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多重维度
发布时间:2017-10-24 15:02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多重维度
【摘要】: 本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在考察异化概念的政治学、经济学和哲学意蕴的基础上,论述了异化劳动的内涵。第二部分分析了异化劳动四重表征,即劳动产品与劳动者相异化、劳动本身与劳动者相异化、人与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以及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异化。第三部分揭示了异化劳动的根源及其扬弃途径:私有制是异化劳动存在的根源,资本主义的工业化大生产是异化劳动的最高表现;工人阶级必须通过阶级斗争消灭私有制,从而扬弃异化劳动,实现人的复归的共产主义社会。第四部分阐述了异化劳动理论的创新品格:马克思从生产劳动这一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出发,首次提出了异化劳动概念;考察异化问题的国民经济学视域独树一帜;正确地揭示了异化的根源和扬弃异化的革命途径;批判资本主义的视野新颖独特。
【关键词】:《手稿》 异化劳动 私有制 分工 扬弃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F091.9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一、异化劳动概念释义8-19
- 1、异化概念的起源8-10
- 2、异化概念的哲学引申10-13
- 3、异化概念的经济学运用13-14
- 4、异化劳动概念的内涵14-19
- 二、异化劳动的多重表征19-34
- 1、劳动产品与劳动者相异化19-23
- 2、劳动本身与劳动者相异化23-26
- 3、人与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26-30
- 4、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异化30-34
- 三、异化劳动的根源及其扬弃34-40
- 1、异化劳动的根源34-37
- 2、异化劳动的扬弃37-40
- 四、异化劳动理论的创新品格40-47
- 1、异化劳动概念的独创性40-42
- 2、国民经济学的考察视域42-43
- 3、扬弃异化的革命路径43-45
- 4、批判资本主义的新视野45-47
- 参考文献47-50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50-51
- 致谢51-52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魏小潭;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0892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089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