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创新系统效应测度模型及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31 21:20
本文关键词:产业创新系统效应测度模型及实证研究
【摘要】: 本文以产业创新系统效应研究为核心,首先,研究了产业创新的模式,分析了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之间的辩证关系,阐述了产业系统的创新原理,并从产业内部及产业之间的技术经济的关联性这个角度,界定了产业创新系统效应的内涵,揭示了产业创新系统效应的形成机理。其次,对产业间创新传导份额进行量化测度,并以此作为确定产业创新系统中的“创新源产业”以及“效益体现产业”的依据,建立了产业创新系统效应测度模型。在进行产业关联分析时,运用了warshall算法对产业间的二元关系直接进行量化,从量化的关系矩阵可以确定产业创新系统中的“通径产业”。再次,通过计算创新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来验证前面的“创新源产业”和“效益体现产业”。最后,运用理论研究成果对吉林省的六大产业的技术创新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出吉林省在产业创新方面的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对模型的实用性进行了验证。
【关键词】:技术创新 产业创新 产业创新系统 测度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F062.9;F224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7-14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7-8
- 1.2 产业创新系统效应相关理论研究综述8-12
- 1.2.1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现状8-10
- 1.2.2 国内相关理论研究现状10-11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11-12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12-14
- 第二章 产业创新系统效应基本理论研究14-24
- 2.1 产业创新基本理论14-19
- 2.1.1 技术创新的内涵14-15
- 2.1.2 产业创新模式研究15-18
- 2.1.3 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的辨正关系18-19
- 2.2 产业创新系统效应的逻辑模型19-21
- 2.3 产业创新系统效应内涵及形成机理21-24
- 2.3.1 产业系统的创新原理21-22
- 2.3.2 产业创新系统效应内涵及形成机理22-23
- 本章小结23-24
- 第三章 产业创新系统效应测度模型研究24-48
- 3.1 单一产业创新的测度模型研究24-27
- 3.1.1 Cobb-Douglas生产函数模型简介24-25
- 3.1.2 索洛“余值”模型研究25-26
- 3.1.3 参数? 、? 的确定26-27
- 3.2 多个产业关联创新测度模型研究27-42
- 3.2.1 投入产出分析基本理论27-34
- 3.2.2 用UV法估计投入产出系数34-37
- 3.2.3 测度技术进步与直接消耗系数的关系37-40
- 3.2.4 构建技术进步的投入产出表40-42
- 3.3 产业关联分析42-45
- 3.3.1 基于二元关系理论的产业关联分析42-44
- 3.3.2 运用Warshall算法求关系矩阵M_R44-45
- 3.4 产业创新的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的计算45-47
- 本章小结47-48
- 第四章 吉林省产业创新系统效应实证研究48-73
- 4.1 吉林省产业创新的现状分析48-56
- 4.1.1 汽车产业现状分析49-50
- 4.1.2 石油化工产业现状分析50-51
- 4.1.3 农产品加工产业现状分析51-52
- 4.1.4 现代中药和生物制药产业现状分析52-54
- 4.1.5 光电子信息产业现状分析54-55
- 4.1.6 冶金工业现状分析55-56
- 4.2 吉林省六大产业的技术进步贡献率的测算56-64
- 4.3 吉林省六大产业之间的创新传导份额的测度64-68
- 4.4 六大产业之间的关联分析68-70
- 4.5 产业创新的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的计算70-71
- 本章小结71-73
- 第五章 研究总结73-75
- 参考文献75-80
- 摘要80-82
- Abstract82-86
- 致谢86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彦博;区域性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例分析[D];天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1238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123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