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环境污染核算体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2 05:32

  本文关键词:环境污染核算体系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核算 实物量核算 价值量核算 绿色国民经济核算


【摘要】: 环境污染核算是环境与经济综合核算,即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一部分,是对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放射性污染和噪音污染的实物量和价值量进行核算的总称。环境污染核算体系是关于环境污染实物量核算、价值量核算以及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概念、方法、分类和基本准则等一整套理论方法。对环境污染进行核算,其目的在于用核算结果调整国内生产总值、国内净产出和资本积累等宏观经济指标,对传统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进行修正和补充,为衡量可持续发展成果提供数据信息支持。 环境污染核算以劳动价值论、环境价值论和可持续发展论为理论基础,以国民经济核算论为方法论基础,以将环境污染核算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为目的,采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明确环境污染核算内容和构建环境污染核算体系的基础上,进行畜禽养殖业、重点工业行业和城镇生活污染的实物量、价值量以及经环境污染核算调整的绿色GDP的核算。并以宁夏地区2005年统计数据为基础对环境污染核算方法进行验证,得出的结果与宁夏地区环境污染实际情况相符。 论文对环境污染核算体系的研究除第一章导论和第八章结论外,共分为六章。按照理论基础、体系构建、实物量核算、价值量核算、经环境污染核算调整的绿色GDP核算和实证分析的逻辑顺序展开。 第二章环境污染核算体系研究的理论基础。将环境污染核算纳入SNA最关键的是对环境污染的价值进行核算,因此理论分析围绕价值理论展开。劳动价值论是分析的出发点,通过环境价值论的分析认为环境污染价值实为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的环境负价值,会对生产带来的收益和生活享受进行部分甚至全部的抵消。可持续发展的最伟大创见是承认环境具有价值。如果说环境价值论分析是环境价值核算的可能性分析,那么可持续发展论就是必要性分析。环境污染核算是建立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上的宏观环境核算,因此对国民核算论进行分析,以期为环境污染核算作方法论方面的储备。 第三章环境污染核算体系构建。在众多环境与经济综合核算体系,即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联合国SEEA(System of Environment and Economic Accounting)因具有集百家之长的优点为世界多个国家所采用,我国环境与经济综合核算体系即在此核算体系基础上建立。论文以联合国SEEA和中国环境与经济综合核算体系(CSEEA)为基础,遵循间接性原则和适用性原则,建立了环境污染核算体系的框架。在环境污染核算体系框架基础上,分析核算体系的构成要素。 第四章环境污染的实物量核算。实物量核算是环境污染核算的第一个步骤,主要通过描述与经济活动相对应的各类污染(物)排放量、处理量及产生量,弄清污染物的来源与方向,将经济活动的发生与环境状况的变化联系起来,按照不同的产业部门对环境污染的实物量进行核算,为价值量核算奠定基础。 第五章环境污染的价值量核算。价值量核算是以实物量核算为基础的,是环境污染核算的第二个步骤,也是最为关键的部分。与实物量核算相同,按照不同的产业部门核算环境污染的实际治理成本和虚拟治理成本。其中废水和废气的价值量核算均涉及将治理成本在水污染物和大气污染物上进行分摊的问题。文中引入处理设施效益概念,确定污染物治理成本系数,运用该系数对治理成本进行分摊。 第六章基于环境污染核算调整的绿色GDP核算。论文首先将实物量核算和价值量核算的结果加以归纳和总结,经过指标筛选而建立环境污染实物型账户和价值型账户。然后对环境污染核算进行投入产出分析,以期能够将传统投入产出表中忽略的环境与经济的相互依存关系再现。最后从生产角度、支出角度和收入角度核算出功能上类似于GDP的绿色GDP指标以及各产业部门的绿色增加值。 第七章宁夏地区环境污染实证研究。以前面六章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以宁夏地区2005年统计数据为依据,对宁夏地区环境污染进行实物量核算、价值量核算和经环境污染核算调整的绿色GDP核算。从核算结果来看,宁夏地区环境污染的虚拟治理成本高于实际治理成本,说明对污染治理的投入缺口还很大。其中大气污染虚拟治理成本是实际治理成本的2.5倍,从结合实物量核算结果来看,宁夏地区应加大对大气污染特别是SO2污染的治理力度。这与宁夏地区能源消耗仍以燃煤为主不无关系。核算结果均符合宁夏地区实际情况。
