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型环境税、技术进步与污染治理——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分析
本文关键词:配套型环境税、技术进步与污染治理——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分析
【摘要】:环境保护"费改税"是我国当前税收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在一个污染外部性新经济地理模型框架内,研究了市场失灵状态下"配套型"环境税、技术进步与污染治理之间的逻辑机理。结果显示:污染的外部性必然导致市场失灵;基于差异化税率的配套型环境税有助于实现福利视角的帕累托改进与区域差距收敛;在技术进步率、污染系数等外生条件既定情形下,环境税的双重红利效应显著存在;但是只有超越临界值的技术进步才能产生持续的双重红利。
【作者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兰州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项目编号:13&zd15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项目编号:71373080)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项目编号:13CJY020)资助
【分类号】:X196;F124.3
【正文快照】: 一、引言改革以来,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在创造“中国奇迹”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为应对环境污染,我国从1982年开始逐步建立了排污收费制度,对遏制污染起到了一定作用。随着污染程度的迅速加重,排污费制度已远不能应对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与环境治理之间的深层矛盾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司言武;;环境税经济效应研究:一个趋于全面分析框架的尝试[J];财贸经济;2010年10期
2 刘凤良;吕志华;;经济增长框架下的最优环境税及其配套政策研究——基于中国数据的模拟运算[J];管理世界;2009年06期
3 何建武;李善同;;节能减排的环境税收政策影响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年01期
4 刘学敏;从“庇古税”到“科思定理”:经济学进步了多少[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年03期
5 王金南;葛察忠;高树婷;严刚;董战峰;;中国独立型环境税方案设计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华国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视野下的我国环境税立法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2 杨帆;;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2期
3 陶芳杰;;环境侵权经济分析之局限性[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8期
4 李守伟;李霞;;绿色制造的困境与政府监督机制分析[J];商业研究;2008年01期
5 吴艳芳;王亚萍;;环境税促进稀土产业持续健康发展[J];财会月刊;2012年09期
6 陈雯;肖皓;祝树金;呙娟;;湖南水污染税的税制设计及征收效应的一般均衡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2年01期
7 丁芸;;我国环境税制设计研究[J];财政经济评论;2009年02期
8 刘方;;节能降耗税收政策的实证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18期
9 赵湘莲;陆敏;李岩岩;;基于微观博弈的企业节能减排信贷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12年05期
10 万建香;;环境保护政策如何成为经济增长政策——基于减排劳动的内生分配[J];财政研究;2012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刘灵辉;陈银蓉;;校园绿地保护制度设计——以华中农业大学为例[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2 楼紫阳;沈奕红;李明;袁文祥;朱南文;;我国固体废弃物环境税征收的思考[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0年
3 刘灵辉;陈银蓉;;校园绿地保护制度设计——以华中农业大学为例[A];土地利用的城乡统筹和区域统筹——2007中国科协年会8.3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4 严立冬;屈志光;黄鹂;;制度变迁视角下的环境税改革博弈分析[A];2012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2年
5 张兆国;靳小翠;李庚秦;;低碳经济与制度环境实证研究——来自我国高能耗行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6 徐晓亮;许学芬;;资源税改革的动态多区域CGE模型研究[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3年
7 王学渊;胡贤宇;吴冰燕;;工业水污染对沿海滩涂养殖业的影响及治理对策研究——以浙江省慈溪市为例[A];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宏观管理与政策学科青年基金获得者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彭礼堂;程宇;;中国环境保护税立法问题探讨[A];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第三章)[C];2014年
9 彭礼堂;程宇;;中国环境保护税立法问题探讨——论我国野生动物资源产权制度的完善[A];生态文明法制建设——2014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梅;农户可持续农业生产行为理论与实证研究[D];江南大学;2011年
2 李元龙;能源环境政策的增长、就业和减排效应:基于CGE模型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斯丽娟;甘肃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4 刘小敏;中国2020年碳排放强度目标的情景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5 肖璐;FDI与发展中东道国环境规制的关系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6 万建香;环境政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传导机制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1年
7 孙晓伟;企业环境责任缺失:成因及治理[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8 石昶;中国污染控制政策作用与设计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9 董骁;论包容循环经济的市场体系建设[D];复旦大学;2006年
10 杨立敏;从日本渔业协同组合论我国渔民合作组织的构建[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孔康妮;我国资源税调控法律制度改革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2 姜卓云;我国环境税法律制度构建[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3 庄静怡;环境政策、技术创新与陕西省工业生态效率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郭蕾;双重约束条件下我国环境税制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5 王娜;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税收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6 刘湘钰;低碳经济总量控制下地方政府行为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7 邸伟杰;我国生态保护税收政策问题及对策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8 高闯;我国环境税的立法问题研究[D];兰州商学院;2011年
