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人人性演化、跃进与制度构建
发布时间:2017-12-16 16:27
本文关键词:经济人人性演化、跃进与制度构建
【摘要】: 本文是在作者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充分地吸收了主流经济学派、人本主义学派人性理论中的合理成分并以此作为人性理论质料基础上构建的。在论文中,首先,作者对主流经济学派经济人人性理论进行了认真分析,又客观地审视了马克思主义学派、人本主义学派对该理论学派的态度;其次,又总结、评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理论学者对经济人人性理论的不同观点,认识到经济人人性理论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现实中存在着严重不足,其理论指导下的社会运行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人性残缺及由此导致的各种社会问题。 本人提出了经济人人性向完整人性演化、跃进是解决人性残缺、解决各种社会问题及构建和谐社会客观选择的观点。分析了人性向完整人性转化是符合人性历史发展规律的,是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坚实底座。它不仅能防止人性单极化嬗变,更主要的是它可使社会主体充满着经济理性和社会理性。社会主体实现完整人性化,可保证任何主体行为实现“效用相互递增”的终极道德标准。 人性升华为制度,有效的制度可保证人性趋于完整。制度构建是必要的。背景式制度是人性拓展的基本动力,因为背景式制度中内含着高级需求和低级需求共同增长因素;企业制度是完整人性生成的基础保证。企业制度效应直接决定着人性自由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该制度对人性向完整人性的引致程度可加速完整人性化。该制度对完整人性的认可和注重,可为全社会提供一种展示人性市场,对不同人性主体的市场准入规范了一个标准。这会对其它制度的构建质量及运行效果起到一个引致效应和示范效应;教育制度是提高完整人性的手段。手段适当与否,对实现完整人性化起到绝对关键作用。 全文核心内容是构建制度,以保证人性向完整人性转化。我创立了四层多环人性控制机制,其目的是为了改变目前的“以效用控制人性”的不利局面,实现向“由人性控制效用”的根本转变,实现社会和谐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F0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自强,何樟勇;简论“经济人”的约束机制——亚当·斯密研究的反思[J];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2 张延;对西方经济学基本前提假设的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5期
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7卷总目次2004年[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4 薛飞;“经济人”的德行选择与道德制度建设[J];长白学刊;2001年01期
5 吴勇;经济市场与政治市场的经济人行为比较研究[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6 贺卫,王浣尘;经济人概念在经济史中的成形及归宿[J];财经研究;2000年05期
7 贺卫;试论市场经济中的人性——经济人假设[J];财经研究;1997年08期
8 马传松,,王维;“经济人”:一个不可回避的经济哲学问题[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1期
9 仇恒喜,骆克龙;“经济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理论的基础[J];当代经济研究;2000年05期
10 陈其人;论“经济人”和利己与利他——兼论“斯密难题”的产生原因[J];当代经济研究;2003年01期
本文编号:12966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296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