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理论对就业保障制度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西方经济学理论对就业保障制度的影响
【摘要】:就业保障是各国政府采用经济和政策手段促进社会成员就业的制度体系。本文梳理了西方早期经济学思想、古典经济学及凯恩斯、萨缪尔森、弗里德曼等西方重要经济学家和学派针对治理失业问题、保障就业的思想渊源与相关理论,分析这些经济理论对各国就业保障制度的影响。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分类号】:F0;F240
【正文快照】: 就业问题是伴随工业化、社会化大生产逐渐进入学术视野的,能否有效调控失业、促进就业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及居民生活质量。为解决就业问题,各国政府纷纷采取经济和社会政策,保障和促进社会成员特别是那些难以通过市场机制自主就业的成员实现就业或再就业。劳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新宽;;英国重商主义就业政策简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2 王飞鹏;;就业理论综述与研究新动向[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3 陈晴晔;;西方经济学就业理论及政策的演进[J];经济问题;2008年02期
4 厉以宁;从均衡到非均衡:西方就业理论的发展[J];世界经济;1988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民;;论都铎和斯图亚特王朝时期英国财政体制性质的演变——财政收入构成角度的分析[J];安徽史学;2007年02期
2 于民;;中世纪和近代早期英国关税性质的演变[J];安徽史学;2012年01期
3 何斌;左新荣;余涛;;中国职业体育竞赛市场的需求特征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4 徐斌;李燕芳;;生产要素理论的主要学派与最新发展[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5 张小刚;;郑汴地区经济发展阶段判别与主导产业选择[J];北方经济;2011年18期
6 任小龙;;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的缺陷——停滞的工资[J];北方经济;2012年06期
7 周卫民;张益丰;;技术进步实现机制和生产要素产出弹性理论假说——来自我国9个发达经济区的实证检验[J];财经科学;2009年09期
8 刘利;干胜道;;利益相关者利益要求正当性探析[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9 侯景新;;城市区位价值评估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9年10期
10 赵红;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英国国债制度化论纲[J];东北师大学报;200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卫鑫;;论排污收费制度[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2 李忠民;;基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经济学理论创新[A];《资本论》与经济学的发展——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6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张玉海;付玉川;;破解“看不见的手”之“谜”——价值规律内涵结构的“耗散结构”研究[A];生产力理论创新与社会实践--中国生产力学会第15届年会暨世界生产力科学院(中国籍)院士研讨会文集[C];2010年
4 孟奎;;经济学三大价值理论比较[A];外国经济学说与中国研究报告[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伟;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产权效率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刘兴赛;虚拟经济、制度嬗变与政府规制[D];南开大学;2010年
3 燕安;我国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增长差异趋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刘文超;我国城乡经济关系的历史变迁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5 党杨;中国城市土地价格影响因素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张务伟;中国城乡劳动力市场非均衡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7 徐平国;我国中小企业发展促进就业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8 傅端香;中国最低工资就业效应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9 李琼;经济结构调整与最低工资对就业结构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胡皓;服务产出核算若干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迪;湖南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分析[D];湘潭大学;2010年
2 李政;湖南农民区域收入差距分析[D];湘潭大学;2010年
3 王杰;政府在就业促进中的作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万佳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中的人才开发政策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5 刘银桥;新市民就业中的人力资本提升问题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6 蒋苏芹;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内涵与结构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7 杨新梅;中部地区经济增长中的水土资源“增长尾效”测度与对策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8 顾晶晶;浙江省行业收入差距监测预警实证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9 刘小春;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技术创新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10 孙新毅;基层税务部门征收成本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新宽;;浅析重商主义与英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J];东北师大学报;2006年03期
2 夏杰长;我国劳动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偏差[J];中国工业经济;2000年01期
3 唐绍欣,刘雯;80年代以来西方失业理论的新进展[J];国外社会科学;1998年06期
4 郭庆松,马道双;国外失业理论述评[J];国外社会科学;1998年06期
5 乔榛;;马克思就业理论与西方就业理论比较研究[J];经济学家;2006年05期
6 曾令秋;王德忠;;马克思失业理论与西方经济学失业理论:一个新的综合[J];经济学家;2008年04期
7 蒋南平;黄s,
本文编号:11812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181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