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空间异质性的区域创新技术扩散规律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空间异质性的区域创新技术扩散规律研究
【摘要】:文章构建了区域创新技术空间扩散的评价模型,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山东省17个地市为分析单元,用这一模型和体系对山东省17个地市创新技术空间扩散情况进行了测算,总结了创新技术空间扩散的特征与规律,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作者单位】: 潍坊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山东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空间异质 创新技术 空间扩散 规律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2&zd096) 教育部规划基金资助项目(10YJA790044)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12CJJZ06)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2013M540897)
【分类号】:F062.4
【正文快照】: 0前言创新技术扩散既是创新技术采用者在时间上的数量积累过程,又是创新技术在不同地域逐步被采纳的空间推广过程。区域创新技术空间扩散是创新技术扩散的空间表现形式,是创新技术随着时间推移在地区间传播、推广和应用的过程。对于创新技术扩散(知识溢出)的途径以及创新技术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晓旭;冯宗宪;;中国人均GDP的空间相关与地区收敛:1978—2003[J];经济学(季刊);2008年02期
2 杨文智;董平;陆玉麒;;技术空间扩散相对强度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以沪宁沿线各市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年05期
3 吴玉鸣;;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在省域研发与创新中的应用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雪梅;赵峰;;我国区域经济趋同测度研究——基于面板数据空间计量模型的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11年04期
2 张秀武;胡日东;;区域高技术产业创新驱动力分析——基于产业集群的视角[J];财经研究;2008年04期
3 张学良;;中国区域经济收敛的空间计量分析——基于长三角1993-2006年132个县市区的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2009年07期
4 吴祥佑;;我国保险密度空间收敛的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2009年09期
5 刘生龙;张捷;;空间经济视角下中国区域经济收敛性再检验——基于1985-2007年省级数据的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2009年12期
6 许德友;梁琦;;县域出口贸易的空间相关性分析——以江苏省为例[J];财经研究;2011年05期
7 康锋莉;;税收竞争的空间相关性和FDI效应:一个实证分析[J];财贸研究;2008年03期
8 孙建;吴利萍;;区域研发、知识溢出与中国经济增长——区域研发宏观效应评价[J];西部论坛;2010年01期
9 王晓丹;王伟龙;;广东省区域经济差异的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1990~2009[J];城市发展研究;2011年05期
10 代明;刘俊杰;韩启钰;;深圳未来经济增长的情景分析[J];城市观察;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马军杰;单晓光;姜南;;中国省域专利产出绩效的空间计量经济分析[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刘静玉;王发曾;苏朝阳;赵建吉;吕金嵘;高燕哺;乔家君;夏保林;刘晓丽;方创琳;;第七章 微观尺度的中原城市群整合[A];中原城市群科学发展研究[C];2008年
3 陈斐;孙向伟;;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收敛变化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年会暨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4 Anyu Yu;Jie Ma;;Knowledge Spillover Structure within Shanghai Districts: A Spatial Analysis of Aggregation and Correlation[A];2013教育技术与信息系统国际会议论文集[C];2013年
5 李凡;章东明;;金砖国家技术吸收能力因素比较研究[A];第九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6 部慧;梁小珍;皮理;;我国金融业集聚和区域发展差异的空间统计分析[A];社会经济发展转型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7 陈建先;郑玉歆;;空间计量经济学文献综述[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2卷)[C];2011年
8 陈燕武;吴承业;;中国省域农村教育消费水平空间效应实证分析[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2卷)[C];2011年
9 胡进;王少平;;中国人均产出增长率的非线性调整[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0卷)[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文正;人力资本积累、动态比较优势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葛宝琴;城市化、集聚增长与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D];浙江大学;2010年
3 许德友;对外贸易与产业地理[D];南京大学;2011年
4 李杨;中国财政支出空间效应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5 周明;我国产业集聚的地区差异性分析—兼论中部地区制造业发展[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6 王锐淇;我国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与区域追赶的空间特征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7 乔章凤;研究型大学与城市科技创新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8 项歌德;R&D溢出效应的测度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1年
9 曾冰;基于知识吸纳的老工业城区转型发展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1年
10 李纪生;农业科研投资的生产率增长效应实证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牟娟;基于GWR模型的经济空间分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文红武;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分析及调控启示[D];南昌大学;2010年
3 于霞;我国知识生产函数估计及应用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1年
4 宋文飞;我国区域能源效率及其空间收敛性分析[D];西北大学;2011年
5 殷胜磊;河南省县域经济增长差异的计量分析[D];河南大学;2011年
6 周元;广东区域金融发展差异与产业结构升级的计量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7 胡鹏;空间依赖与空间俱乐部趋同[D];暨南大学;2011年
8 罗细飞;投资动机导向的我国外向FDI区位选择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9 田斌;公共投资、人力资本积累对北部湾经济追赶的影响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马圆圆;创新环境、科技政策与技术创新绩效[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洪庆,朱荣林;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关键: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互动[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5年01期
