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劳动生产与社会主义——布洛维三部曲述评

发布时间:2018-01-28 21:05

  本文关键词: 劳动生产 社会主义 工人阶级 出处:《科学社会主义》2013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在《制造认同》、《生产的政治》、《辉煌的过去》三部曲中,布洛维的研究倾向有一个从工人主体经验到国家干预工厂体制再到国家社会主义经济研究的转向。布洛维对生产过程由专制体制向霸权体制转变的关注,以及对社会主义实现途径、工人阶级地位和作用独特的理论关怀,最终引出了社会主义"辉煌的未来"。
[Abstract]:In "creating identity", "the Politics of production", "the glorious past" trilogy. Bloy's research tendency has a turn from the worker subject experience to the state intervention factory system to the national socialist economy research. Bloy pays attention to the process of production from the autocratic system to the hegemonic system. Finally, the socialist "brilliant future" is elicited by the theoretical concern for the realization of socialism and the unique position and function of the working class.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社会学系;
【分类号】:F014.2;F091.3
【正文快照】: “劳动过程理论”是《资本论》第一卷的核心问题,马克思借此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利润的真正来源。通过对劳动力如何成为商品,剩余价值怎样在劳动过程中被生产出来,马克思解释了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剥削与反剥削,预示了两大阶级最终的冲突和对立,进而讨论了工人解放运动的可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李洁;重返生产的核心——基于劳动过程理论的发展脉络阅读《生产政治》[J];社会学研究;2005年05期

2 游正林;;管理控制与工人抗争——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研究中的有关文献述评[J];社会学研究;2006年04期

3 梁萌;;在生产体制中发现工人阶级的未来——读布洛维劳动过程理论三步曲之一《辉煌的过去》[J];社会学研究;2007年01期

4 闻翔;周潇;;西方劳动过程理论与中国经验:一个批判性的述评[J];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彦勋;;市场霸权下的失序专制主义——农民工研究的一个视角[J];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09年04期

2 王琳娜;;社会转型时期的家庭与生产政治[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3 王志忠;顾善赤;;汽车企业建立以KPI为核心的绩效管理体系研究[J];当代经济;2011年08期

4 赵小仕;;劳动关系中的集体谈判机制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09年07期

5 岳玲;;基于协和控制的团队绩效管理[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9年08期

6 何明洁;;性别化年龄与女性农民工研究[J];妇女研究论丛;2007年04期

7 岳玲;;管理控制和绩效管理关系的文献综述[J];改革与战略;2010年03期

8 彭恒军;;重建“阶级话语”:工会维权的合法化和正义论基础研究[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9 王毅杰;周现富;;劳动过程中的关系运作——一项基于钢筋工人的经验研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10 孟泉;;寻找传统——马克思主义劳动关系经典理论述评及启示[J];东岳论丛;201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蔡菲;;劳动过程理论评述[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王晓晖;;劳动过程理论:简史、核心理论及在中国的运用[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严霄云;;新产业工人阶层视角下的杭州农民工研究[A];“关注省情民意、促进社会和谐”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潇;劳动力更替的低成本组织模式与阶级再生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2 高云飞;改制企业职工权益变动及相应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3 王越子;企业权力论[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4 何明洁;劳动与姐妹分化:中国女性农民工个案研究[D];清华大学;2007年

5 吴清军;国企改制与传统产业工人的转型[D];清华大学;2007年

6 王星;从“分配政治”到“生产政治”[D];吉林大学;2008年

7 王小波;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中国劳动关系与工会改革[D];复旦大学;2007年

8 张荣艳;马克思阶级理论的当代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9 夏芳;农村进城务工人员人力资源能力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10 肖蓓;企业并购中劳动者劳动权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江勤;农民集体上访的生成逻辑[D];南昌大学;2010年

2 程芳琳;我国私营企业劳资关系内部协调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高芙蓉;改制后的企业工会维权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4 毕艳红;工人阶级意识衍生存续的分析框架[D];沈阳师范大学;2007年

5 朱小泳;强势资本下的隐性强制劳动[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6 杨学智;广州番禺区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现状的实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7 华正新;“结构力量”与私营企业技术工人的日常抗争[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林乐峰;从国企工人的生产政治看社会主义转型[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张文龙;当前企业权力结构对中国劳资关系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赖厚盛;20世纪二三十年代武汉纱厂工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仰海峰;葛兰西的霸权概念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05年11期

