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马克思“消费生产着生产”思想及其对当代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8-01-25 11:42

  本文关键词: 马克思 消费 生产 出处:《现代经济探讨》2012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马克思通过对资产阶级经济学抽象化研究方法的批判,确立了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研究方法,并运用该方法揭示了"消费生产着生产"的规律:一方面,消费是潜在产品向现实产品转化的必要条件和内在规定,消费创造着生产的观念上的内在动机;另一方面,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以资本为基础的生产高度重视消费对于生产的推动作用和实现作用,但同时也导致了生产的相对过剩和消费的不足。马克思的"消费生产着生产"思想既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也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发挥出现实指导意义。
[Abstract]:By criticizing the abstract research method of bourgeois economics, Marx established the research method from abstract to concrete, and used this method to reveal the law of "consumption and production": on the one hand. Consumption is the necessary condition and internal regulation for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potential product to real product, and consumption creates the intrinsic motive of production concept. On the other hand, under capitalist conditions, capital-based production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role of consumption in promoting and realizing production. But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leads to the relative excess of production and the insufficiency of consumption. Marx's thought of "consumption and production production" not only shows the contemporary value of Marxism. Also to our country socialism market economy's practice displays the realistic guidance significance.
【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上海交通大学文科科研创新基金青年项目“消费社会语境中历史唯物主义的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0QN03)和上海交通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立项重点项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F091.91;F123.9
【正文快照】: “消费生产着生产”的思想是马克思在批判资产阶级经济理论的过程中诞生的,它对于我们认识资本主义经济的内部关系发挥了很大作用,但是在以重生产、轻消费为特征的社会主义探索过程中它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随着我国经济进入买方市场,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冷梅;;马克思的生产概念之探析——兼评海德格尔对马克思生产概念的误读[J];兰州学刊;2006年03期

2 赵东安;杨春;;马克思消费理论及其对目前形势的指导意义[J];贵州社会科学;2009年07期

3 宋亚;何丽君;;小杂粮价格快速上涨情况及原因分析——基于对甘肃省小杂粮市场的调查[J];农业展望;2010年05期

4 刘小英;;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的金融危机[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5 沙楠;经济学史家——李宗正[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0年06期

6 周治平;斯密和马克思分工论比较[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3期

7 李新家;学习马克思关于消费需要的论述[J];消费经济;1990年03期

8 张九汉;;活流通 促增收 努力实现全年目标[J];江苏农村经济;1999年07期

9 窦书河;;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是实践着的马克思主义人本观[J];消费导刊;2009年04期

10 刘琳;《资本论》中的科学抽象方法对世界经济研究的重大意义[J];世界经济研究;198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顾晓英;;弘扬延安精神 增强“问题意识”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A];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 划清“四个重大界限”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方诗铭;刘修明;;“只有忠实于事实,,才能忠实于真理”——坚持我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开拓者郭沫若的正确道路[A];郭沫若研究第一辑[C];1985年

3 姜佑福;;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性质”看当代中国“理论创新”的主题[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7年

4 董瑞华;;科学发展观是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坚持和发展[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7年

5 黄书进;史国枫;;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实践探索与创新发展[A];新中国人学理路——第十一届全国人学研讨会文集[C];2009年

6 赵会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针开展钱币研究工作[A];中国钱币论文集[C];1985年

7 邹昆辉;;建国后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A];陕西省毛泽东思想研究会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许兴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繁荣发展我国理论经济学——兼论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者的历史使命[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4年

9 杨柄;;毛泽东的《讲话》——马克思主义的党建理论与文艺理论的完美交融[A];抗日战争与延安文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董瑞华;胡德平;;中国公共经济学研究的马克思主义视野——论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公共经济学的研究[A];第一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应征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拴乾;马克思主义的光辉篇章[N];新疆日报(汉);2001年

2 西安市委常委 杨殿钟;闪耀着马克思主义光辉的重要文献[N];陕西日报;2007年

3 曹宣;为什么说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思想[N];潮州日报;2007年

4 连小芳邋王健;纲领性文件带领中华民族阔步前进[N];宁夏日报;2007年

5 中共常德市委常委、秘书长 刘明;实践是个大问题[N];常德日报;2009年

6 奚广庆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人”的时代高度[N];中国教育报;2009年

7 阮直;经典的阅读[N];中国经济时报;2010年

8 陇东学院 高新民;试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实现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的关系[N];陇东报;2011年

9 实习生 王姣玲;马克思主义哲学新的生长点[N];中国教育报;2005年

10 政治学所 王一程;加强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建设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保证[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富文;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2 陈爱萍;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童贤成;论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整体性[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魏连;胡绳与马克思主义[D];山东大学;2011年

5 李兴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的演进规律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6 杨茜;中国共产党领导核心的先进文化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7 李庆喜;胡绳哲学思想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8 张志勇;人与制度的哲学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9 余一凡;从马克思到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确立[D];南开大学;2010年

10 杨宏伟;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与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炜;推动农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漳州师范学院;2010年

2 郭栋;在新的历史时期确保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正确方向研究[D];中北大学;2010年

3 杨宇晓;刘少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南华大学;2011年

4 詹乐;我国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5 李双套;伊格尔顿后现代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理论以及启示[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6 曹俊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理论的丰富和发展[D];西华大学;2011年

7 宿秀平;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8 舒平洋;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视野下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9 袁启文;论马克思人权思想[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鲍福丽;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评析[D];黑龙江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4627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4627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f91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