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干旱区流域生态经济人缺失与行为塑造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13 14:30

  本文关键词:干旱区流域生态经济人缺失与行为塑造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生态经济人 干旱区流域 行为塑造


【摘要】:亚当·斯密提出的"经济人"假设具有逐利的本性,而且表现出行为外部性,这在干旱区塔里木河流域表现出"生态经济人"缺失现象。文章通过对塔里木河流域10个县和2个团场的750户农户进行问卷调查和实证分析,研究了干旱区流域"生态经济人"基本属性、缺失原因及塑造行为的途径。
【作者单位】: 石河子大学;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463051)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项目(NCET-13-0912)
【分类号】:F062.2
【正文快照】: 1引言经济人是以完全追求物质利益为目的而进行经济活动的主体,希望以尽可能少的付出,获得最大限度的收获,并为此可不择手段。亚当·斯密把个人谋求自身利益的动机与行为纳入经济学分析范畴中,使“经济人”假设思想得以提出[1]。“经济人假设”是指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但是“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芦苗苗;;马克思“生态经济人”思想及其时代意蕴[J];滨州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2 李彦龙;;“生态经济人”——生态文明的建设主体[J];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15期

3 刘家顺;王广凤;;基于“生态经济人”的企业利益性排污治理行为博弈分析[J];生态经济;2007年03期

4 雍会;吴强;;干旱区农业开发与生态贫困关系及对策研究[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张灵俐;安晓平;;论新疆生态移民的反贫困作用[J];贵州民族研究;2014年05期

2 龚光明;陈若华;;产权保护、收益计量与会计制度改革[J];会计研究;2012年07期

3 王宝义;;中国生态经济发展的双层次博弈模型——以企业为中心的群体内外博弈分析[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4年05期

4 吕一;;火电厂生态经济建设模式的调查[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3年12期

5 宋振全;;河北省生态文明建设路径分析[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3年19期

6 毕岩;孙作青;;论企业污染物排放行为的经济学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1年04期

7 陈若华;龚光明;吕一;;企业生态收益:过程控制与效率——以大唐湘潭电厂为例的分析[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2年06期

8 吕一;喻燕湘;吴厚浓;;火电厂生态效益评价思考[J];现代商贸工业;2013年2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娟;刘芳;;我国环境侵权司法救济的现状与未来——从法社会学角度分析[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霍生平;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中生态农民的培育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2 钟贞山;社会生态人:新的人性假设与人的全面发展[D];南昌大学;2011年

3 雍会;农业开发对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利用影响及对策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1年

4 梁红;循环经济中的价格形成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1年

5 张欲非;区域产业生态化系统构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6 张建玲;生产型企业生态经济效率评价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7 白世秀;黑龙江省区域生态效率评价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8 尹坚;工业园产业生态化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升级路径研究[D];江苏大学;2013年

9 陈若华;企业生态收益会计论[D];湖南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吴玲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2 茹峭;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中人的生态发展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年

3 韩琴;论跨国公司的环境责任[D];昆明理工大学;2014年

4 周军;用生态化技术创新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D];湖南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世东,徐程扬;论生态文明[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2 丁栋虹;经济的主体与主体的经济学──从“经济人”看经济学与经济的发展[J];江苏社会科学;1995年06期

3 李宏岳;;生态文明视野下的新型工业化道路[J];经济问题探索;2008年07期

4 朱绍文;;《国富论》中“经济人”的属性及其品德问题[J];经济研究;1987年07期

5 董建新;经济人与社会人[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92年03期

6 丁开杰;刘英;王勇兵;;生态文明建设:伦理、经济与治理[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年04期

7 于存海;论西部生态贫困、生态移民与社区整合[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4年01期

8 毛世英;刘艳菊;;全面理解生态文明与三大文明之间的关系[J];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04期

9 罗丽艳;“生态人”假设——生态经济学的逻辑起点[J];生态经济;2003年10期

10 李万明;崔静;张建伦;;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与反贫困——基于“丝路明珠”和田地区的贫困问题研究[J];生态经济;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本报记者  赵永新 刘毅;[N];人民日报;2006年

2 陈国裕 李玉梅;[N];学习时报;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贡璐;张海峰;谢霞;;近20年乌鲁木齐城市化演进过程探究与趋势预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9年05期

2 ;[J];;年期



本文编号:11810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1810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bcc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