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埃尔斯特对马克思的分配正义理论的解读
本文关键词:评埃尔斯特对马克思的分配正义理论的解读
更多相关文章: 埃尔斯特 马克思 分配正义 剥削 方法论个人主义
【摘要】:埃尔斯特舍弃马克思的辩证法、方法论整体主义,以剥削理论为核心、以方法论个人主义为分析工具,比较详细地研究了影响资本主义剥削率的各种因素,比较全面地分析了前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等社会中分配的正义性状况,表现出对消除剥削、追求分配正义的伦理诉求。他关注当代社会的分配问题,提出了一些比较契合实际的促进分配公平的原则性建议。但他对马克思的分配正义理论,尤其是按需分配原则存在诸多误解。埃尔斯特对马克思的分配正义理论的解读及重构启迪我们:发展马克思的分配正义理论不仅需要有问题意识,而且需要有正确的方法论。
【作者单位】: 湖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的承传与创新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1BZX014)
【分类号】:F091.3
【正文快照】: J.埃尔斯特(JonElster)是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围绕“马克思与正义”问题展开了持久的论战,他以方法论个人主义和理性选择理论为工具,解读、评析了马克思的分配正义理论,在为马克思的分配正义理论进行辩护的同时,也误读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马俊峰;;马克思主义公正观的基本向度及方法论原则[J];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06期
2 李佃来;;论马克思政治哲学研究的历史主义方法[J];学术研究;2013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大友;政治本体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2 杨竞业;人的本质的多维哲学反思——以“经验的预设”与“预设的经验”为路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3 段勇;涂效华;;略论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发展与创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4 税尚军;;正视问题 突出重点 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1期
5 周智健;徐刚;;保障农民主体地位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6 王浩斌;王飞南;;试论政治伦理化的底线、限度及其超越——市民社会的制度生态诉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7 邓宏烈;;论康德哲学的批判精神[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8 李银兵;;浅析马克思自由观的科学含义、基本特点和基本内容[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9 白立强;;唯物史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10 胡丰顺;;略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四个坚定不移”的辩证关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炳林;;思想争鸣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颜杰峰;;党内民主建设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李怀涛;;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4 王淑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基本问题研究[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5 杨生平;;新中国60年我国意识形态理论回顾与反思[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6 陈明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共和国的灵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7 乔旋;;浅析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形象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8 赵春明;;改革: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与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9 吴群芳;;和谐社会视野下公民均衡利益表达中的政府职能[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10 仰海峰;;表象体系、主体幻觉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职能——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探析[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建军;宋朝地方官员考核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夏菲;论英国警察权的变迁[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徐佳;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中国濒危语言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秦曼;海洋渔业资源资产的产权效率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余正琨;论科学发展观对三大规律认识的丰富与发展[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胡雪梅;科学人才观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三三;基于新农村视角下的农民宗教信仰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余晓玲;以农地为依托构建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丁玲;武汉部属高校民主党派成员参政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周荣;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农村女性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林冬妹;粤东黄狮村贫困人口生存状况及改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徐本禹;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7 贾蓓;新世纪都市类报纸女性报道现状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8 韩家勤;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当代价值及其实现路径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9 路明;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机制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10 黄桂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构建[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佃来;;逻辑优先还是历史优先: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方法论检讨[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年04期
2 俞吾金;;运用分析方法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2年06期
3 林进平;徐俊忠;;伍德对胡萨米:马克思和正义问题之争[J];现代哲学;2005年02期
4 李佃来;;西方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政治哲学的开显[J];哲学研究;2012年10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建华;;市场效率与分配正义:一个历史和逻辑的分析[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7年05期
2 周华平;熊亮;;马克思的分配正义思想研究——兼论与罗尔斯分配正义论的比较[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3 王志刚;朱婷;;近年来国内分配正义原则研究综述[J];法制与社会;2009年24期
4 段忠桥;;关于分配正义的三个问题——与姚大志教授商榷[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5 龙娟;向玉乔;;分配正义的内在张力[J];哲学动态;2012年02期
6 姚大志;;再论分配正义——答段忠桥教授[J];哲学研究;2012年05期
7 穆军全;邢彦娟;;论分配正义视域下我国利益调控机制的动态重建[J];改革与开放;2012年22期
8 张怀民;杨丹;;论分配正义:以“资源—机会—财富”为框架[J];学术交流;2013年03期
9 向玉乔;;论分配正义[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年03期
10 段忠桥;;也谈分配正义、平等和应得——答姚大志教授[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吴海瑾;;解读邓小平社会主义分配正义理论[A];纪念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十周年理论研讨会专辑[C];2002年
2 任晓莉;;实现分配正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A];全国社科院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第十六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C];2009年
3 郑永奎;;社会保障是分配正义的延伸[A];迈向新世纪[C];1999年
4 蔡春;;分配正义与教育公正[A];全面小康:发展与公平——第六届北京市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12)论文集[C];2012年
5 蔡春;;分配正义与教育公正[A];全面小康:发展与公平——第六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12年
6 游海疆;;和谐决策:善与善的冲突与路向[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博士后 阮思余;程序正义不解决,分配正义难兑现[N];东莞日报;2010年
2 朱四倍;“富人多交税”彰显分配正义[N];厦门日报;2006年
3 江西省吉安市中级人民法院 吴钢邋伍春辉;分配正义与矫正正义[N];人民法院报;2008年
4 中央党校学习时报副编审 邓聿文;挂职锻炼与分配正义[N];中国经营报;2008年
5 龚蔚红 吉林大学社会公正与政府治理研究中心;慈善不能代替分配正义[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6 雷颐;“分配正义”的前提[N];南方周末;2007年
7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副教授,政治学博士 郭忠华;激活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动力[N];南方日报;2007年
8 本报评论员 易艳刚;分配正义与阶层固化[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9 王培刚;分配正义与构建和谐社会[N];光明日报;2006年
10 中国人民大学 龚群;分配正义与消除贫困[N];光明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黄有璋;论当代中国分配正义[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2 李志江;罗尔斯分配正义理论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晓明;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分配正义问题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8年
2 顾明霞;作为观念与叙事的分配正义[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3 李蓉丽;论分配正义[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朱婷;制度建设视域下的分配正义问题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8年
5 魏森杰;马克思的分配正义思想研究[D];华侨大学;2008年
6 陈玲;经济发展与社会主义分配正义原则[D];青岛大学;2010年
7 姬广东;分配正义[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杨博;试析分配正义中的应得[D];吉林大学;2011年
9 王京;论我国转型期的分配正义[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10 李传华;当前我国分配正义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2089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208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