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正义与道德正义——论儒家道德政治经济学中的“均、和、安”
本文关键词:经济正义与道德正义——论儒家道德政治经济学中的“均、和、安”
【摘要】:为了达成持续并正当地获取个人利益的目标,我们需致力于将源于内心中利己主义的私利原则同公义原则相调和。亚当·斯密所展望的这种调和可以通过让道德参与开放的市场竞争与革新创造而实现,而孔子所倡导的调和是通过运用一些转换手段使得个人将私利向着公义转变。笔者所要论述的正是后者如何可能,即通过孔子《论语》中的仁道原则所提倡的社会的"均、和、安"而实现这种调和。最后,笔者从儒家仁道原则的两大方面——克己与达人出发,总结提出了九项公义(均)原理。
【作者单位】: 美国夏威夷大学哲学系;南京大学哲学系;
【分类号】:F092.2
【正文快照】: 两手一心1759年,亚当·斯密(1723~1790)写下了他的第一本书《道德情操论》,在书中他提出了“公正旁观者”(moralspectatorship)的理论,意在解释人为什么会具有道德情操。受哈钦森与休谟学说的影响,斯密认为人性中包含着三个重要的方面:同情的倾向与能力、超然反观的倾向与能力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映梧;;政治经济学与生产力(提纲)[J];江苏社会科学;1981年08期
2 傅祖荫;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和科学性[J];武汉工业学院学报;1982年01期
3 周万钧;从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中质与量的关系看生产力在政治经济学中的地位[J];财贸研究;1984年03期
4 吴翘闾;;政治经济学几个流行观点质疑——与蒋学模教授再商榷[J];当代财经;1990年08期
5 何庆春;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的体系构建[J];财经科学;1991年01期
6 旷乾;教育社会化理论与《政治经济学》课程的教学[J];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17期
7 廖九如;政治经济学教材应坚持《资本论》体系[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8 谭顺;使用价值对商品交换的影响分析[J];商业时代;2005年30期
9 李建娣;张风英;;如何搞好《政治经济学》的实践性教学[J];内蒙古煤炭经济;2006年08期
10 邢方霞;;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唯物史观和科学社会主义的意义[J];甘肃农业;2006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洪远朋;;当代如何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10)[C];2010年
2 白永秀;马小勇;;加强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要开展“六个一”活动[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3次学术研讨会代表论文集[C];2006年
3 于金富;;政治经济学的基本任务是阐明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规律——马克思经济学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重大继承与发展[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4 吴宇晖;;政治经济学的大目标在于富国裕民——为《国富论》出版230周年而作[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5 李洁;朱富强;;政治经济学的回归与女性经济学的兴起[A];第一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应征论文集[C];2007年
6 侯廷智;;对政治经济教材改革的几点思考[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3次学术研讨会代表论文集[C];2006年
7 梁东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评与建设[A];第一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应征论文集[C];2007年
8 吴栋;王力;;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的创新和发展[A];邓小平理论与我国经济学的发展[C];1997年
9 张存刚;;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兼谈十六大以来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新发展[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10 艾春岐;;斯密困惑的马克思解[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磊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中国实践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2 记者吕莎 通讯员张丽;政治经济学要为所有经济学科提供理论基础[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西北大学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 卢山冰邋黄孟芳 禹剑峰;韩国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变化与发展[N];光明日报;2008年
4 晓钦;首届“21世纪世界政治经济学杰出成果奖”揭晓[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5 厦门大学教授;以“三个代表”要求革新政治经济学[N];北京日报;2002年
6 记者 潘启雯 王宙 通讯员于灵;推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和时代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吴敬琏;我认同“我们仍然处在政治经济学时代”这个重要提醒[N];北京日报;2009年
8 胡培兆;政治经济学需要新飞跃[N];人民日报;2009年
9 胡培兆;再谈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几点意见[N];光明日报;2004年
10 逄锦聚;论政治经济学的继承与创新[N];光明日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何建华;经济正义论[D];复旦大学;2004年
2 毛勒堂;经济正义:经济生活世界的意义追问[D];复旦大学;2004年
3 许冬香;经济正义与政治正义的融通[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杨慧玲;劳动协作及报酬递增[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5 张丽英;社会主义与现实[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6 廖萍萍;马克思的合作思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7 郭凌晨;产权的福利效应[D];南开大学;2009年
8 王志忠;可持续发展的行为分析与制度安排[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德华;马克思的经济正义思想探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曲红澎;毛泽东经济正义思想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红英;明清之际早期启蒙主义经济正义思想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朱京玉;列宁经济正义思想及其对当代中国价值[D];江西师范大学;2012年
5 杨梅华;新政治经济学与新演化政治经济学的比较与综合[D];兰州大学;2010年
6 李悦;马克思经济正义观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1年
7 郭海莉;亚当·斯密的经济正义理论探究[D];清华大学;2004年
8 王玉生;经济发展的伦理审视[D];广西大学;2001年
9 秦海红;邓小平经济正义思想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09年
10 李丹;空间的政治经济学[D];复旦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2477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2477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