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派建筑文化资本的符号化及消费研究
本文关键词:徽派建筑文化资本的符号化及消费研究 出处:《华东经济管理》2014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徽派建筑 文化资本 能指元素 所指元素 符号化消费
【摘要】:文章基于文化资本理论厘清了徽派建筑文化资本的内涵特征,并根据符号消费原理研究分析了徽派建筑文化资本的符号化结构系统是由多种"能指"和"所指"元素组成。结合徽派建筑文化资本的符号化消费主要方式,研究探讨了徽派建筑文化资本符号化消费的价值功能。
【作者单位】: 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素质教育中心;
【基金】: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11-12D239)
【分类号】:TU-86;F014.5
【正文快照】: 一、引言徽派建筑是中国民俗文化遗产的典型,它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徽州建筑”,也是文化学意义上呈现儒家伦理道德精神风貌的“徽风建筑”[1]。尤其随着以西递、宏村为代表的徽州古村落的闻名遐迩,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和设计师带着“徽风”情结,不断将徽派建筑的文化资本开发成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汪庆元;;从“徽州古建筑陈列”看文化遗产的现代价值[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2 朱生东;;徽州古村落民居建筑的文化心理解析[J];华中建筑;2006年09期
3 戴维·思罗斯比,潘飞;什么是文化资本?[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01期
4 冷先平;陈建新;;以传统徽派民居建筑及其装饰为例的建筑媒介可能性研究[J];华中建筑;2013年02期
5 李恩来;;从符号学方法论到符号学本体论——鲍德里亚消费社会批判理论的符号逻辑[J];社会科学家;2014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子超;;双重孤独之后的幻影——谈《聊斋志异》中的狐鬼恋[J];蒲松龄研究;2006年04期
2 赵洋;;羌族释比羊皮鼓舞的美学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3 张富文;;马克思人本思想探析——以《共产党宣言》为中心的考察[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4 赵曦;赵洋;;羌藏文化对话发展中的羌族释比文化——论中西多元文化对话中的羌族释比文化(下)[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5 张舜清;;论儒家“生”之伦理的理论渊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3期
6 董龙昌;;苏格拉底“美在效用说”新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7 蔡庸礼;;写作文化精神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2期
8 王晓岗;;审美意识形态论是第一原理吗——对文学理论教学的一个想法[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9 杨增和;论佛教对日本物语文学思维图式的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10 李恩来;符号的世界——人学理论的一次新突破——恩斯特·卡西尔人学思想探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原平方;;社会网络化(SNS)与中国公民社会想象[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简圣宇;;“审美威慑”的日常表现——从当下房地产广告谈起[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陈胜祥;;中国农民土地所有权幻觉探析[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牛立超;祝尔娟;;首都圈城市间的合作与治理机制——以京津为例的一个讨论[A];奥运后首都国际化进程的新趋势与新挑战——2008城市国际化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刘海;;试论编辑的文化资本[A];编辑文化论:中国编辑学会第十四届年会优秀文集[C];2009年
6 闫晓庆;;对部分农村学生放弃高考的原因与影响的思考[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艾翔;;换个符号,美在人间天堂——浅析空间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视觉符号[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8 王丽;;技术中的符号[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9 韩云波;;论大陆新武侠的文化先进性[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王珂;;新诗要适度重视音乐形式高度重视排列形式——新诗技法研究的策略和方法举隅[A];21世纪中国现代诗第五届研讨会暨“现代诗创作研究技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凯波;屈骚评论与汉代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耿强;文学译介与中国文学“走向世界”[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张洁;上海市郊公办学校学生来源的多样性对教育的影响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魏晓虹;《阅微草堂笔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褚连波;湘西文化与沈从文的小说创作[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卞国凤;近代以来中国乡村社会民间互助变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卢玉卿;文学作品中言外之意的翻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江保锋;徽派古民居装饰艺术的表征及延展性开发[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2 胡优玄;广西民族文化资本化中的政府政策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祝孚;传统鱼纹图案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4 龚静芳;江西徽式民居雕饰艺术特点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5 袁佳穗;虚拟环境下的人际互动[D];湘潭大学;2010年
