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创新链条裂缝的表现、成因及接续路径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28 01:21

  本文关键词:创新链条裂缝的表现、成因及接续路径研究 出处:《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年2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创新链 裂缝 成果转化 协同创新


【摘要】:创新链条中出现的"裂缝"会导致创新活动中断,无法实现预期目标。基于此,分析了创新链条"裂缝"的具体表现、成因,并提出了修复和接续的具体路径。
[Abstract]:The "cracks" in the innovation chain will lead to the interruption of innovation activities and the failure to achieve the desired goals. Based on this, the concrete manifestations and causes of the "crack" in the innovation chain are analyzed, and the concrete path to repair and connect is put forward.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武汉大学中国产学研合作问题研究中心;
【基金】:武汉大学自主科研项目(人文社会科学)湖北研究专项(0114) 深圳市科技研发资金软科学研究项目(RKX20130423165411882)
【分类号】:F091.354
【正文快照】: 0引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健全鼓励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体制机制,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要素价格、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导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蔡坚;;产业创新链的内涵与价值实现的机理分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年06期

2 代明;梁意敏;戴毅;;创新链解构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年03期

3 彭双;顾新;吴绍波;;技术创新链的结构、形成与运行[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年09期

4 常爱华;王希良;梁经纬;柳洲;;价值链、创新链与创新服务链——基于服务视角的科技中介系统的理论框架[J];科学管理研究;2011年02期

5 刘家树;吴佩佩;菅利荣;洪功翔;;创新链集成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探析[J];科学管理研究;2012年05期

6 吴晓波;吴东;;论创新链的系统演化及其政策含义[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8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景;谭振;江昌俊;;安徽茶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分析[J];茶业通报;2012年04期

2 吴贵生;林敏;;打通创新链的模式研究[J];工业技术创新;2014年01期

3 徐帅;崔凯;杨小平;;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的研究——以水性木器涂料产业化推广及应用为例[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4 苏楠;吴贵生;;创新链视角下的用户主导创新研究——以神华集团高端液压支架自主创新为例[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11年05期

5 马云俊;;产业转移、全球价值链与产业升级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年04期

6 宋伟;史静娟;;创新链知识产权风险产生机理与传导模式研究[J];科技与法律;2012年02期

7 常爱华;王希良;梁经纬;柳洲;;价值链、创新链与创新服务链——基于服务视角的科技中介系统的理论框架[J];科学管理研究;2011年02期

8 简兆权;杨金花;;研发服务业价值链的演化与重构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2年03期

9 邓衢文;李纪珍;招富刚;;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的政策路线图:以广东省LED产业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2年24期

10 刘家树;吴佩佩;菅利荣;洪功翔;;创新链集成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探析[J];科学管理研究;201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刘景;谭振;江昌俊;;安徽茶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分析[A];安徽省茶叶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暨“茶产业升级与科技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良;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风险传染与免疫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2 戴万亮;内部社会资本对产品创新影响研究:知识螺旋的中介效应[D];天津大学;2011年

3 吴东;战略谋划、产业变革与对外直接投资进入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彭新敏;企业网络对技术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利用性—探索性学习的中介效应[D];浙江大学;2009年

5 许骏;科技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机理及途径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6 王辉;企业网络能力与吸收能力互动及对产品创新价值链的影响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7 常爱华;区域科技资源集聚能力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8 马云俊;创新价值链视角下我国大中型制造企业创新效率评价[D];辽宁大学;2013年

9 王京晶;高技术产业全球价值链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3年

10 万炜;知识流动视角下产业创新网络国际化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邵帅;半导体产业创新网络国际化演进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2 汪虎山;安徽省高技术产业创新链的培育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3 张涌;安徽省高技术产业发展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4 高双;竞争情报在企业技术创新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体康;商业银行中小企业抵质押贷款创新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6 杜红卫;安徽省自主创新效率评价[D];安徽大学;2013年

7 秦文敏;试析安徽省农业系统创新[D];安徽大学;2013年

8 刘云;安徽省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3年

9 王蓓;生态文明视域下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的价值实现机理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10 徐洋洋;基于价值链视角的区域中小企业科技服务体系构建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传慧;郑彦宁;吴春玉;;美国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1年10期

2 夏大慰,熊红星;网络效应、消费偏好与标准竞争[J];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05期

3 胡晓鹏;模块化整合标准化:产业模块化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09期

4 陈劲,常立农;我国科技成果转化主要模式分析和探讨[J];湖南轻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2期

5 汪丁丁;知识沿时间和空间的互补性以及相关的经济学[J];经济研究;1997年06期

6 朱杭;莫燕;周晓林;;技术中介提升创新价值链效益的机理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年09期

7 代明;梁意敏;戴毅;;创新链解构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年03期

8 卢仁山;;不同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利益分配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年17期

9 朱宁宁;王n,

本文编号:13439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3439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4a6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