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管理与知识创新的研究综述与展望
本文关键词: 知识管理 知识创新 系统动力学 出处:《图书情报工作》2011年S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针对知识管理、知识创新的内涵,从管理内容、管理过程、组织能力、信息技术、组织学习的角度分别进行分类、概括。通过对知识管理、知识创新国内外研究动态的探索,发现知识管理、知识创新已从系统性的基本思想、理论、方法的研究,发展为针对某些特定的客观角度、知识管理的工具、组织学习力等具体方面的研究。探讨今后相关方面研究的趋势并应用系统动力学(SD)的方法于知识管理、知识创新,SD适合于分析知识管理、知识创新中的动力及障碍因素,通过其结构模型、数学模型进行仿真模拟,为组织如何进行知识管理、知识创新提供一种新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思路。
[Abstract]:Aiming at the connotation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knowledge innovation, this paper classifies and generalizes knowledge management from the aspects of management content, management process, organizational abilit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The research trends of knowledge innov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have found that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knowledge innovation have developed from systematic basic ideas, theories and methods into tools for knowledge management from some specific objective angles. Research on specific aspects such as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ability. The trend of related research in the future is discussed and the method of system dynamics (SDD) is applied to knowledge management. Knowledge innovation SD is suitable for the analysis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The motive force and obstacle factors in knowledge innovation are simulated by its structural model and mathematical model, which provide a new way of research on how to carry out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knowledge innovation in an organization.
【作者单位】: 青岛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分类号】:F062.3
【正文快照】: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开始关注知识经济,并且认识到现代经济的基础已经从自然资源转变为知识资源,正如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PeterDrucker)所说:“知识的生产率己经成为劳动生产率、竞争力和经济成就的关键因素。”近年来发达国家中无形资产投资大幅增长并超过有形资产,我国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其藩,李旭;从系统动力学观点看社会经济系统的政策作用机制与优化[J];科技导报;2004年05期
2 卢金荣;郭东强;;知识管理热点问题研究综述[J];科技管理研究;2008年01期
3 张琳;;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知识管理生态系统及其控制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年04期
4 李浩;;技术创新中的知识整合规律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年04期
5 韩丽川;陈忠;陈晓荣;;基于SSM的企业创新技术知识需求动态识别模型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年05期
6 温新民;;创新中的知识管理与技术管理:硅谷的经验和启示[J];科学管理研究;2006年01期
7 张子刚 ,周永红 ,刘开军;知识管理对企业技术创新过程的能动效应及其机理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年03期
8 甘路明,潘惠,刘景江,陈劲;企业技术知识管理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3年02期
9 谢洪明,刘常勇;技术创新类型与知识管理方法的关系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3年05期
10 汪克强;企业创新过程中的知识管理导向[J];科研管理;2003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扬;;国内外土地利用变化研究概述[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年09期
2 王美琴;计算机仿真技术在水资源与环境问题上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4年04期
3 李强;蔡根女;;剩余劳动力的系统动力学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11期
4 刘坤;焦国明;;农业需水预测方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4期
5 谢英亮;刘贻玲;张友锋;;东江源区寻乌县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系统动态仿真模型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8期
6 刘利亚;李秀峰;;知识仓库及其在农业数字图书馆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3期
7 骆国刚,边琼芳;知识型员工动态绩效测评系统[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8 韩锦春;奶牛养殖系统的诊断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1997年03期
9 袁正如,程立国;系统动力学在人防工程经济论证中的应用[J];地下空间;1996年04期
10 任起龙,张莹;直线振动筛模态分析及起制动过程分析[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199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忠斌;周雨花;;震区道路物资运输系统动力学模型的研究[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一)[C];2008年
2 蒋玲;;企业知识转移动力系统研究[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4)[C];2009年
3 吴开平;刘善勇;;文档工作视角下的企业知识管理思考[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中国核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第10册)[C];2009年
4 张盼娟;陈晋;;基于人员群集流动模型的火车站人员疏散策略研究[A];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集(一)[C];2006年
5 徐向阳;石刚;;系统动力学在汽车市场预测中的运用和研究[A];21世纪中国汽配市场论文集(四)[C];2007年
6 洪鸿加;彭晓春;陈志良;王俊能;胡小英;刘平;;广州市废旧电脑产生量估算及环境管理对策[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09年
7 刘露;任娟;左美云;;ERP中知识转移的类型与方法[A];信息经济与国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中国信息经济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罗泽意;;多样及规性:创业型大学的真实命题与现实语境[A];第二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9 尚永爽;许爱强;李文海;;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军用飞机战备完好性研究[A];2009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杨建华;魏海标;;企业知识管理的应用策略分析[A];全国冶金自动化信息网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莉;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我国电源结构优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曹洪亮;国防科技情报知识管理体系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喻登科;科技成果转化知识管理绩效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吴雷;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企业持续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5 陈发祥;知识管理绩效与组织文化相关性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6 江庭谊;知识管理、企业文化与组织效能关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胡沙;面向服务的模具企业信息系统集成平台关键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李玉凤;黑龙江省产业结构优化及仿真[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9年