9 王珂;中国碳税税率设计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2年
10 段鸿菲;我国交通运输业改征增值税问题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司言武;;环境税“双重红利”假说述评[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8年01期
2 颜鹏飞,王兵;技术效率、技术进步与生产率增长:基于DEA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4年12期
3 高鹏飞,陈文颖;碳税与碳排放[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10期
4 郭庆旺,赵志耘,贾俊雪;中国省份经济的全要素生产率分析[J];世界经济;2005年05期
5 傅晓霞;吴利学;;前沿分析方法在中国经济增长核算中的适用性[J];世界经济;2007年07期
6 魏涛远,格罗姆斯洛德;征收碳税对中国经济与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08期
7 朱顺贤;;关于构建我国能源税制的思考[J];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8 付伯颖;论环境税“双盈”效应与中国环境税制建设的政策取向[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9 梁燕华;王京芳;袁彩燕;;环境税双赢效应分析及其对我国税改的启示[J];软科学;2006年01期
10 刘强;姜克隽;胡秀莲;;碳税和能源税情景下的中国电力清洁技术选择[J];中国电力;2006年09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克国;环境税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Z1期
2 ;我国拟征环境税 农药归类其中[J];农化新世纪;2008年11期
3 ;三部委酝酿开征环境税[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0年08期
4 王慧;;环境税,企业不能承受之重?[J];环境保护;2010年17期
5 张起花;;环境税胎动 油企当绸缪[J];中国石油石化;2011年03期
6 徐艳;伍月倩;;对环境税的开征及其征管的探讨[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年09期
7 朱骏武;环境税初探[J];中国环境管理;1993年01期
8 唐受印,戴友芝;环境税对市场的积极作用[J];中国环境管理;1993年05期
9 刘晓春,李玉琪;对环境税要实行双重分配[J];环境科学动态;1995年03期
10 钟伟青;;海外的环境税[J];环境;199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楼紫阳;沈奕红;李明;袁文祥;朱南文;;我国固体废弃物环境税征收的思考[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0年
2 冯兵;;我国开征环境税的必要性分析[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6年
3 田义文;徐晓庆;刘斌;;积极实现制度创新 建构和完善我国环境税制度[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7年
4 李山梅;;开征环境税,,促进生态文明[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8年
5 张巨勇;;环境税在农业面源污染控制中的应用[A];全国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严立冬;屈志光;黄鹂;;制度变迁视角下的环境税改革博弈分析[A];2012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2年
7 王璞;;环境税理论与实践及在我国的基本构想[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0年
8 蒋莉;;我国开征环境税的冷思考[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9 李平;;构建我国环境税法律制度基本问题探讨[A];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2007年会暨第五届全国财税法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徐周;;发达国家环境税发展情况及对我国的启示[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杨代金;四座“大山”阻挡环境税[N];财会信报;2006年
2 记者钱铮;日本四成大企业支持环境税[N];经济参考报;2008年
3 记者 厉征;环境保护部:尽快研究推出环境税[N];中国税务报;2009年
4 孙瑞灼;环境税应当尽早开征[N];大众科技报;2009年
5 周锐;中国拟开征环境税[N];中国贸易报;2010年
6 田方;开征环境税可避免环境“承载阈值”[N];中国商报;2010年
7 记者 万晓娟;环境税的目的是保护环境[N];长沙晚报;2010年
8 无暇;环境税并非变相“排污费”[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9 商报记者 丁开艳;开征环境税 消费者难逃成本被转嫁[N];北京商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斯兰 栾焕聚;环境税 环保“良税”何时落地[N];中国改革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李传轩;环境税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2 韩存;煤炭生产与消费环境税问题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9年
3 雷芸;环境税正义论[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4 张会萍;环境税及其国际协调[D];厦门大学;2002年
5 王哲林;可持续发展条件下我国环境税有关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6 魏光明;我国环境税收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王慧;环境税合法性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8 蒋书彬;基于低碳经济的我国环境税收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3年
9 吴立岩;中国石油税费管理模式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文晴;构建中国特色的环境税体系[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2 谢建红;论我国环境税的立法构建[D];暨南大学;2011年
3 张艳;环境税实施理论与实践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
4 易远宏;环境税的设立及其经济影响[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李建新;环境税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应用[D];厦门大学;2007年
6 陈婷;环境税经济效应分析及我国环境税建设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7 卢艳平;关于构建我国环境税体系的探讨[D];天津财经大学;2012年
8 张琳;环境税—治理环境污染的关键选择[D];山东大学;2008年
9 邓尧;环境税法律制度比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10 张芳;论我国环境税的设立[D];山西财经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1372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137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