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馈信息符号化程度对学习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22 02:11
本文关键词:反馈信息符号化程度对学习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 出处:《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 梅洛和肖特的实验针对“干中学”和“看着学”两种学习方式进行实验研究,得出观察学习(只看不动手的学习,即“看着学”)可能优于“干中学”的结论。南京理工大学学习行为课题组在此基础上通过实验设置,考察不同场景下学习机制启动的影响因素。得出的结论是:在学习过程中形式上的动手与否(“干”还是“看”)不是影响学习效果的决定因素,而即刻奖惩激励的存在,才是导致被试启动学习机制差异的关键——从根本上说是被试不同“元机制”的组合调用影响了学习效果。 本文为了进一步对“即刻奖惩激励”进行细化考察,通过设置有“无实验币”、“仅有实验币”以及“有实验币和评价”三个实验对照组进行实验研究,试图探寻外在激励及其符号化程度对被试信念调整过程和收敛状态的影响。经实验发现,三组不同被试的行为选择存在显著的差异,且有实验币被试的行为选择要“优于”无实验币被试,本文对此给出的解释是无实验币的被试对实验场景重要性程度的判断较有实验币的被试为低。为考察被试的信念演化路径,本文进一步运用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法分析三组被试行为选择的动态调整过程,得到的结果是:对有实验币,尤其是既有实验币又有主观评价的被试来说,其受近期收益的影响较大,其选择更紧密的围绕收益结果进行波动;而无实验币被试的选择调整则更多的受自身选择数及较早期实验结果的影响,从而更倾向于启动符号化的学习机制,进行全面的通盘考虑,导致其选择更加分散。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葛勇;叶德磊;;沪深300股指期货与现货价格发现功能研究[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2 刘宏杰;;中国财政支农支出对第一产业增加值的影响研究:1952-2006[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3 刘宏杰;;中国普通高校学生规模与城镇登记失业率:1978-2006——基于VAR模型和因果检验的经济计量分析[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4 石风光;李宗植;;要素投入、全要素生产率与地区经济差距——基于中国省区数据的实证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年12期
5 刘红;;中国城市房地产投资的动态经济效应[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年03期
6 薛福星;;中国股票市场中实际收益与通货膨胀的关系[J];统计与决策;2006年02期
7 何海鹰;朱建平;;城市化与消费需求相互拉动的效应分析[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8 郑兰祥;涂苗苗;;安徽省银行信贷的经济增长效应:实证分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年03期
9 郭建平;何建敏;严奇;;我国经济增长对能源冲击的响应模式分析[J];汽轮机技术;2006年03期
10 苏h椒,
本文编号:13180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318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