【关键词】: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核算 实物量核算 价值量核算 绿色国民经济核算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X196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3
  • 第一章 导论13-23
  • 1.1 选题背景13-14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14-15
  • 1.2.1 研究目的14-15
  • 1.2.2 研究意义15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15-20
  • 1.3.1 国外研究动态15-18
  • 1.3.2 国内研究动态18-20
  • 1.3.3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20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20-21
  • 1.4.1 研究思路20-21
  • 1.4.2 研究方法21
  •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21-23
  • 第二章 环境污染核算的理论基础23-37
  • 2.1 环境污染核算的相关概念23-25
  • 2.1.1 环境与环境污染23
  • 2.1.2 环境污染核算23-24
  • 2.1.3 环境污染成本与核算方法24
  • 2.1.4 绿色国民经济核算24-25
  • 2.2 环境污染核算的相关理论25-36
  • 2.2.1 劳动价值论25-26
  • 2.2.2 环境价值论26-29
  • 2.2.3 可持续发展论29-32
  • 2.2.4 国民经济核算理论32-36
  • 2.3 本章小结36-37
  • 第三章 环境污染核算体系构建37-51
  • 3.1 环境污染核算的范围37
  • 3.2 环境污染核算体系的构建思路和框架37-47
  • 3.2.1 环境与经济综合核算体系概述38-39
  • 3.2.2 联合国环境与经济综合核算体系39-42
  • 3.2.3 中国环境与经济综合核算体系42-46
  • 3.2.4 环境污染核算体系的建立46-47
  • 3.3 环境污染核算体系的构成要素47-50
  • 3.3.1 核算单位47-48
  • 3.3.2 核算部门48
  • 3.3.3 环境污染核算实物量指标及核算方法48
  • 3.3.4 环境污染核算价值量指标及核算方法48-50
  • 3.4 本章小结50-51
  • 第四章 环境污染的实物量核算51-75
  • 4.1 环境污染实物量核算的基本原则51
  • 4.2 环境污染实物量核算的基本分类及核算内容51-52
  • 4.2.1 环境污染实物量核算的基本分类51-52
  • 4.2.2 环境污染实物量核算的内容52
  • 4.3 环境污染实物量核算表式确定52-56
  • 4.3.1 水污染实物量核算表53-54
  • 4.3.2 大气污染实物量核算表54-55
  • 4.3.3 固体废弃物污染实物量核算表55-56
  • 4.4 畜禽养殖业污染的实物量核算56-60
  • 4.4.1 畜禽养殖业废水产生量核算56-57
  • 4.4.2 畜禽养殖业废水排放量核算57-58
  • 4.4.3 畜禽养殖业废水处理量核算58
  • 4.4.4 畜禽养殖业废水排放未达标量核算58
  • 4.4.5 畜禽养殖业水污染物产生量核算58-60
  • 4.4.6 畜禽养殖业水污染物排放量核算60
  • 4.5 工业污染的实物量核算60-71
  • 4.5.1 工业水污染实物量核算61-64
  • 4.5.2 工业大气污染实物量核算64-70
  • 4.5.3 工业固体废弃物污染实物量核算70-71
  • 4.6 城镇生活污染的实物量核算71-73
  • 4.6.1 城镇生活水污染实物量核算71-72
  • 4.6.2 城镇生活大气污染实物量核算72-73
  • 4.6.3 城镇生活垃圾污染实物量核算73
  • 4.7 本章小结73-75
  • 第五章 环境污染的价值量核算75-88
  • 5.1 环境污染价值量核算的主要内容75-76
  • 5.1.1 环境污染的实际治理成本核算75
  • 5.1.2 环境污染的虚拟治理成本核算75-76
  • 5.1.3 环境污染价值量核算的几点说明76
  • 5.2 环境污染价值量核算的表式确定76-79
  • 5.2.1 水污染价值量核算表76-77
  • 5.2.2 大气污染价值量核算表77-78
  • 5.2.3 固体废弃物污染价值量核算表78-79
  • 5.3 畜禽养殖业污染的价值量核算79-81
  • 5.3.1 畜禽养殖业水污染的实际治理成本核算80-81
  • 5.3.2 畜禽养殖业水污染的虚拟治理成本核算81
