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大学经管类专业柔性人才培养与平台构建研究——基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视角
本文关键词:综合性大学经管类专业柔性人才培养与平台构建研究——基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视角
【摘要】:文章基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视角,从地方综合性大学经管类专业"柔性人才"禀赋特征和目标要求出发,构建了"1+X"柔性人才培养模式,进而搭建了立体多元化教学支撑平台。
【作者单位】: 佳木斯大学理学院;佳木斯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佳木斯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基金】: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新形势下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编号:JG2012010600);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平台支撑柔性培养——地方综合性大学经管类专业柔性人才培养与教学支撑体系构建研究”(编号:JG2011018458) 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地方综合性大学经管类专业柔性人才培养与平台构建研究”(编号:GBC1211131)
【分类号】:F0-4;G642
【正文快照】: 一、人才培养国内外研究现状(一)国外研究现状20世纪90年代初,西方国家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管理者和大学的专家学者根据教育管理实践提出了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柔性教育”。“柔性教育”强调向学生传授“可转移性技能”,培养和开发学生应对能力的柔韧性和灵活性,注重对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蒋伟;;基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高校人才培养战略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年02期
2 布占伟;;国内外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J];改革与开放;2009年09期
3 郑力;;大众化条件下大学课程体系的新设计——基于柔性教育的视角[J];昆明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4 胥朝阳;郑力;;柔性教育视域下“1+N”课程体系的设计[J];辽宁教育研究;2008年01期
5 秦红霞;;应用型经管类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以常州工学院为例[J];考试周刊;2012年63期
6 吴晓义;柔性教育:美国高等改革的新动向[J];外国教育研究;2001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端庆;钱静;于永华;;深化教改,培养前瞻性专业人才[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2 陈峰巨;;柔性教育:中等职校计算机专业技能训练的新理念[J];成才之路;2007年03期
3 梁燕平;施宙;张殿云;;树立团队意识优化人才环境建设创新型高校师资队伍[J];成才之路;2010年23期
4 肖益,张煜;柔性管理在成人教育中的应用[J];重庆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5 肖益;谈成人教育中的柔性管理[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6 郑力;;基于柔性教育的大学课程体系的新设计[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7 李甍;杨德庆;王天文;;高校柔性化培养模式探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20期
8 尚雪梅;李启友;;关于独立学院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8期
9 李世宗;王济平;杜进;;经济管理类大学生电子商务模式下的“1+N”创业实验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10 孙爱东;;对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考[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廖郑敏;产学研合作促进高师化学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清;青年教师科研基金项目综合评价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1年
3 陈蓓;发达国家综合职业能力导向的职业教育模式及其启示[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4 乔翠兰;物理教学情境创设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5 郝美玲;质量文化视角下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8年
6 杨正;柔性教学思想在网络课程建设中的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周秀峰;初中数学课堂情境创设及教学效果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8 贾俊菊;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综合评价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9年
9 陈忠芳;职业学校柔性教育管理实施状况调查及反思[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安富;刘兴凤;;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年04期
2 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再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年04期
3 贾让成;;论基于“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性[J];高等理科教育;2005年06期
4 周雪梅;滕靖;;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05期
5 蔡克勇;迈向知识经济时代 培养持续创新人才[J];高等教育研究;2000年01期
6 李秀娟;按学科大类招生 构建“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 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年06期
7 蒋菲;;创新人才培养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研究[J];教书育人;2006年14期
8 李月华;;“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评析[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9 路甬祥;;造就创新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6年03期
10 吴晓义;柔性教育:美国高等改革的新动向[J];外国教育研究;2001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志连;王华荣;;地方师范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依据和方案选择[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2 孙新;;科学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05期
3 张洪田;张慧研;郭秀颖;张庆久;;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9年07期
4 阙海宝;;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211”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分析[J];辽宁教育研究;2006年09期
5 龚克;;建设创新型国家与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J];中国高教研究;2006年11期
6 胡春华;刘冰峰;;试论地方工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自主创新战略[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6年12期
7 周旭枚;陈晓华;;综合大学的精英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8 顾玉林;创新型和个性化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5年10期
9 张蔚文;陈世文;曾孔生;;民办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可持续进步[J];中国市场;2008年52期
10 徐有芳;王凯宏;;高校师范类艺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调查研究——以河西学院为例[J];河西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小岗;乐进发;邱战洪;;土木工程专业“三明治”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A];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第九届全国高校土木工程学院(系)院长(主任)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饶凌平;丁坚勇;胡钋;华小梅;;校企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A];第6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3 孙登明;;尊重学生个性,建立新的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A];第八届全国大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陈瑜;;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研究探讨[A];首届农林院校教育管理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李俊亭;杨睿娟;;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研究[A];区域人才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港澳台大陆人才论坛暨2008年中华人力资源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雷学文;俞晓;;土木工程专业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探讨[A];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第九届全国高校土木工程学院(系)院长(主任)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贾德利;尤波;于平;范宇红;;机械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A];高教科研2006(下册:专题研究)[C];2006年
8 沈苑;;创新教育中的人才培养模式初探[A];“职业教育与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研讨会暨第十三次职业教育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李文正;姜同强;;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适应首都经济结构发展的合格人才——从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谈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10 王杰臣;;试论独立学院三位一体的“3311”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及其教学特色[A];高教科研2006(上册:校长论坛·教育改革)[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柴葳;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新探索[N];中国教育报;2009年
2 杨敏;北师大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N];福建日报;2001年
3 记者 郑伟庭 通讯员 粤学宣;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N];广州日报;2009年
4 赵芮;不拘一格育人才[N];浙江日报;2010年
5 记者 蒲若梅 王笑梅;见习基地培育适销对路人才[N];辽宁日报;2009年
6 记者 刘蔚如;热情参与 积极行动[N];新清华;2010年
7 ;创新民族艺术人才培养模式 担当民族艺术事业教育重任[N];内蒙古日报(汉);2010年
8 宁静;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让天使展翅翱翔[N];中国教育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杨维骅 通讯员 向娟;东华大学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成绩斐然[N];中国纺织报;2009年
10 王 晖;招生工作改革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引人注目[N];河南日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吕建荣;中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历史与现状[D];西北大学;2007年
2 成中梅;学习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3 陈金江;中国大学本科精英学院运行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夏建国;技术本科教育的理论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张彤;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可持续发展[D];厦门大学;2001年
6 肖鹏燕;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和劳动力市场需求的非均衡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7 施炜;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升对策的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秀兰;构建我国现代高等教育的KAQ人才培养模式[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董娟;从反向学习分析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未来走向[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3 周西安;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探索[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4 田学超;高等师范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与改革设想[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顾金良;技术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刘峻峰;农业院校个性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7年
7 张捷;学习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8 刘青;中国高校学分制改革及发展对策分析[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9 胡坚达;浙江省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同济大学;2005年
10 华芸;我国高校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1392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139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