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经济增长、城镇化与碳排放关系实证研究——基于中国、美国的经验

发布时间:2017-12-29 05:25

  本文关键词:经济增长、城镇化与碳排放关系实证研究——基于中国、美国的经验 出处:《经济问题探索》2014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经济增长 城镇化 碳排放 向量自回归模型 Granger因果关系


【摘要】:文章综合考虑经济增长、城镇化与碳排放三者之间的关系,以中国、美国为研究对象作跨国比较研究。选取中国、美国1985~2010年经济增长、城镇化与碳排放的年度数据,使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法分别对中国、美国的经济增长、城镇化与碳排放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美国的经济增长、城镇化与碳排放之间存在直接或间接因果关系,但是,两国在因果关系的方向上存在差异。结论启示:在发展改革的背景下,中国可借鉴美国的经验,努力发展低碳经济、推进新型城镇化,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Abstract]:......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优秀新生科研培育项目”(CDJXS12021103) 重庆大学研究生创新实践项目(21029)
【分类号】:F299.2;F124;X196;F224
【正文快照】: 一、研究背景及文献综述经济增长、城镇化与碳排放的研究在学术界一直都是热点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决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鉴于此,以经济增长、城镇化与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金昌;程开明;;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动态计量分析[J];财经研究;2006年09期

2 辛章平;张银太;;低碳经济与低碳城市[J];城市发展研究;2008年04期

3 郭郡郡;刘成玉;刘玉萍;;城镇化、大城市化与碳排放——基于跨国数据的实证研究[J];城市问题;2013年02期

4 战明华;许月丽;;规模和产业结构的关联效应、城市化与经济内生增长——转轨时期我国城市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一个解释框架与经验结果[J];经济科学;2006年03期

5 王锋;吴丽华;杨超;;中国经济发展中碳排放增长的驱动因素研究[J];经济研究;2010年02期

6 林伯强;刘希颖;;中国城市化阶段的碳排放:影响因素和减排策略[J];经济研究;2010年08期

7 王怡;孙菲;;我国省域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环境规制、产业结构和居民生活消费间关系的实证分析[J];技术经济;2012年05期

8 孙慧宗;李久明;;中国城市化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协整分析[J];人口学刊;2010年05期

9 于娟;彭希哲;;碳税循环政策对中国农村能源结构调整的作用——基于CGE模型的政策讨论[J];世界经济文汇;2007年06期

10 朱孔来;李静静;乐菲菲;;中国城镇化进程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统计研究;2011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Overview of Low-carbon Economy Research[J];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2010年12期

2 冉江;柯长青;;连云港城市扩展及其驱动力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3期

3 孙静;;对重庆市推进城镇建设的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6期

4 赵常兴;霍艾湘;;区域性城镇化的中外比较及启示[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2期

5 李长坡;李青雨;;半城市化地区城乡一体化动力机制与发展模式研究——以许昌市城乡一体化推进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7期

6 姚新春;钟太洋;严长清;马其芳;;基于粮食安全的江苏省耕地保有量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9期

7 付慧;;低碳经济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4期

8 王浩;;河南省农民增收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4期

9 钟春艳;王敬华;周连第;;城镇化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及对策分析——以密云县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6期

10 牟凤云;范氏梅;林云彦;;基于遥感的江苏省城市规模分布定量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高榕;蔡俊恒;王莉;朱恩云;高兵;强娟;;西安低碳城市规划初步研究[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2 徐安;;基于STIRPAT模型的沿黄省份城市化对碳排放的影响分析[A];黄河流域资源环境与生态文明建设学术研讨会交流材料[C];2011年

3 雷仲敏;曾燕红;;中国低碳城市发展建设的实证分析与评价[A];2011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1年

4 周晓;;湖北省城郊镇城镇化发展策略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洪世键;;大都市区化:西方的实践及其在中国的前景[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程英男;金春燕;张博;翟剑辉;;长春市都市圈的空间界定与划分[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陈可嘉;梅赞超;;基于STIRPAT模型的福建省碳排放影响因素的协整分析[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杨德勇;陈冲华;;实现京津冀区域低碳经济发展的途径分析[A];2010年度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0年

9 郭逸飞;;浅谈低碳经济如何打造北京国际化大都市[A];低碳经济与世界城市建设——北京自然科学界和社会科学界联席会议2010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0年

10 谢永琴;王晓鹤;;浅析北京市低碳经济发展与能源结构转变[A];低碳经济与世界城市建设——北京自然科学界和社会科学界联席会议2010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丽;城乡协调发展视角下的新疆城镇化产业支撑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2 赵聚军;中国行政区划改革的理论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何东;论自觉误读[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4 李艳红;综合运输通道客运结构优化理论与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5 李爱民;基于遥感影像的城市建成区扩张与用地规模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9年

6 王庆松;山东城市化发展战略对大气环境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7 肖英;基于“两型”城市构建的长沙城市森林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8 葛宝琴;城市化、集聚增长与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D];浙江大学;2010年

9 傅晓珊;城市土地利用与产业结构均衡性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10 刘辉;区域城市化空间格局及环境响应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作人;城市化对中国经济发展及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分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邴迪;哈大齐工业走廊不同类型城市空间扩展过程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朱士鹏;广西城镇体系空间结构测度与优化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于洋;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当代中国城市成长管理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5 和强;新泰市城镇化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6 马轶秋;基于公路网络的城市腹地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谭少平;高速公路对城镇体系的影响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陈体江;城镇体系与公路网络的分形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9 李欣燃;我国城市化与区域二元经济结构关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章辉荣;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机制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耀彬;;中国城市化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商业研究;2006年24期

2 徐雪梅,王燕;城市化对经济增长推动作用的经济学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04年02期

3 张颖,赵民;论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对钱纳里研究成果的辨析与延伸[J];城市规划汇刊;2003年04期

4 方虹;;国外发展绿色能源的做法及启示[J];中国科技投资;2007年11期

5 杨桂元;李璐;;影响我国碳排放量因素分析与低碳经济的路径选择[J];科技和产业;2011年01期

6 黄金川,方创琳;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机制与规律性分析[J];地理研究;2003年02期

7 鲍健强;苗阳;陈锋;;低碳经济:人类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变革[J];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04期

8 张丽峰;;我国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碳排放关系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年05期

9 林伯强;蒋竺均;;中国二氧化碳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预测及影响因素分析[J];管理世界;2009年04期

10 陈兆荣;;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碳排放量关系的实证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亚娴;我国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外刊[J];中国海关;2008年03期

2 鲍芳艳;;征收碳税的可行性分析[J];时代经贸(中旬刊);2008年S8期

3 田月;;碳排放与发展权益[J];中国船检;2008年12期

4 沙澧一翁;;“碳交易”——花点儿钱就可以作孽的混账游戏[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0年01期

5 段红霞;;中国的碳排放、减排潜力及低碳发展政策[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10年04期

6 魏云捷;;碳税的国际经验及启示[J];中国证券期货;2011年05期

7 ;芬兰将建首个“零碳排放”购物中心[J];洁净煤技术;2010年02期

8 ;我国将开展碳排放交易试点 力促节能减排[J];农业工程技术(新能源产业);2011年07期

9 谢,

本文编号:13489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3489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c6e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