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批评之评——经济学批评实例评析
本文关键词: 经济理论 经济学批评 经济学规范 出处:《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任何一种经济理论都是建立在它所依据的特定前提条件和内在逻辑之上的,因而对经济现象的解释都是有限的。进行经济学批评,必须具有科学精神,遵守经济学的学术讨论规范,对相关经济理论有充分的研究等基本条件。经济学的发展离不开批评,只有广泛开展经济学批评,才能使经济学不断向前推进,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Abstract]:Any economic theory is based on the specific preconditions and internal logic on which it is based, so the explanation of economic phenomena is limited. To carry out economic criticism, it is necessary to have a scientific spirit.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s can not be separated from criticism. Only if the economic criticism is widely carried out, can economics be pushed forward continuously. An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practice.
【作者单位】: 广东商学院学报编辑部;
【分类号】:F091.3
【正文快照】: 不同经济理论之间的比较和批评不但是经济理论发展的需要,而且也是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要求。但是从我国经济学批评的现状来看,主要是存在科学的经济学批评过少的问题,当然也存在一些非科学的经济学批评现象。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1],主要有二:一是与长期以来整个学术界缺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钱颖一;现代经济学在美国[J];财经问题研究;2003年01期
2 田国强;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J];经济研究;2005年02期
3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金融危机与经济学理论反思"课题组;刘迎秋;;国际金融危机与新自由主义的理论反思[J];经济研究;2009年11期
4 陈宪;;市场自由、政府干预与“中国模式”[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5 马涛;;演化经济学对主流经济学的挑战及影响[J];学术月刊;2009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阮守武;张德元;;正确认识现代经济学的逻辑体系——大学本科《微观经济学》教学的基本目的[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2 张海峰;;博弈论在中国房地产业税制优化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8期
3 洪涛;范瑛;;现代经济学分析方法及其发展趋势[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4 高正平;张兴巍;;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中国化制度构建——BMW假说及拓展[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5 林致诚;;体育产业研究方法的不足与突破——基于体育产业研究借鉴经济学研究方法的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6 李超;;国际金融危机动态演进路径分析[J];商业研究;2010年10期
7 杜金沛;邢祖礼;;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科学标准的辨析[J];财经研究;2005年12期
8 何轩;;寻找理性经济行为的逻辑新起点——试论中国传统伦理下的中庸理性经济人[J];财经研究;2011年05期
9 李建强;;关于现代经济学的几点认识[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10 胡新明;;市场均衡假定条件的关联性——一种分析市场均衡的视角[J];当代经济;2009年1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田国强;;从拨乱反正、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到和谐社会构建——效率、公平与和谐发展的关键是合理界定政府与市场的边界[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年度主题卷)[C];2008年
2 程名望;史清华;;经济增长、资本投入、技术进步与就业:中国案例与解释(1978—2006)[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年度主题卷)[C];2008年
3 单豪杰;沈坤荣;;转型背景下的中国经济增长:一个激励导向的分析框架[A];第一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应征论文集[C];2007年
4 张兆国;尹开国;刘永丽;;试论现代财务学的学科性质、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盖凯程;;范式危机与转变—对西方主流经济学范式的批判与反思[A];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9年
6 王国成;;管理复杂性的微观分析建模及模拟应用[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系统管理与复杂性科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君槐;利益分享视角下的和谐劳资关系构建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2 罗云;基于委托代理视角的国有企业监管体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3 段一群;国内装备制造业产业安全评价与实现机制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4 李永焱;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激励与约束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5 何琼隽;国家竞争战略的政治经济学[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6 郑美琴;女性的选择权与劳动参与决策的经济学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06年
7 贾国军;基于行为金融理论的上市公司融资决策研究[D];河北大学;2008年
8 张志元;东北地区制造业发展模式转型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周杰琦;金融发展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作用机制与实证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10 陈静漪;中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宝森;佳木斯市两区两带一城发展战略的思考[D];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2010年
2 高月媚;世界经济周期与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取向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纪操;诺斯、巴泽尔关于国家理论思想的比较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张兴巍;中国式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制度构建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5 张丽;积极情绪对人际信任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阳桂前;中国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研究[D];中共吉林省委党校;2010年
7 陈杰;四川省通江县NGO与地方政府扶贫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8 岳鹏;影响制度变迁的权力因素分析[D];山西财经大学;2010年
9 高琳;1970年以来西方公共经济研究的方法论演进:阶段及特征[D];浙江财经学院;2010年
10 周治富;历史演进视角下的中国农村信用社改革[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钱颖一;理解现代经济学[J];财经科学;2002年S1期
2 李小科;;澄清被混用的“新自由主义”——兼谈对New Liberalism和Neo-Liberalism的翻译[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3 樊纲;张晓晶;;“福利赶超”与“增长陷阱”:拉美的教训[J];管理世界;2008年09期
4 迈克尔·赫德森;查林;林贤剑;;美国金融霸权与新自由主义[J];国外理论动态;2006年07期
5 乔万尼·阿瑞吉;丁骥千;;新自由主义的性质和前途[J];国外理论动态;2007年06期
6 戈拉德·A·爱泼斯坦;温爱莲;;金融化与世界经济[J];国外理论动态;2007年07期
7 克里斯·哈曼;唐科;;关于新自由主义理论研究的反思(上)[J];国外理论动态;2008年09期
8 大卫·科茨;;美国此次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是新自由主义的资本主义[J];红旗文稿;2008年13期
9 贾根良;;评佩蕾斯的技术革命、金融危机与制度大转型[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年02期
10 钱颖一;理解现代经济学[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2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钟心;李铁映:在经济理论探索上不要畏缩不前[J];社科信息文荟;1994年12期
2 史文志;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探索城市改造中货币还迁的规律[J];中国房地产;2001年08期
3 辛白;建立中国经济学的有益探索——评程恩富主编《当代中国经济理论探索》[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4 李江帆;重建中国经济学的有益探索——评程恩富主编的《当代中国经济理论探索》[J];世界经济文汇;2001年03期
5 ;简讯[J];经济问题;1983年01期
6 陈克俭,邓子基,罗郁聪;王亚南对新中国经济的理论探索及启示[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7 徐永禄;;评介陶大镛主编的《马克思经济理论探索》[J];经济研究;1983年06期
8 周学曾;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探索的前奏─—毛泽东同志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理论探索评析[J];理论探索;1994年01期
9 ;新时期 新问题 新探索[J];上海经济研究;1997年01期
10 ;《中国现代经济理论探索》简介[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赵弘;;中国总部经济理论探索与发展实践[A];首届中国总部经济与广州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袁志刚;;序[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7)[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赵晓霞大同公路分局;基于分析方法及其框架的经济理论探索[N];大同日报;2009年
2 记者 张茧;百名专家共论改革开放30年发展[N];湖南日报;2008年
3 广东省府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广东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 王利文;继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添砖加瓦[N];南方日报;2007年
4 中央党校教授 王东京;宋涛:“我不是学霸”[N];北京日报;2011年
5 刘方健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新中国经济学60年发展的历史新概括[N];中国改革报;2009年
6 记者 宋莉;首届中国总部经济高层论坛将在北京举行[N];科技日报;2005年
7 权利霞;“中国模式”的理论推手[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年
8 孟捷(中国人民大学);回顾新中国经济学60年[N];中国图书商报;2009年
9 纪文;卅载文摘情[N];光明日报;2011年
,本文编号:14486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4486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