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基于新制度主义视角的信息系统研究综述

发布时间:2017-11-12 02:05

  本文关键词:基于新制度主义视角的信息系统研究综述


  更多相关文章: 信息系统行为 制度影响 新制度主义研究范式 制度压力


【摘要】:随着信息系统研究和应用层次的提升,传统信息系统研究对技术和制度复杂性的忽视已经引起了众多学者的注意,他们尝试将社会学新制度主义的研究范式引入信息系统研究——信息系统的采纳、开发、实施和使用。对基于新制度主义视角的信息系统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明确新制度主义对信息系统研究的意义,提出未来基于新制度主义视角的信息系统研究的空间和基本方向。
【作者单位】: 暨南大学管理学院;
【分类号】:F062.5
【正文快照】: 传统信息系统研究普遍持有这样的基本假设———管理者采纳信息系统的决策是最大化组织效率和效能的理性行为[1]。基于此假设的研究成果给理论和实践都带来了很大贡献,但有学者,如Or-likowski和Barley[2]提出,组织中信息系统行为不能仅用管理者的理性行为来解释,我们应该找到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郑大庆;黄丽华;;中国行政组织信息系统采纳实证研究[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6期

2 褚蕊;张嵩;;跨组织信息系统扩散影响因素研究[J];情报杂志;2010年06期

3 陈文波;黄丽华;;组织信息技术采纳的影响因素研究述评[J];软科学;2006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培刚;罗枫;;基于能力感知的信息化服务提升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2年09期

2 陈文波;曾庆丰;宋培建;黄丽华;;基于知识视角的组织信息技术吸收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年05期

3 余翠玲;毕新华;齐晓云;;基于生存分析方法的企业信息技术采纳研究[J];科研管理;2011年09期

4 毕新华;张鹤达;;企业IT投资决策行为影响因素及模型研究[J];情报杂志;2007年03期

5 庄玉良;臧绍磊;;企业信息系统采纳研究述评[J];情报杂志;2008年05期

6 徐绪堪;李晓东;;基于生态理论的企业信息系统生长模型构建[J];情报杂志;2009年09期

7 钟跃康;陈福集;;组织信息技术接受过程分析框架研究[J];情报杂志;2009年09期

8 宁东玲;高俊山;;基于知识吸收能力的信息系统应用效果研究[J];情报杂志;2010年01期

9 刘茂长;李柏洲;孙冰;;电子商务技术扩散的相关理论和影响因素研究综述[J];情报杂志;2010年08期

10 吴春明;赵晶;夏靓;朱镇;;Impact of Internal Factors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doption: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Chinese Firms[J];Tsinghua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付虹蛟;郭冠清;;政府领域信息技术采纳理论模型与案例研究[A];中国信息经济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文川;汽车制造企业RFID采纳过程模型及应用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2 朱丽献;企业技术创新采纳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3 陈文波;基于知识视角的组织复杂信息技术吸收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4 崔丽丽;跨部门电子政务项目的实施目标演化与实施过程中的制度因素分析[D];复旦大学;2007年

5 李菁菁;国家投资建设项目网上招投标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6 余翠玲;信息技术吸纳能力理论模型与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7 杜娟;基于PEST的中国企业信息系统宏观成长过程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8 孙元;基于任务—技术匹配理论视角的整合性技术接受模型发展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9 刘茂长;电子商务技术扩散影响因素模型与实证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10 胡应得;排污权交易政策下企业的环保行为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佳;基于阿里巴巴平台数据的信用评价模型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王磊;吉林省中小企业IT吸纳能力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何钦;基于UTAUT模型的传统产业员工IS采纳后阶段行为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4 肖璇;强制环境下汽车业跨组织信息系统采纳影响因素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5 于会;航天三院信息技术应用发展的对策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6 李俊;专业市场信息技术采纳影响因素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7 赵玉华;建筑企业网上招投标系统采纳影响因素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8 余翠玲;基于过程视角的信息技术吸纳能力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9 张洁;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信息系统采纳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10 朱镇;技术采纳视角下电子商务战略规划行为的实证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郑大庆;何永刚;褚燕;黄丽华;;中国大陆与国际信息系统发展状况对比研究[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5期

