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幸福悖论:收入悖论和欲望悖论
本文关键词: 幸福 收入 欲望 悖论 出处:《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有一种幸福公式是:幸福=收入/欲望。为了"幸福最大化",可以选择两种完全相反的路径,一种是尽量做大公式中的分子(增加收入),另一种是尽量做小公式中的分母(减少欲望)。前一种路径导致的幸福悖论是"收入悖论"("伊斯特林悖论",以现代西方为代表),后一种路径导致的幸福悖论则是"欲望悖论"(以古代中国为代表)。两个不同的幸福悖论其实是在一个统一的经济学框架之内,这也正是两个悖论的破解方法。
[Abstract]:There is a formula for happiness: happiness = income / desire. In order to "maximize happiness," you can choose two completely opposite paths, one is to be as large as possible in the formula (increase income). The other is to be the denominator of the small formula as far as possible (reducing desire). The happiness paradox caused by the former path is the "income paradox" ("Easterlin paradox", represented by the modern West). The happiness paradox caused by the latter path is the "desire paradox" (represented by ancient China). The two different happiness paradoxes are actually within a unified economic framework. This is also the solution to two paradoxes.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07305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F014.4
【正文快照】: 一引言德国哲学家康德(1781;2004:612)说,“幸福是对我们的一切爱好的满足”。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萨缪尔森用数学公式将同样的意思表示为:幸福=效用/欲望(梁小民,2001:42)。再套用“伊斯特林悖论”(Easterlin,1973)提出之前很长时间里主流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假定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田国强;杨立岩;;对“幸福—收入之谜”的一个解答[J];经济研究;2006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强昌文;;契约伦理与当代中国权利立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2 刘怀光;李琳;;流行文化影响青少年主体性人格的道德后果[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3 李革新;;从自然王国到自由王国——论康德、黑格尔和马克思的自由观[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4 胡万年;;奥古斯丁自由意志概念的形而上维度——兼与康德自由意志的比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5 王建军;;康德自由理论的两个前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6 杨建;;建筑企业员工培训的误区与对策探讨[J];安徽建筑;2008年03期
7 向俊杰;姜世伟;王俊涛;;农民生态与经济需求关系的实证考察——以贵州省H乡和C镇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8期
8 薛伟贤,冯宗宪,陈爱娟;企业家激励约束的障碍、因素与机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9 方双虎;;威廉·詹姆斯与人本主义心理学[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10 李伟;;柏拉图《理想国》与当代都市社会[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宫睿;;作为理性的批判的“启蒙”——对康德“启蒙”思想的一个阐释[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上)[C];2011年
2 代峰;;论康德的尊严观[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3 刘月岭;;康德意志自由的三重境界[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4 杜渐;谭曦;吴朝阳;张杰;张靖;孔军辉;;大学生学校归属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5 于凤花;李明;;人本主义关于孤独感的理论探讨[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6 吴克明;;网络文化的政治哲学审视[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6辑[C];2011年
7 贾艳飞;孔令龙;;城市社区生活廊道构建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陈妍;;基于农民行为心理的村庄规划设计思考[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欧阳国华;;基于分子生物学的快感人假设论纲[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10 张灏;;没有经验支持,陈述如何为真?——论分析陈述特有的证实方式[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胡文辉;语言评价理论的价值哲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刘卫先;后代人权利论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5 张美宏;生生之道与圣人气象:北宋五子万物一体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伟;经济福利测度:理论分析与中国经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张映芹;制度理性与福利公正[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刘宇;从臣民到公民[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海霞;人性化设计理念在食品包装设计中的体现[D];河北大学;2009年
2 李琴;基于消费心理诉求的品牌服装“女性化”倾向设计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3 王文斌;体验性儿童玩具设计应用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4 刘晓玲;中西“离家”童话的一项认知语言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付晖;保健型园林营造探析[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6 刘昌顶;以人为本的哲学视角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7 吴春茜;人性的守候[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赵媛媛;中国意象油画的色彩表现力[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吕铮铮;中国当代艺术中艳俗因素研究与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杨琳;浙江农户森林保险需求意愿分析[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缪代文;;经济学是幸福与痛苦的微积分——经济学中边际分析方法的运用[J];成人高教学刊;2009年06期
2 郑秉文;竞争与垄断悖论及国家的作用[J];世界经济;1992年09期
3 蒋云根;社会公正及其悖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4期
4 王玉霞;水与钻石的悖论[J];市场经济导报;2000年01期
5 何庆明,张立辉,戴丽萍;技术创新悖论及其诠释[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07期
6 黄宗智;悖论社会与现代传统[J];读书;2005年02期
7 吴先华;郭际;;技术创新的悖论与开放式创新[J];科技与管理;2007年01期
8 卓勇良;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所有权悖论[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87年04期
9 朱华友;丁四保;;全球化背景下产业区位形成悖论的理论阐释及其实践意义[J];世界地理研究;2005年03期
10 于喜繁;;从交易成本视角审视公平与效率悖论[J];韶关学院学报;2006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石世奇;;论欲望、稀缺与先秦经济思想[A];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C];2002年
2 杨新华;;一个初步研究提纲[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1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3 张昌廷;;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视野中的管理劳动[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9年度(第26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姚宇;;基于组织要素的新古典经济学资本悖论新解[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延安经济社会发展新思路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吴殿廷;王金岩;;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五大悖论[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盛从锋;徐伟宣;许保光;;一个关于交易成本悖论问题的解释——兼论张五常先生的错误[A];2002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7 余章宝;;经济学理论的经验论哲学基础[A];“西文知识论”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金小明;;理想体制及其形成机制的发现:计消市产模式论[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王洋;;帕西内蒂悖论之谜新探[A];第一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应征论文集[C];2007年
10 余文烈;奉茂春;;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信条的“致命自负”——论“华盛顿共识”的理论悖论和现实矛盾[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邹蓝;谁该认同“节约悖论”[N];中国财经报;2003年
2 杨培芳;求解新经济悖论[N];中国信息报;2001年
3 沈跃春;利己、利他及悖论[N];人民日报;2007年
4 适闲;资源优化配置的悖论[N];中国经营报;2002年
5 主讲人 国防科技大学经济学教授 何正斌 本报记者 李月宁;以最小的付出获得最大的幸福[N];新华日报;2011年
6 韩东屏 作者系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教授;解惑市场经济的自由悖论[N];长江日报;2005年
7 梁小民;欲望不是贪婪[N];人民日报;2004年
8 毛寿龙;财产权的悖论[N];北京科技报;2003年
9 刘正山;囚徒困境与理性悖论[N];国际金融报;2002年
10 本报记者 吴海刚;世界经济论坛的生态和反全球化的悖论[N];华夏时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雄;市场经济中的非理性世界[D];复旦大学;1995年
2 张宝江;西方经济学的综合与回归[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3 李建华;知识生产的经济分析[D];复旦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瑾;中西不同幸福悖论及其均衡解[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有志;生活的失落——“消费主义”批判[D];吉林大学;2009年
3 李为;发展幸福导向的中国知识经济[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4 张定;非市场缺陷及其消弥[D];郑州大学;2001年
5 焦未然;公共选择的规则:困难与超越[D];西北大学;2004年
6 于艳飞;不确定条件下的个人选择——行为经济学带来的挑战[D];吉林大学;2004年
7 柯林;经济学对幸福的离弃与回归[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8 何章艳;市场经济中的理性与非理性探析[D];新疆大学;2008年
9 巴晶;列斐伏尔与鲍德里亚消费社会理论的比较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10 黄炎;马克思的生态消费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汕头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4677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467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