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青苗法”的经济学分析
本文关键词: 北宋 王安石 “青苗法” 经济学分析 抑制兼并 冗官积弊 出处:《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3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王安石的青苗法,在制度设计上解决了两种生产要素—农民、土地在青黄不接时面临的功能难于有效发挥的问题,较大提升了稀缺资源的使用效率。同时,青苗法具备了银行借贷的雏形和财政的功能,有效替代了北宋之前的常平仓、惠民仓的功用,兼具了两者的优点,起到了富国、抑制兼并、辅助农耕的重要作用。
[Abstract]:Wang Anshi's law of green seedlings solves two kinds of factors of production-farmer, the problem that the function of land is difficult to play effectively when the land is not connected with the yellow and green, which greatly improves the efficiency of the use of scarce resources. At the same time. Qingmiao law has the embryonic form of bank lending and the function of finance, which effectively replaced the functions of the former Northern Song Dynasty, the function of Huimin warehouse, and the advantages of both, played a rich country, suppressed mergers. The important role of supporting farming.
【作者单位】: 青海师范大学法商学院;
【分类号】:F092.2
【正文快照】: 一、青苗法的经济学特征北宋熙宁二年(1069年),王安石开始推行对北宋后期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的变法运动。王安石变法的内容包括多个方面,农田水利法、均输法、青苗法、免役法(又称募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保甲法和将兵法,而其中的青苗法以其涉及面广,影响深远而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钟祥财;中国古代的财政管理思想[J];经济问题探索;1986年09期
2 王亚娟;论王安石的经济改革策略[J];人文杂志;1997年04期
3 陈荣;;王安石的理财思想浅析[J];当代财经;1986年05期
4 王棣华;陈艳红;;王安石的“以义理财”思想[J];产权导刊;2008年03期
5 于恩峰;;浅谈王安石的经济改革思想[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6 霍春英;对王安石经济变法的思考[J];经济问题;1986年08期
7 朱柏铭,郑备军;改革·经验·教训——王安石变法理财得失谈[J];财经研究;1998年04期
8 施冬健,张黎;水价的经济学分析[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5年05期
9 莫易娴;信用的经济学分析述评[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经济论坛);2005年04期
10 李国柱;李从欣;;控制环境污染的经济学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5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明明;;温室气体排放管制的经济学分析[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11年
2 范明志;陈锡尧;;我国高校体育场馆的公共经济学分析[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3 吴宣恭;;从政府行为看经济学的影响——关于霍邱巨奖事件的理论思考[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纪念新中国建国60周年(2009)[C];2009年
4 辛利;周毅;王晓燕;;广东省体育产业定位的经济学分析[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5 胡伟清;张宗益;;贿赂的经济学分析[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刘文革;朱兴龙;;期货欺诈犯罪的经济学分析[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7 陈喜红;姚运先;谢煜;;我国农村环境问题的经济学分析及解决途径[A];湖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年
8 刘宁;;企业环境污染行为的经济学分析[A];煤炭经济管理新论——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论文集(2001)[C];2001年
9 ;首届上海青年经济学者论坛获奖名单[A];首届上海青年经济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6年
10 贾引狮;;生态补偿机制的生态经济学分析[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所长 茅于轼;尊重自由的经济学分析[N];国际金融报;2002年
2 顾海兵;我对“快乐经济学”的不同看法[N];光明日报;2007年
3 李燕;诚信的经济学分析[N];光明日报;2004年
4 丁栋虹(作者为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重视道德的经济学分析[N];文汇报;2002年
5 周玉燕;官僚主义的经济学分析[N];社会科学报;2000年
6 洪银兴;新经济的经济学分析[N];新华日报;2000年
7 本报记者 张万新;发现生活的真相[N];财经时报;2006年
8 龚丹韵;经济学家为什么容易“说错话”[N];解放日报;2008年
9 易姣娇;WTO建立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N];中国审计报;2005年
10 张磊;假文凭泛滥的经济学分析[N];中国审计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智英;信用问题的经济学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2 卿前龙;休闲服务的经济学分析[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李士梅;信誉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05年
4 贺卫;寻租的政治经济学分析[D];上海财经大学;1998年
5 许志晖;媒体融合的经济学分析[D];北京师范大学;2011年
6 胡永佳;产业融合的经济学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7 陈新锋;生存成本的经济学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8 吴伟;公共物品有效提供的经济学分析[D];西北大学;2004年
9 王玉珍;道德秩序的经济学分析[D];西北大学;2004年
10 吕黄生;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置经济学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频;腐败的经济学分析及对策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2 郁婷;互补式信息产品捆绑定价的经济学分析[D];南京财经大学;2008年
3 汪建;公务员腐败问题的经济学分析与治理[D];重庆大学;2008年
4 肖兆权;腐败成因的经济学分析和国家廉政体系构建的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5 陈伟;近岸海域环境现状的经济学分析[D];四川农业大学;2001年
6 陈茂先;现代公共决策的经济学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昝金淼;兴福模式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8 罗刚;西部大开发中的政府经济学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9 郑毅;我国转型时期寻租问题的经济学分析[D];厦门大学;2001年
10 石礼英;中国转型时期寻租问题的经济学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4518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451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