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循环经济的生态税收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循环经济的生态税收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循环经济 生态税收 清洁生产 可持续发展 环境
【摘要】:经济社会可持续协调发展是当代社会和谐发展的主题之一。其理想意图就是保持或延长资源的生产使用性和资源基础的完整性,以期自然资源能够永远为人类所利用,不会因其耗竭而影响后代人的生产与生活。作为发展中的大国,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既要注重经济增长,又要审慎选择推动经济增长的模式,以达到与自然资产基础、环境承载力相协调的生活质量得以有效稳步提高的目标。 循环经济运用生态学规律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所有物质和能源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以合理和持久的利用,旨在使经济活动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是一种使生态经济与环境相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 由于国情和发展战略目标的限制和要求,我国的生态现状以及循环经济、清洁生产技术都不容乐观,探讨有效的符合我国经济和社会特点的循环经济及清洁生产模式,是十分必要和意义深远的。除了技术因素外,政策因素在推动我国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发展的过程中,其作用也是不可低估的,甚至是至关重要的。作为重要政策手段之一的税收政策,其在国家宏观调控、社会资源合理配置、体现社会公平等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的研究对象正是可持续发展中的税收政策问题——生态税收的理论和政策。研究的目的是以可持续发展为背景,探讨税收在节约资源、环境保护和循环技术及其产业发展中的作用,从而使税收政策服务于循环经济的发展。 全文共分为七章。 第1章是绪论,主要阐明问题提出的依据和研究的理论基础及概念界定。介绍了生态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循环经济理论及其启示。 第2章阐述了循环经济思想的发展历程、内涵及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三种生产理论、生态系统理论、环境价值论和可持续发展系统论,同时对生态税收政策的理论基础进行了阐述,涉及外部性理论及外部性对资源配置的影响,,最后对庇古税及其局限和发展进行了分析。 第3章研究了国内外基于循环经济的生态税收的实践与发展现状,总结了循环经济在国内外的实践及其意义、国际社会推行清洁生产模式的概况和生态税收政策在国内外发展及评价,指出了我国现行税制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方面所存在的问题。 第4章重点阐述了基于循环经济的生态税收体系的构建,主要研究了生态税收引入方式和生态税收改革、生态税税制要素的设计、循环经济中生态税税制重构策略、关联效应分析及生态税收改革费用与效率优化等问题。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F062.2;F810.4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长三角循环经济论坛暨2006年安徽博士科技论坛”隆重召开[J];科协论坛;2006年10期
2 毕彦祯;;西藏第二产业的循环经济发展之路探析[J];商场现代化;2011年18期
3 杨丽春;关萍;;发展循环经济推进吉林市生态旅游发展[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1年06期
4 陈慧慧;;循环经济与企业环境经营研究[J];菏泽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5 仰艳平;;桑蚕产业循环经济发展研究——以河池桑蚕产业为例[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1年10期
6 于世杰;;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重庆市工业园区土地利用研究[J];生态经济;2011年08期
7 康晓敏;;浅析循环经济理论在电力行业发展中的应用[J];江苏科技信息;2007年06期
8 田昕加;;基于循环经济的伊春市产业生态化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9 张宁;关国锋;曾光建;郑福云;;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评及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研究——以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为例[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1年04期
10 牛丽云;;青海省发展循环经济的法律对策研究[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强真;王素萍;侯华丽;;循环经济与国土资源开发利用[A];资源·环境·循环经济——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张策;任一鑫;李军三;冯玉玺;;循环经济研究基本体系探讨[A];循环经济与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文集[C];2006年
3 唐晓兰;;海南省发展循环经济人才需求分析及对策研究[A];海南省“人才发展与荣辱观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胡丽霞;;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我国农业发展模式的构建[A];循环农业与新农村建设——2006年中国农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杨雪锋;;循环经济中微观主体的经济行为分析[A];循环经济与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文集[C];2006年
6 王文飞;;煤炭工业实施循环经济的总体思路[A];循环经济与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文集[C];2006年
7 楼崇;;循环经济理论与汽车市场生态平衡[A];2007年度中国汽车摩托车配件用品行业年度报告[C];2008年
8 房建国;;矿区循环经济与企业环境保护[A];山东环境科学学会2002年度学术论文集[C];2003年
9 石亚娟;;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绿色物流探讨[A];第二届中国绿色商业发展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7年
10 王文飞;;循环经济理论与相关经济理论的辨析[A];循环经济与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刊记者 刘艳飞 采访 整理 梁福庆 国 务院三峡办移民管理咨询中心处长教授;梁福庆:运用循环经济理论加强库区建设[N];中国水利报;2008年
2 孙以川 陈沈斌;大农业与大农业循环经济理论[N];人民政协报;2010年
3 张翠芳;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税收政策[N];山西经济日报;2001年
4 计金标;比利时的生态税收[N];中国财经报;2003年
5 庞海滨;切忌将循环经济口号化和标签化[N];中国环境报;2005年
6 中央党校党史部 张富良;创建节约型社会应大力发展循环经济[N];中国石油报;2005年
7 江春霄;循环经济大有可为[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5年
8 记者 赵向南邋实习生 冯富渝;金银焕出席节能减排与循环经济报告会[N];山西日报;2008年
9 孙洪刚;发展循环经济的领跑者[N];联合日报;2006年
10 实习生 师晓敏;我盟举办发展循环经济的理论与实践专题讲座[N];锡林郭勒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承廷;基于循环经济的生态税收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2 李伟;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3 姜国刚;东北地区循环经济发展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4 陈彬;循环经济的生态技术观解析[D];东北大学;2006年
5 董骁;论包容循环经济的市场体系建设[D];复旦大学;2006年
6 钱斌华;面向相对减物质化的生态税收政策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7 刘刚;中国区域循环经济发展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8 温明振;有机农业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9 秦丽杰;吉林省生态工业园建设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郭平;河北省农村循环经济发展问题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阮强;四川省循环经济发展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2 刘琼;循环经济与江西省生态工业园区发展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3 朱艳;发展循环经济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D];吉林大学;2006年
4 欧小媛;现阶段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5 潘汉泽;化工企业与循环经济的关系分析[D];武汉科技大学;2007年
6 覃曼;循环经济与湖南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韩颖;内蒙古自治区发展循环经济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8 刘亮;发达国家循环经济模式借鉴及我国循环经济模式设计[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康运河;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财税政策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10 付强;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绩效评价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2315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2315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