决心治生态[N];经济参考报;2007年

6 记者 阚丽梅;生态补偿事关生态文明[N];中国绿色时报;2008年

7 记者 蔡竹青;巢湖着力营造绿色环境[N];安徽日报;2006年

8 记者 习和生 吕海军;宁夏“六个百万亩”力推生态文明建设[N];中国绿色时报;2007年

9 记者 步雪琳;我国谋求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N];中国环境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怓红;卧龙湖变迁见证生态意识觉醒[N];辽宁日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孙夏利;西安mP灞生态区橡胶坝库区渗漏量及生态需水量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0年

2 代磊强;河北省生态环境现状评价与管理政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长;福州城郊农田生态服务价值评估及其调控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4 曹馨文;农业生态工程的原理及其特征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5 赵晶;四川生态省建设路径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0881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0881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981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