2 姜奇平;;抓住突破口与薄弱环节 提升我国电子政务[J];互联网周刊;2006年30期

3 鲁耀斌;徐红梅;;技术接受模型的实证研究综述[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6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志忠;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制度安排[J];现代经济探讨;2002年10期

2 祁同飞;;《侵权责任法》与我国的惩罚性赔偿制度[J];中国商界(下半月);2010年12期

3 刘继云,孙绍荣;制度影响行为的机理分析[J];科技创业月刊;2005年05期

4 熊伟;熊英;章玲;;论制度全面影响对外直接投资的机制——以修正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为基础[J];改革与战略;2008年06期

5 辛瑞;;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发展中的制度影响控制探析[J];新疆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6 李召敏;宋光兴;;电子商务环境下构建信任的制度途径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06年10期

7 孟祥林;;城市化进程中制度影响的经济学分析[J];上海商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8 郭建万;;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解析——制度与经济增长研究的最新进展[J];江苏社会科学;2008年02期

9 孙芳伟;加入WTO对我国经济的制度影响[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0年05期

10 刘汉进,魏海港;内部交易的制度影响研究[J];南京社会科学;200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诗达;;教育培训制度影响劳动关系和谐的因素分析[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2 路小仓;侯新亚;;关于城市居住用地使用制度的探讨[A];中国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研究——中国土地学会199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2年

3 韩学平;刘兆军;;非正式制度对当前农村法治建设的影响[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中国农业经济学会2006年年会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陈锡尧;庞徐薇;;我国城市外来农民工体育参与的公共服务与管理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一先等;实行再贷款浮息制度影响有多大[N];金融时报;2004年

2 鲁检;REACH制度影响不容小觑[N];中国国门时报;2006年

3 徐雯;应对日本肯定列表制度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N];中国国门时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王 进;实时创设制度影响券商权证投资策略[N];证券时报;2006年

5 王学进;这里有个陪读村[N];中国妇女报;2005年

6 肖建军;差异化交易制度影响有限[N];证券时报;2007年

7 木子;跨跃“高门槛”[N];国际商报;2003年

8 齐赛男;欧盟REACH制度影响不小[N];中国国门时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杨丽萍;鄂俊宇:房地产需要“草根”精神[N];21世纪经济报道;2005年

10 冉 兰;龙头品种机会更大[N];证券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卫民;相对年龄理论及其对我国青少年儿童足球运动员选材制度的影响[D];北京体育大学;2008年

2 杨友才;引入制度因素的经济增长模型与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3 蒋玉宏;知识产权制度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D];同济大学;2008年

4 孙浩;制度与中国经济增长[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5 赵本涛;中西文化对中国政治制度的影响[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6 蒋冠;金融摩擦条件下货币传导机制的微观基础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7 王开定;美国集体诉讼制度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8 任保平;低成本经济发展的制度阐释[D];西北大学;2002年

9 郝远;高校科技产业发展的制度选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10 邱风;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路径研究[D];上海财经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燕;构建程序选择权制度之理性思考[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2 张枢盛;日本文化对其企业制度影响的路径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3 肖莉;制度与商业信用[D];湖南大学;2008年

4 宋建中;论西方法治思想对当代中国行政法制的影响[D];河海大学;2003年

5 谷领旗;非正式制度影响下的我国农地制度变迁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6 肖霞;进城与回流:社会制度影响下的民工流动[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朱海燕;环境治理全球合作的制度影响[D];中国传媒大学;2008年

8 夏为丽;开发区技术学习的制度驱动过程[D];河南大学;2009年

9 陈巧巧;中国股市IPO抑价制度影响实证分析[D];南京财经大学;2008年

10 冀列;西晋政治与史学[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1738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1738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de2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