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生态系统的健康内涵及其评估分析
本文关键词:创新生态系统的健康内涵及其评估分析
【摘要】:在生存与发展两个目标的阐释框架下,分析其持续性和竞争力的两个耦合运行机理,以及共生力、平衡力、组织力和生长力的四种力量,构建出创新生态系统的"四轮驱动"健康评估模型。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关键词】: 创新生态系统 健康评估 持续性 竞争力
【基金】:广东省深圳市软科学项目(RKX20131031093701263)
【分类号】:F062.2
【正文快照】: 将生态学研究理论和方法引入创新领域,对创新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型进行生态学类比研究,已经取得一批成果。例如,技术创新生态系统将技术放置于主体地位,考察技术创新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和不同种类技术之间的关联性和整体性[1];产业技术创新系统将技术创新生态系统与产业组织理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湘桔;詹勇飞;;创新生态系统——创新管理的新思路[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年01期
2 吕玉辉;;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要素模型与演化[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年09期
3 陈斯琴;顾力刚;;企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8年07期
4 苗红;黄鲁成;;区域技术创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年08期
5 贺团涛;曾德明;张运生;;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研究述评[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年10期
6 傅羿芳,朱斌;高科技产业集群持续创新生态体系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4年S1期
7 曾国屏;苟尤钊;刘磊;;从“创新系统”到“创新生态系统”[J];科学学研究;2013年01期
8 伍春来;赵剑波;王以华;;产业技术创新生态体系研究评述[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3年07期
9 吴金希;;创新生态体系的内涵、特征及其政策含义[J];科学学研究;2014年01期
10 贺团涛;曾德明;;知识创新生态系统的理论框架与运行机制研究[J];情报杂志;2008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运生;;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风险识别与控制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8年03期
2 谢贞发;陈工;;产业集群创新演化研究——基于演化经济学的视角[J];当代财经;2008年11期
3 刘友金;易秋平;;区域技术创新生态经济系统失调及其实现平衡的途径[J];系统工程;2005年10期
4 刘友金;易秋平;;行为生态学视角的集群中创新单元聚集行为[J];系统工程;2006年09期
5 孙国强;朱艳玲;;模块化网络组织的风险及其评价研究——来自一汽企业集团网络的经验证据[J];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08期
6 杨西春;李守亳;;广西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生态环境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7 张利飞;吕晓思;张运生;;创新生态系统技术依存结构对企业集成创新竞争优势的影响研究[J];管理学报;2014年02期
8 王翔;;商业模式对技术创新和获利间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J];管理学报;2014年04期
9 杜玉申;卜丹丹;;利基企业的商业生态系统战略决策模型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4年04期
10 陈知然;于丽英;;基于服务生态系统的服务质量管理探索[J];管理现代化;201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洪久;胡彦蓉;马卫民;;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适宜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A];第十五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3年
2 单蒙蒙;邵鲁宁;尤建新;;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协同创新路径与优化模式:基于张江生物医药产业的案例研究[A];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A03系统科学理论研究创新[C];2014年
3 赵良杰;;技术互依性、组织双元能力与联盟创新绩效:基于动态网络的视角[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4 牛振喜;肖鼎新;魏海燕;郭宁生;;基于协同理论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体系构建研究[A];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2年
5 吴金希;孙蕊;;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发展脉络看京津冀区域创新政策[A];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展望与思考——201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静;区域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体系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余冬筠;区域创新的效率及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黄明元;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竞争优势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4 关晓兰;网络社会生态系统形成机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5 董颖;企业生态创新的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高峻峰;配套环境对新兴技术演化的影响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7 宋艳;新兴技术的形成路径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8 黄敏;基于协同创新的大学学科创新生态系统模型构建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1年
9 齐莉丽;社保基金信息生态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10 汤少梁;高科技企业生态系统运行机制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宁;企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贾越;基于生态理论的区域创新系统构建及运行机制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3 李小群;企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风险评价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4 朱艳玲;模块化网络组织风险的生成机理与评价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5 时洪梅;新能源汽车创新生态系统的成长路径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6 郑航;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风险识别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7 郑兢晶;要素重组的创新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8 任晓宏;我国经济开发区立法问题研究[D];贵州民族学院;2011年
9 丁忠梅;企业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研究[D];江苏大学;2011年
10 刘琼芳;产业集群区域技术创新网络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湘桔;詹勇飞;;创新生态系统——创新管理的新思路[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年01期
2 张平 ,马骁;技术标准战略与知识产权战略的结合(上)[J];电子知识产权;2003年01期
