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经济发展观及当代价值
发布时间:2017-10-27 23:31
本文关键词:邓小平经济发展观及当代价值
【摘要】:邓小平在领导中国经济现代化发展的历程中,对当代世界发展的新趋势给予了科学判断,对中国国情给予准确地再认识,对社会主义进行了科学地再认识,对世界经济发展的新特点及其规律给予深刻地揭示,对中国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经济现代化的新经验、新作法给予了科学地总结。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经济现代化发展的规律给予了回答,揭示了经济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发展的价值观、发展战略、发展步骤、发展动力、发展特点、发展的体制机制保证、发展重点、发展的政治和社会保障等一系列的基本问题,使中国走上迅速推进经济现代化发展的道路,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邓小平的经济发展观。邓小平经济发展观所具有的时代性、求实性、发展非平衡性、创新性特点,生动地显示出了邓小平经济发展观的实事求是态度、创新精神、时代社会发展要求、人民发展期望,并揭示了时代发展趋势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观念。邓小平经济发展观是指导中国人民实现国家现代化发展的科学理论,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宝贵精神财富。
【关键词】: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观 改革 创新
【学位授予单位】:长春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A849;F091.9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6
- 目录6-8
- 引言8-9
- 第一章 邓小平经济发展观的形成与发展9-15
- 一、经济发展观的社会作用9-11
- (一) 发展与经济发展概念9
- (二) 经济发展的世界意义9-10
- (三) 经济发展观的作用10-11
- 二、邓小平经济发展观形成的时代社会背景与发展过程11-15
- (一) 邓小平经济发展观形成的时代背景11-12
- (二) 邓小平经济发展观形成的社会背景12-14
- (三) 邓小平经济发展观的形成与发展过程14-15
- 第二章 邓小平经济发展观的主要内容15-38
- 一、"发展是硬道理"是邓小平经济发展观的前提15-18
- (一) 发展经济是对近代中国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15
- (二) 发展经济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15-16
- (三) 发展经济是实现社会稳定发展和国家和平统一的需要16-17
- (四) 发展经济是我国反对霸权主义威胁的需要17-18
- 二、经济发展的战略观18-22
- (一) "三步走"经济发展战略18-20
- (二) "科教兴国"战略20-21
- (三) 可持续发展战略21-22
- 三、经济发展的动力观22-27
- (一) 改革是经济发展的制度动力22-23
- (二) 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技术动力23-26
- (三) 教育改革是经济发展的人才动力26-27
- (四) 思想道德建设是经济发展的精神动力27
- 四、经济发展的机制观27-31
- (一)提出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经济的手段28-29
- (二) 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新意义29-31
- 五、经济发展的机遇观31-34
- (一) 机遇的内涵31
- (二) 抓住机遇实现发展要树立机遇意识31-34
- 六、经济发展的途径观34-38
- (一) 实行让一部分人和地区先富裕起来的条件35-36
- (二) 社会主义根本原则要求实现人民共同富裕36-38
- 第三章 邓小平经济发展观的主要特点38-45
- 一、强烈的时代性38
- 二、科学的求实性38-39
- 三、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39-41
- (一) 以先富带后富的"共富论"思想39-40
- (二) 先发展地区带动后发展地区的"两个大局"思想40
- (三) "台阶式"的发展思想40
- (四) "重点带全局"的发展思想40-41
- 四、突出的创新性41-45
- (一) 具有唯实的创新精神42
- (二) 鼓励人们探索创新的精神42-43
- (三) 根据中国国情实际提出新认识43-45
- 第四章 邓小平经济发展观的当代价值45-51
- 一、邓小平经济发展观的理论价值45-47
- (一)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发展理论45-46
- (二) 为人们树立了进行理论研究的典范46
- (三) 揭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我国实现发展的根本要求46-47
- 二、邓小平经济发展观的现实意义47-51
- (一) 增强了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生命力和吸引力47-48
- (二) 对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具有借鉴作用48
- (三) 中国新世纪现代化发展的理论指导48-51
- 结论51-52
- 致谢52-53
- 参考文献53-5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安福仁;论中国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J];财经问题研究;2000年11期
2 方玉萍;;近年来党的发展观研究综述[J];滁州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3 宋醒民;怎样认识社会主义经济的深层思考[J];当代财经;2000年01期
4 刘玉华;谈改革与发展的关系[J];北方经贸;2000年04期
5 李昌军,韩星;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看邓小平经济思想的科学性[J];工会理论与实践.中国工运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6 李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发展观的历史演变[J];传承;2008年22期
7 纪宝成;;中国经济改革的经验与启示[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8年12期
8 许双全;邓小平经济发展观浅探[J];经济师;2004年10期
9 蔡继明;;从体制改革到制度创新的启示与思考——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年[J];经济学动态;2008年09期
10 林岗;;中国经济改革的经验与启示[J];教学与研究;2008年11期
,本文编号:11056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105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