2 沈原;;社会转型与工人阶级的再形成[J];社会学研究;2006年02期

3 游正林;;管理控制与工人抗争——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研究中的有关文献述评[J];社会学研究;2006年04期

4 沈原;;“强干预”与“弱干预”:社会学干预方法的两条途径[J];社会学研究;2006年05期

5 游正林;不平则鸣:关于劳资冲突分析的文献综述[J];学海;2005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时景新;苏联经济学界关于绝对贫困化问题的讨论[J];世界经济;1979年12期

2 C·谢尼亚夫斯基;陈凤翔;;发达社会主义条件下的苏联社会结构[J];国际政治研究;1982年01期

3 徐绍丽;;经济困难 人民遭殃[J];东南亚纵横;1984年01期

4 林振淦;;富裕社会中的贫困[J];前线;1986年12期

5 王永升;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必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J];长白学刊;1994年06期

6 ;“五一”随想[J];物资流通研究;1998年02期

7 ;卷首语[J];特区理论与实践;2000年05期

8 ;新视点[J];文明与宣传;2001年10期

9 ;发挥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铸造新辉煌[J];企业天地;2003年10期

10 本刊评论员;;唱响新时代之歌 发挥主力军作用[J];现代企业;200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丹;;当代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化[A];“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前沿和热点问题”学术研讨会暨2007年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程国花;;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对当代社会主义运动的新认识[A];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年会暨“新世纪初的世界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6年

3 任丽青;;“十七年”时期上海工人阶级文学的特点[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4 蒋晓伟;;和谐社会的宪法基础是人民共和[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5 赵文魁;;董必武关于党与法治关系的论断[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二辑)[C];2003年

6 苗光新;;印共(马)的基本理论及独具特色的地方执政[A];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共产党执政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5年

7 门晓红;;坦桑尼亚社会主义的历史与现状[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金碚;;国有企业的发展与中国工业化进程[A];跨世纪的中国企业改革和发展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9 彭鹏彬;;论中国共产党的两大转变及其先进性[A];弘扬革命传统,迎接时代挑战——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论文集[C];2002年

10 闫志民;;邓小平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A];纪念邓小平(上卷)——北京市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朱敏;我市隆重集会庆“五一”[N];无锡日报;2007年

2 辽宁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闻世震;充分发挥工人阶级在振兴老工业基地中的作用[N];法制日报;2004年

3 包秦;新世纪工人阶级的定性和工会工作的定位[N];工人日报;2003年

4 白录堂;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N];河北日报;2001年

5 记者 孙玉山;工人阶级讲奉献最具牺牲精神是最可爱的人[N];北京日报;2006年

6 路平;当好主力军“海西”立新功[N];福建日报;2006年

7 记者 蒙景辉 通讯员 李志宏;工人阶级要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N];工人日报;2006年

8 记者 惠富强;充分发挥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N];天水日报;2007年

9 通讯员 钟益邋记者 顾荣;充分发挥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 为全市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贡献[N];西安日报;2008年

10 舒艾湘;用发展的眼光认识工人阶级的先进性[N];工人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畅畅;传媒、现代性与工人阶级主体性[D];复旦大学;2008年

2 杨思远;中国农民工的政治经济学考察[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3 崔树义;当代英国社会阶级结构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4 邢古城;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工农联盟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5 任丽青;“十七年”时期上海的工人文学创作[D];上海大学;2007年

6 丁云亮;阶级话语的叙述与表象[D];上海大学;2006年

7 吴清军;国企改制与传统产业工人的转型[D];清华大学;2007年

8 吕梁山;赖特的资本主义阶级关系新变化理论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6年

9 李济时;英国民主制度建立的方式与条件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10 王小梅;女性主义重读乔治·奥威尔[D];北京外国语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贾龙飞;工会维护农民工权益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2 赵爱杰;社会转型时期的工农关系[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3 段家强;迪斯累里与英国1874-1880年社会改革[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4 彭泽民;论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D];湘潭大学;2002年

5 汪东;论德国社民党从工人阶级政党向“人民党”的转型[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6 宁媛媛;从《玛丽·巴顿》到《南方与北方》中主题的延伸[D];安徽大学;2006年

7 张丽英;五卅运动在青岛[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李宝芳;18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英国工人的婚姻家庭状况研究[D];南开大学;2005年

9 张胜永;试析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上海工人住房问题及政府对策[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石中坚;转型期工人阶级地位变化的社会资本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4715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4715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497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