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我国千强镇的空间分布格局与发展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16 05:19

  本文关键词:我国千强镇的空间分布格局与发展模式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千强镇 空间分布 影响因素 发展模式 我国


【摘要】:空间分布一直受到国内外地理界的高度关注,并与人类环境和人地关系共同构成地理学研究的三大主题。城镇的空间分布格局通常分为均匀分布、随机分布和集聚分布三种类型。以基尼系数为指标的经济学理论,为城镇的空间均匀性分析提供了一种定量方法。但是,城镇的分布大多呈现出的是非均衡性。本文在我国大力发展小城镇以及新农村的背景下,以我国2006年千强镇名单作为研究对象,从理论层面对其空间分布特征、影响因素与发展模式予以揭示,并以实例形式对我国千强镇发展模式予以定性分析。 本文由八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导论,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以及研究思路、方法和意义,是对论文的一个总体把握;第二部分为国内外地理学界对小城镇空间分布及发展模式的综述,在对国内外已有研究进行回顾和评述的基础上,发现本文的选题属于国内外研究的薄弱环节,对于探讨我国小城镇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第三部分为我国千强镇的空间分布特征,从宏观、中观两个角度介绍了当前我国千强镇的空间分布特征;第四部分为我国以第一产业为主的千强镇在我国宏观、中观分布差异,介绍了第一产业中的不同产业类型的千强镇的集聚程度,并确定出当前我国以第一产业为主千强镇的的影响因素;第五部分为以第二产业为主的千强镇的宏观和省际分布差异,分析了引起这种差异性的影响因素以及不同第二产业类型的千强镇的集聚程度;第六部分为以第三产业为主的千强镇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其影响因素,并将第三产业中的旅游业、房地产、物流行业中的千强镇进行分析,得出不同集聚特征。第七部分为根据对我国千强镇的空间分布的分析总结出了不同区位条件的千强镇的发展模式,并举以实例,并对千强镇集聚的江浙两省进行了千强镇发展模式的分析;第八部分为结论,包括总结本文得出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发展模式,以及指出本文创新点和需要进一步开展完善性研究的三个方面。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061.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银燕;;从“千强镇”看中国农村城镇化道路[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2 刘传江;中国城镇建设投资制度安排与创新[J];财贸经济;2001年05期

3 赵新平,周一星,曹广忠;小城镇重点战略的困境与实践误区[J];城市规划;2002年10期

4 蔡建明,罗彬怡;从国际趋势看将都市农业纳入到城市规划中来[J];城市规划;2004年09期

5 周一星;;关于中国城镇化速度的思考[J];城市规划;2006年S1期

6 熊友云;张明军;刘园园;金爽;李瑞雪;;中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空间分布特征——以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09年06期

7 顾朝林,徐海贤;改革开放二十年来中国城市地理学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1999年04期

8 谢志华;吴必虎;;中国资源型景区旅游空间结构研究[J];地理科学;2008年06期

9 崔功豪,马润潮;中国自下而上城市化的发展及其机制[J];地理学报;1999年02期

10 熊吉峰;;中部六省与浙江“千强镇”城镇化模式比较[J];调研世界;2007年08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圆;中国工业地区专业化程度与产业集聚的实证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2948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2948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5ce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