2 樊杰;近期我国省域经济增长的基本态势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1997年03期
3 吴玉鸣,徐建华;中国区域经济增长集聚的空间统计分析[J];地理科学;2004年06期
4 曾刚;技术扩散与区域经济发展[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2年03期
5 谈骏渝;;技术创新扩散模型的探析[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6 丁焕峰;;技术扩散与产业结构优化的理论关系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6年05期
7 宋海荣;董景荣;刘超;;技术创新扩散模型[J];工业技术经济;2007年02期
8 滕建州;梁琪;;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吗?——基于时序列的随机收敛和收敛研究[J];管理世界;2006年12期
9 冯占春;经济要素流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2期
10 林光平;龙志和;吴梅;;我国地区经济收敛的空间计量实证分析:1978—2002年[J];经济学(季刊);2005年S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为;贺德军;;农村家庭美德建设的基本规律和特点[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7年06期
2 董丽欣;;北龙胆草斑枯病发生规律及其防治[J];中国商界(上半月);2010年11期
3 郭荣俊,张如意,王民,党胜利,庆麦玉;陕西省生猪生产周期波动规律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年03期
4 王毅成;简论技术转移的基本规律[J];科研管理;1995年04期
5 韩毅;住宅消费的特征、趋势及制约因素[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1期
6 韩文丽;重视设备使用初期的管理[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7 林喜季;关于斐波那契数列的性质探讨[J];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8 戴武堂;转轨时期经济增长速度模式的选择[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9 杨震;;世界大国增值税类型选择的规律——以美国、印度和欧盟为例[J];涉外税务;2007年03期
10 杜正艾;;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慧利;;德马吉与创新技术(英文)[A];第二届民用飞机制造技术及装备高层论坛资料汇编(大会报告)[C];2010年
2 乔家君;周灿;;欠发达农区特色种植空间扩散研究——以河南省大营村为例[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潘美慧;伍永秋;;东江流域地质、地貌和土壤特征及空间异质性分析[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黄立成;姚凌芳;肖平;;湖南湘阴县城关地区雷暴规律初探[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第三届气象综合探测技术研讨会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5 康殿民;王志强;傅继华;袁群;陈仁友;张晓菲;郭婕;范轶欧;薛付忠;王洁贞;;山东省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源地空间异质性研究[A];山东预防医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6 何兴东;高玉葆;王海涛;卢建国;薛苹苹;;从空间异质性角度探讨植物群落的稳定性机制[A];中国生态学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荟萃[C];2006年
7 白铁珊;;遵守规律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A];全国地热产业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王建芳;;数学教师专业成长的规律[A];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数学教育研究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舒素芳;;金华市4月倒春寒发生规律及其应对措施[A];第三届浙江中西部科技论坛论文集(第二卷 气象分卷)[C];2006年
10 刘晓平;李书杰;石慧;;规律维问题初探[A];计算机技术与应用进展——全国第17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CACIS)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实习记者 张蓓;自主创新技术助力电网建设[N];中国电力报;2006年
2 刘艳丽;AMD首届创新技术大会演绎企业计算未来[N];中国经营报;2006年
3 记者 支禄;工会引领职工创新技术增效益[N];吐鲁番报(汉);2007年
4 王莎;孟山都创新技术提高水资源高效利用[N];中国食品质量报;2010年
5 ;Bentley以创新技术和成功经验助力中国客户加速推进工厂和城市数字化进程[N];中国电子报;2008年
6 记者 陈茗佳;甘肃民企瞄准海外创新技术制高点[N];兰州日报;2010年
7 ;Franco Alzetta:凭借创新技术 推动在华发展[N];世界金属导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付灿华;创新技术:集成创造1+1>2[N];中国建设报;2011年
9 肖朝虎;网站创新技术是关键[N];中国计算机报;2000年
10 本报记者 姚传富;以创新技术全力推动数字融合[N];人民邮电;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方丽;冀北山地典型森林植被与土壤成分的空间异质性关系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2 张雪红;基于高分辨率遥感的桉树林空间异质性与尺度效应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3 刘笑明;农业科技园区技术扩散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4 韩有志;林分空间异质性与水曲柳的更新格局和过程[D];东北林业大学;2002年
5 陈玉福;鄂尔多斯高原沙地草地的生态异质性[D];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2001年
6 薛付忠;人类群体遗传空间结构异质性理论与定量分析方法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7 涂传飞;农村民俗体育文化的变迁[D];北京体育大学;2009年
8 王全年;论形态脏腑演化律[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7年
9 夏凤梅;《老乞大》四种版本词汇比较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10 蔡丽华;网络德育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娜乐;短花针茅荒漠草原不同采样尺度上的空间异质性分析[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年
2 谢昧思;基于分形理论的路域植被生态系统空间异质性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3年
3 沈海燕;不同类型红松林土壤物理性质及土壤有机质空间异质性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4 李俊芬;绿洲地区基于农田的土壤水盐及其全氮的空间异质性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
5 郎艳翠;长白山亚高山森林草甸土理化性质的空间异质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郭晓敏;川西北高寒草地土壤活性铁空间异质性及其与碳、磷的比较[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7 刘建寿;空间异质性与空间俱乐部趋同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8 汪治兴;基于场论的创新资源空间扩散机理研究[D];广西大学;2012年
9 苏建旭;技术创新空间扩散机理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0年
10 王盛萍;森林流域坡面林地土壤水分运动特征参数空间异质性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1329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132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