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循环经济的哲学探析
本文关键词:发展循环经济的哲学探析
【摘要】:循环经济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与资源环境和谐共生的新的经济运行模式。本文主要从哲学的视角对循环经济的相关问题进行论述。 循环经济是以资源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具有物质生产要素流动的循环性、研究对象的系统性、综合利益的一致性、对传统经济发展的挑战性等主要特征。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是循环经济的内在要求。人类对自然具有能动性,自然对人类生存发展具有制约性,两者之间始终存在着矛盾,互为制约与作用,构成了对立统一的关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解决人和自然关系不和谐的必然选择。 科学发展是循环经济的精髓。实现科学发展就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主要载体和具体实现形态。 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系统与要素、资源稀缺与资源非稀缺、合理需要与节约的关系。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F062.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琴,龚新奇;从循环经济的国内外实践看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支撑体系的构建[J];北方环境;2003年04期
2 顾巧论,陈秋双;面向循环经济的制造业系统模式[J];制造业自动化;2004年01期
3 周仁,任一鑫;煤炭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J];煤炭经济研究;2004年01期
4 王晓薇;以科学发展观引导化工走循环经济之路——访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环保局副局长车纯滨[J];化工管理;2004年04期
5 ;关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意见[J];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2004年02期
6 石军;发展循环经济 促进可持续发展[J];内蒙古环境保护;2004年01期
7 叶太平;借鉴发达国家经验 切实推进“循环经济”[J];经济问题探索;2004年06期
8 李健,邱立成,安小会;面向循环经济的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年04期
9 冯之浚;树立科学发展观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10 宋涛;;循环经济: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J];宁波经济(财经视点);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会泉;关雪;包炜军;柳海涛;张辉;;大型钢铁联合企业低碳排放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构建[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2 刘艳华;;关于循环经济的思考[A];河北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7年
3 李伟;苏向前;李连强;;发展循环经济 构建绿色鹤煤[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陈瑞宝;侯风英;;推行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研究与探讨[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河南省第四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5 刘晖;;钢铁工业运用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A];第二届中国质量学术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季昆森;;落实科学发展观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A];生态健康与循环经济——第二届中国生态健康论坛文集[C];2005年
7 张扬;胡秀英;欧阳强;;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多形态问题研究——湖南省发展循环经济的调研[A];三湘循环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湖南省首届《三湘循环经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5年
8 刘洪新;冯舫女;;加快构建循环经济 落实科学发展观[A];“科学发展观与历史唯物主义”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郝树华;;走节能减排 发展循环经济之路[A];矿山企业节能减排与循环经济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0年
10 季昆森;;落实科学发展观 发展循环经济 又好又快建设生态省[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小梅 吴明;丰原集团 用循环经济赚钱[N];中国企业报;2004年
2 杨中华 魏大鹏;多方努力走循环经济之路[N];人民日报;2005年
3 本报特约记者 刘选武;铜陵:循环经济唱大戏[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
4 本报记者 李莎;循环经济何时走向市场[N];云南日报;2005年
5 冉慧敏;发展循环经济利好实实在在[N];证券时报;2005年
6 刘若景(作者单位:广西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发展县域循环经济[N];广西日报;2006年
7 人资环;视察循环经济发展情况[N];江淮时报;2007年
8 记者 :张建平;循环经济不能流于形式[N];经济参考报;2006年
9 记者 张显峰;“循环经济”为何一头热?[N];科技日报;2006年
10 市政协委员 侯洋海;关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建议[N];辽源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鲁明;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2 臧漫丹;城市循环经济的治理理论与应用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3 彭善枝;环保产业与可持续发展[D];武汉大学;2004年
4 熊德国;系统科学理论在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5 周生军;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6 王文娟;企业绿色逆向物流决策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7 王玉涛;循环经济视野下的生态环境政策研究与案例分析[D];山东大学;2011年
8 冯华;怎样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可持续发展思想和实现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9 周玉梅;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10 孙育红;循环经济引论[D];吉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鹏;发展循环经济的手段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2 刁沙沙;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视域下的石油循环经济发展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0年
3 李慧;对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D];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4 张永安;城市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5 黄炯炬;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视角下福建农村循环经济发展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6 张龙香;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实证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丁淑杰;沙河市玻璃工业园循环经济模式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0年
8 杨银涛;甘肃省风电产业循环经济产业链培育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9 马汝慧;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循环经济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10 郭安斌;延边地区循环经济问题研究[D];延边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2304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230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