6 张蒲香;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D];湘潭大学;2010年
7 王艳红;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D];河南工业大学;2010年
8 黄莉萍;中学语文语感教学探索[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周珍;利科的解释学符号美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刘群;生态消费的伦理思考[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李青,张琪;浅析传统民居中的人居环境[J];国外建材科技;2004年03期
2 胡善风,李伟;徽州古建筑的风水文化解析[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3 孟建;视觉文化传播:对一种文化形态和传播理念的诠释[J];现代传播;2002年03期
4 李琳琦;传统文化与徽商心理变迁[J];学术月刊;1999年10期
5 王春燕;徽州古民居雕刻装饰探幽[J];装饰;2004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徽派建筑的形成[J];黄山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2 ;徽派建筑的特色[J];黄山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3 马佳;;谈徽派建筑的特色[J];南方建筑;2006年10期
4 黄鹄;;徽派建筑特色风格探讨:古朴淳真和谐典雅[J];四川建筑;2008年06期
5 李红梅;;“中国徽派建筑文化研讨会”在黄山隆重召开[J];中国勘察设计;2008年03期
6 于春普;;谈徽派建筑的保护、利用与发展[J];中国勘察设计;2008年03期
7 陈安生;;试论徽派建筑形成的几个条件——兼谈徽派建筑的继承和弘扬[J];中国勘察设计;2008年03期
8 周蕾;凌峰;;徽派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及其研究[J];山西建筑;2009年08期
9 初秀丽;;活着的建筑——宏村徽派建筑印象记[J];城市建筑;2009年08期
10 王晓君;;徽派建筑博物馆[J];城市环境设计;2009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单德启;李小妹;;徽派建筑和新徽派的探索[A];中国徽派建筑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陈安生;;徽派建筑与汉文化圈其它建筑流派之比较[A];中国徽派建筑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单德启;李小妹;;《徽派建筑和新徽派的探索》——为“中国徽派建筑文化研讨会”而作[A];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学术年会暨第二届民族建筑(文物)保护与发展高峰论坛会议文件[C];2008年
4 郭艳红;李艳;;徽派建筑的特色[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4卷)[C];2010年
5 陈安生;;试论徽派建筑形成的几个条件——兼谈徽派建筑的继承和弘扬[A];中国徽派建筑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薛峰;张键;陆华锋;李文杰;;基于图的广度遍历的徽派建筑快速建模方法[A];全国第19届计算机技术与应用(CACIS)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8年
7 任社明;吴新平;;徽派建筑典型特点的太阳能建筑技术应用研究[A];2011中国太阳能热利用行业年会暨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8 樊炎冰;;浅释中国徽派建筑[A];中国民族建筑论文集[C];2001年
9 范迎春;;湘南民居的审美形态研究[A];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建设——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首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洪琛;再议徽派建筑保护的重要性[N];黄山日报;2007年
2 记者 熊润频;安徽省建筑工将佩戴“徽匠”徽标[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3 沈斌;独具地方特色的徽派建筑博物馆[N];中国文物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程东灵;徽派建筑吐芳华[N];黄山日报;2010年
5 潮白;徽派建筑保护给我们以启示[N];南方日报;2013年
6 本报记者 张小叶;谁来拯救徽派建筑[N];文汇报;2013年
7 罗鸣 刘欣 吴鑫;安镇村:品味徽派建筑 感受江南古韵[N];重庆日报;2013年
8 翟屯建;徽派建筑[N];黄山日报;2005年
9 詹帮祥 严若虚;婺源2亿元打造徽派建筑大观园[N];江西日报;2005年
10 姚青 程春桂 凌利兵;弘扬徽派建筑新风貌[N];黄山日报;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诗蔚;城市场景快速建模技术及其在徽派建筑建模中的应用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2 邢东顺;徽派建筑快速建模中的道路生成方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3 王孙琳;徽派建筑中吉祥文化及其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4 崔森淼;新徽派建筑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5 肖康;徽派建筑文化对产品设计的创新应用[D];安徽工程大学;2011年
6 王小涛;基于子图同构搜索的徽派建筑快速建模方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3年
7 李雪晓;皖南徽派建筑的生态哲学思想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3年
8 邢霄;徽派建筑对我油画创作的影响[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9 郭帅;徽派建筑材料表达[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10 陈娟;粉墙黛瓦间的幽古雅韵[D];苏州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3237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3237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