3 夏先良;私有协议与标准化的知识产权政策[J];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01期
4 朱瑞博;价值模块的虚拟再整合:以IC产业为例[J];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01期
5 李玉剑,宣国良;专利联盟:战略联盟研究的新领域[J];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02期
6 吕铁;论技术标准化与产业标准战略[J];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07期
7 胡晓鹏;模块化整合标准化:产业模块化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09期
8 党兴华;张首魁;;模块化技术创新网络结点间耦合关系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12期
9 李柏洲,孙立梅;解读企业成长[J];工业技术经济;2005年03期
10 李垣,刘益;基于价值创造的价值网络管理(Ⅰ):特点与形成[J];管理工程学报;2001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经济学博士、研究员,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院务委员、综合发展研究所所长 孙福全;[N];经济日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斌;企业生态系统的动态演化及运作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戴宁;企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方康;基于生态系统理论的企业可持续成长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7年
3 周本红;国家创新体系生态化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4 陈斯琴;企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珠燕;;关于自主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6年12期
2 邓昆林;;总部经济与创新生态系统关系[J];现代经济信息;2009年17期
3 张运生;邹思明;张利飞;;基于定价的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治理模式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1年12期
4 杨荣;;创新生态系统的界定、特征及其构建[J];科学与管理;2014年03期
5 隋映辉;;神奇的城市创新生态系统[J];招商周刊;2003年46期
6 姜广智;;全力构建软件产业创新生态系统[J];科技潮;2005年12期
7 姚音;;让用户进入创新生态系统[J];21世纪商业评论;2006年10期
8 李平;;创新生态系统中的集体舞[J];21世纪商业评论;2006年10期
9 柴文静;李平;;创新生态系统[J];21世纪商业评论;2007年02期
10 吴陆生;张素娟;王海兰;蔡琳;林满;;科技创新生态系统论视角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朱学彦;吴颖颖;;创新生态系统:动因、内涵与演化机制[A];第十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分4:创新与创业(Ⅰ)[C];2014年
2 顾骅珊;;构建产业集群创新生态系统,推动浙江经济转型升级[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刘洪久;胡彦蓉;马卫民;;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适宜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A];第十五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3年
4 单蒙蒙;邵鲁宁;尤建新;;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协同创新路径与优化模式:基于张江生物医药产业的案例研究[A];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A03系统科学理论研究创新[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杜德斌;区域社会经济自然环境决定创新生态系统[N];科技日报;2012年
2 经济学博士、研究员,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院务委员、综合发展研究所所长 孙福全;创造有生命力的创新生态系统[N];经济日报;2012年
3 柯文;打造完备的创新生态系统[N];上海科技报;2012年
4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王钦;企业走进“创新生态系统”时代[N];中国企业报;2013年
5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王钦 赵剑波;步入“创新生态系统”时代[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6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龙海波;构建良好的创新生态系统[N];经济日报;2014年
7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龙海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构建良好的创新生态系统[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4年
8 本报记者 修霄云;政府 细化扶持政策 建立产业创新生态系统[N];政府采购信息报;2014年
9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王缉慈;创新生态系统关键是要推动行为主体合作[N];科技日报;2012年
10 清华大学经营性资产管理办公室 王涛;从三方面入手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系统[N];科技日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仁文;基于绿色经济的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2 苌千里;河南省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适宜度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3 孙洪昌;开发区创新生态系统建构、评价与二次创业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4 颜永才;产业集群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及其治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航;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风险识别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2 邹思明;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治理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3 李小群;企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风险评价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4 许欧阳;新疆技术创新生态系统优化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14年
5 彭莹莹;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技术创新耦合度评价及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6 吕晓思;创新生态系统技术依存结构对企业集成创新竞争优势的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7 王素芳;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创新生态系统生命周期评判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5年
8 张箐;企业战略创新生态系统学习的理论和实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9 史庭怡;创新生态观视角下的产业创新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10 韦小彦;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技术标准许可定价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1252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125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