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人才聚集网络下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发布时间:2017-11-01 17:29

  本文关键词:人才聚集网络下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更多相关文章: 人才聚集网络 知识转移 影响因素 仿真


【摘要】:文章从复杂网络的角度研究了人才聚集对知识转移的影响,提出了人才聚集网络下知识转移的随机阈值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数学模型,采用计算机仿真揭示各种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得出两个结论:人才聚集网络中信息网、关系网的相互作用影响知识转移的速度;人才聚集网络的网络结构影响知识转移的质量。这对深入研究人才聚集下知识转移的最佳路径具有一定启示。
【作者单位】: 太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人才聚集网络 知识转移 影响因素 仿真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0973086) 山西省软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1041051-01) 中航工业经济技术研究院项目(GX2011-1013(M))
【分类号】:F062.3
【正文快照】: 0引言知识转移是实现知识价值增值的重要环节。通常情况下,知识转移存在于一定的情境环境中,而人才聚集作为其中一类特殊情境,不仅可以缩短群体间的空间距离,进一步加快知识转移,而且还能在一定空间形成特定网络,使知识转移具有发散性等网络特征。因此,从网络视角研究知识转移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马费成;王晓光;;知识转移的社会网络模型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07期

2 张晓军;李仕明;何铮;;基于复杂网络的创新扩散特征[J];系统管理学报;2009年02期

3 牛冲槐;接民;张敏;段治平;李刚;;人才聚集效应及其评判[J];中国软科学;2006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楠;;人才聚集的规模效应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2 蔡新霞;;基于马尔可夫过程的组织知识转移效果评测[J];科技和产业;2010年11期

3 杨虹;陈莉平;;社会网络嵌入视角下企业间的知识学习[J];东南学术;2008年04期

4 张守凤;刘建勋;;基于系统论的知识型组织人才集聚效应的评价研究[J];东岳论丛;2010年06期

5 陈安明;;基于人才结构的区域人才效能综合评价[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8期

6 刘中艳;;基于人才集聚效应的旅游饭店业职业经理人激励机制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7 牛冲槐;江海洋;;硅谷与中关村人才聚集效应及环境比较研究[J];管理学报;2008年03期

8 牛冲槐;王聪;郭丽芳;樊燕萍;芮雪琴;;科技型人才聚集下的知识溢出效应研究[J];管理学报;2010年01期

9 张敏;陈万明;刘晓杨;;中小企业人才聚集效应的虚拟化实现[J];管理学报;2010年03期

10 李毅;丁全忠;;基于产业集群的曹妃甸新区高层次人才集聚战略对策和措施[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年2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万明;张敏;;虚拟人才与中小企业人才聚集效应[A];区域人才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港澳台大陆人才论坛暨2008年中华人力资源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毛辛培;丰景春;张可;;建筑业企业核心资源的社会网络化模型研究[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3 傅荣;佘朝晖;陈家旭;裘丽;何卫华;;基于多Agent仿真的微博与QQ群信息传播机制对比[A];第十五届全国计算机模拟与信息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齐晶晶;创新型经济圈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庄玉梅;企业内部社会资本对员工绩效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霍生平;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中生态农民的培育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4 邓卫华;农村微型企业创业:信息需求与信息支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郑芳华;企业知识生成与转化过程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6 张敏;基于角色管理的中小企业人才聚集效应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7 杨波;虚拟企业知识转移的机制与效用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1年

8 雷静;基于社会网络的虚拟社区知识共享研究[D];东华大学;2012年

9 陈卓群;基于学术博客的个体之间知识转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10 汪轶;知识型团队中成员社会资本对知识分享效果作用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燕;区域科技型人才聚集下的知识溢出效应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张学海;我国科技人才流动动因理论分析及实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王兆存;信息时代的中小学教师个人知识管理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寒冰;基于社会网络的个体层面知识网络构建[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文静;基于网络动力学的产业集群中企业间知识转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庄静;基于重大科技项目实施的资源聚集对策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1年

7 王月;欠发达地区人才集聚与技术创新体系建设[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爱品;图书馆联盟环境下的知识转移效益评价[D];河南科技大学;2009年

9 张朝宾;网络视角下的组织间知识转移动力机制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1年

10 黄伟;高校知识转移价值增值模型构建及实证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韩继园;“人才汇集机制”纵横谈[J];中国人才;2003年02期

2 李建钟;美国的人才汇集机制[J];中国人才;2003年02期

3 段文奇;陈忠;惠淑敏;;基于复杂网络的网络市场新产品扩散:采用网络和初始条件的作用[J];系统工程;2007年05期

4 黄玮强;庄新田;;基于随机网络的创新扩散研究[J];管理学报;2007年05期

5 柯江林;石金涛;;驱动员工知识转移的组织社会资本功能探讨[J];科技管理研究;2006年02期

6 王越;组织内社会网络的知识传导及成本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4年04期

7 王清晓,杨忠;跨国公司母子公司之间的知识转移研究:一个情境的视角[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年06期

8 蔡宁,杨闩柱;企业集群竞争优势的演进:从“聚集经济”到“创新网络”[J];科研管理;2004年04期

9 牛冲槐,任朝江;提高全民族素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J];生产力研究;2003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万稳;发展中国家留学生外流影响因素模型分析[J];预测;2000年02期

2 张琦;;创业自我效能与其影响因素模型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09期

3 曾萍;蓝海林;谢洪明;;企业知识分享影响因素模型及对策研究[J];商业研究;2006年04期

4 杨震宁;吕萍;王以华;;企业入驻科技园的动机及影响因素模型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8年01期

5 吴伟;;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的影响因素模型实证研究[J];福建金融;2006年08期

6 马坤;冯兰萍;;知识生态系统下企业员工知识共享影响因素模型研究[J];情报探索;2012年09期

7 曹玉玲;李随成;;企业间信任的影响因素模型及实证研究[J];科研管理;2011年01期

8 万君;张祥;庞培培;;婚恋网站初始信任影响因素模型研究[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12年10期

9 史江涛,杨金风;管理科学性与艺术性之边界问题研究[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10 吕筱萍;刘梅;;B2C零售网站电子忠诚影响因素模型的实证研究[J];财贸经济;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高兴波;;我国消费品零售总额变动的影响因素模型分析[A];北京市第十三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论文选编[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方针;用户信息技术接受的影响因素模型与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沈韵;民用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成本影响因素模型[D];清华大学;2013年

2 丁懿超;短信调查的参与影响因素模型及其实证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1278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1278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f65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