  • 5.4 工业污染的价值量核算81-84
  • 5.4.1 工业水污染的价值量核算81-83
  • 5.4.2 工业大气污染的价值量核算83
  • 5.4.3 工业固体废弃物污染的价值量核算83-84
  • 5.5 城镇生活污染的价值量核算84-87
  • 5.5.1 城镇生活水污染的价值量核算85
  • 5.5.2 城镇生活大气污染的价值量核算85-86
  • 5.5.3 城镇生活垃圾污染的价值量核算86-87
  • 5.6 本章小结87-88
  • 第六章 基于环境污染核算调整的绿色GDP 核算88-97
  • 6.1 环境污染核算的账户体系88-90
  • 6.1.1 环境污染核算账户体系的构建思路88-89
  • 6.1.2 环境污染的实物型账户89
  • 6.1.3 环境污染的价值型账户89-90
  • 6.2 环境污染核算的投入产出分析90-93
  • 6.2.1 环境污染核算体系下投入与产出的界定90
  • 6.2.2 环境污染核算体系下投入产出分析的部门划分90
  • 6.2.3 环境污染核算体系下投入产出表式设计90-91
  • 6.2.4 环境污染投入产出模型91-93
  • 6.3 经环境污染核算调整的绿色GDP 核算93-95
  • 6.3.1 传统GDP 的核算方法93-94
  • 6.3.2 绿色GDP 的核算方法94-95
  • 6.3.3 产业部门绿色增加值核算95
  • 6.4 本章小结95-97
  • 第七章 宁夏地区环境污染核算实证研究97-109
  • 7.1 宁夏地区环境污染概述97-98
  • 7.2 宁夏地区环境污染实物量核算98-101
  • 7.2.1 宁夏地区水污染实物量核算98-100
  • 7.2.2 宁夏地区大气污染实物量核算100
  • 7.2.3 宁夏地区固体废弃物污染实物量核算100-101
  • 7.3 宁夏地区环境污染价值量核算101-105
  • 7.3.1 宁夏地区水污染价值量核算101-103
  • 7.3.2 宁夏地区大气污染价值量核算103-104
  • 7.3.3 宁夏地区固体废弃物污染价值量核算104-105
  • 7.4 宁夏地区基于环境污染核算调整的绿色GDP 核算105-109
  • 7.4.1 宁夏地区环境污染的实物型账户105-106
  • 7.4.2 宁夏地区环境污染的价值型账户106-107
  • 7.4.3 宁夏地区绿色GDP 核算107-109
  • 第八章 结论109-112
  • 参考文献112-124
  • 致谢124-126
  • 作者简介12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缅昆;;SEEA框架:资源价值理论基础和核算方法探究[J];当代财经;2006年09期

2 耿建新;张宏亮;;我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框架及其评价[J];城市发展研究;2006年04期

3 王德发;综合环境与经济核算体系[J];财经研究;2004年05期

4 王德发,阮大成,王海霞;工业部门绿色GDP核算研究——2000年上海市能源—环境—经济投入产出分析[J];财经研究;2005年02期

5 彭念一,刘红艳;论环境经济价值核算[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1年01期

6 雷明;资源-经济投入产出核算──基于存量核算思考的进一步研究[J];经济科学;1996年06期

7 胡新艳;罗小珍;陈文艺;叶晖有;;基于环境经济综合核算账户的广州市EDP估算[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8 赵秉栋;论自然资源的价值问题[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2期

9 徐谦,朱桂珍,向俐云;北京市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调查与防治对策研究[J];农村生态环境;2002年02期

10 母爱英,季任钧;区域绿色投入产出分析初探[J];生产力研究;2003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方巍;环境价值论[D];复旦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于洁;绿色GDP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2 袁勇;环境经济综合核算体系(SEEA)理论与方法探析[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1302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1302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7b9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