9 蒋国平;基于隐性知识创造的突破性技术创新机理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羊卫辉;商业地产中地产与零售企业间的协同效应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贾慧文;弘宇公司库存管理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王燕;区域科技型人才聚集下的知识溢出效应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卢红屹;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陶跃军;H大学图书馆知识管理体系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5 唐书林;国防科技情报知识管理系统的系统动力学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6 丁莹莹;基于知识管理的跨国公司技术创新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7 徐磊;制造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机制及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8 闫开宇;黑龙江省创新型工业企业竞争力提升路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9 李航;RA研发中心转移中知识管理的案例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10 赵宇;石化生态工业园评价指标体系及发展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向鹏;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区域创新网络的视角[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2 郁义鸿;知识组织与传统组织的知识化[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2期
3 林文浩;系统动力学模型关键参数的遗传算法估计[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3期
4 程进,王华伟,何祖玉;基于遗传算法的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研究[J];系统工程;2002年03期
5 张生太,段兴民;企业集团的隐性知识传播模型研究[J];系统工程;2004年04期
6 杨瑞龙,刘刚;企业的异质性假设和企业竞争优势的内生性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01期
7 谢洪明,刘常勇,李晓彤;知识管理战略、方法及其绩效研究[J];管理世界;2002年10期
8 谢康,吴清津,肖静华;企业知识分享 学习曲线与国家知识优势[J];管理科学学报;2002年02期
9 王其藩;复杂大系统综合动态分析与模型体系[J];管理科学学报;1999年02期
10 刘蕾,赵光洲;基于企业业务活动的知识管理策略、方法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3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炜;徐升华;;协同知识创新研究综述[J];情报杂志;2009年09期
2 张红兵;和金生;张素平;;虚拟团队知识创新的运作机理与能力培育[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8年09期
3 赵淼;;知识创新能力与公司绩效相关性实证研究[J];财会通讯;2009年27期
4 张红兵;和金生;;虚拟企业知识创新发酵模型研究[J];中国科技资源导刊;2008年06期
5 马淑文;;企业知识结构与知识创新关系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年12期
6 王玉梅;张靖;;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组织知识创新影响因素分析[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7 袁桂琴;从信息管理到知识管理[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8 傅鸣;论知识管理在中国地质图书馆的作用[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4年07期
9 金加铜;咨询机构知识管理初探[J];科技管理研究;2004年03期
10 李信忠;;企业进入知识管理时代[J];中外管理;199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酆明;李习彬;;系统动力学在军械供应系统研究中的应用[A];系统工程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1998年
2 甄富允;杜国志;;系统动力学在决策支持系统中的应用[A];复杂巨系统理论·方法·应用——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3 张利娟;金丹;;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供应链联合库存研究[A];第12届全国信息管理与工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4 邹方;;学习型社会与图书馆知识管理[A];向数字化转型的图书馆工作[C];2004年
5 阳煜华;;基于知识管理的奥运会组织管理——以“奥运会知识转让”计划为例[A];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运动会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6 李培平;;知识管理的内涵和模式[A];发展的信息技术对管理的挑战——99’管理科学学术会议专辑(上)[C];1999年
7 裴伟民;刘树安;徐梅;徐绍良;李长辉;;系统动力学——复杂问题决策的工具[A];科学决策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六次年会论文集[C];1990年
8 张明国;刘晓荣;;我国化工企业技术创新与知识管理研究[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黄菲菲;梁英艳;蒋侃;;基于KM的高校学生学习行为分析[A];广西计算机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王众托;;知识管理系统初探[A];系统工程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199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友梅;OA走向知识管理[N];中国计算机报;2003年
2 王码;知识管理持续升温[N];科技日报;2003年
3 ;IBM Lotus :以协作为核心的知识管理[N];网络世界;2002年
4 本报记者 潘永花;知识管理“随需应变”[N];网络世界;2003年
5 阜阳师范学院副教授 李永贞;论知识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N];国际商报;2010年
6 解永;知识管理略谈[N];中国贸易报;2004年
7 李云杰;HP搭乘“知识管理”快车[N];中国计算机报;2002年
8 ;知识管理:从“职能”到“流程”[N];中国计算机报;2004年
9 ;知识管理从幕后到台前[N];上海金融报;2003年
10 孙树杰;拯救知识管理[N];中国经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福;知识型组织智力资源管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2 陈红;知识创新导向的组织知识网络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3 贾文玉;企业知识与利润的转换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4 唐建生;组织内部知识共享的若干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5 张长涛;知识管理与产品开发人才管理耦合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3年
6 李作学;个体隐性知识的结构分析与管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7 刘蕾;基于企业核心业务能力的知识管理策略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3年
8 华斌;知识管理在科技项目立项评价中的应用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8年
9 阎立;技术惯域对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影响机制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10 刘武成;工程设计项目知识管理影响因子实证分析与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海兰;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知识管理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2 李君;产业集群的知识创新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3 程严晖;基于系统动力学的连锁超市配送效率研究[D];北京物资学院;2011年
4 张岩;基于知识管理的员工培训体系构建与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5 周笑磊;IT企业中知识管理与技术创新作用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6 王新强;知识管理的五项修炼[D];天津大学;2004年
7 张雄林;基于知识管理的客户关系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8 刘爽;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物流业与产业结构关系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9 武烙,
本文编号:14484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448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