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怎样理解生产资料所有制——兼谈关于公有制的几个认识问题

发布时间:2018-01-30 20:37

  本文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以人为本 人的全面发展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出处:《学习论坛》2013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讲到所有制问题,不仅要讲生产资料归谁所有,还必须讲生产资料同劳动力相结合的方式。这两点一起说,才能说明所有制的性质。为什么我们强调所有制问题,除了要讲"生产资料归谁所有",还必须讲生产资料同劳动力相结合的方式,即强调所有制是一种经济关系,而不是简单的生产资料这种物的隶属关系呢?这是因为,改革开放以来,有人钻了所有制只讲"生产资料归谁所有"的空子来搞私有化。把所有制仅仅归结为生产资料的隶属关系,还会得出一些极其错误的结论。公有制不仅要在法律上规定生产资料归劳动人民共同所有,而且要在生产过程中建立起平等互助合作的关系,没有这种经济关系,就谈不上公有制。所有制一方面是指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另一方面是指生产资料所有者同劳动者的关系。
[Abstract]:When it comes to ownership, we must not only stress who owns the means of production, but also the way in which the means of production are combined with the labour force. Only then can we explain the nature of ownership. Why do we stress the issue of ownership, not only by saying "who owns the means of production", but also by combining the means of production with the labour force? That is to say, the ownership is an economic relationship, rather than a simple means of production, such as the subordinate relationship of things? This is because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some people have exploited the gap of ownership only to say "who owns the means of production" to privatize the ownership system, and to attribute ownership only to the subordinate relationship of the means of production. Public ownership should not only legally stipulate that the means of production shall be owned jointly by the working people, but also establish a relationship of equality, mutual assistance and cooperation in the process of production. Ownership means, on the one hand, who owns the means of production and, on the other h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wner of the means of production and the laborer.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分类号】:F04;F121.21
【正文快照】: 一、生产资料所有制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必须进行物质生产。在生产过程中,人们不仅和自然界发生关系,而且人们相互之间也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即生产关系,任何生产都是在一定生产关系中进行的。生产关系是整个社会结构的经济基础。马克思总结人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起;;科学发展观视阈下的现代产权制度[J];消费导刊;2008年15期

2 龙凤英,王湘平;以人为本:新发展观的核心内涵[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04年12期

3 王苏喜;张倩;;论科学发展观中的经济伦理思想[J];商业研究;2007年03期

4 杨立英;;论科学发展观及其价值的合理性——以发展经济学为分析视角[J];当代经济研究;2007年03期

5 林秀玲;;试论“异化劳动”理论的时代价值[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6 何昌;;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经济学解释[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7 李安;于虹;;“以人为本”不等于“以民为本”——用马克思的异化观点阐述科学发展观的核心[J];生产力研究;2011年05期

8 李娟;;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理论”的时代解读[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年06期

9 岳彩申;袁林;;以人为本:改革发展成果分享的权利依据[J];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04期

10 刘泰来;赵峰;;西方人本经济学研究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高红贵;;论科学发展观与循环经济[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创新与政策导向专辑[C];2006年

2 戴武堂;;论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9年度(第26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廖慧贞;;陈云经济思想的科学发展观内涵[A];纪念抗战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文集[C];2005年

4 张中元;徐树森;;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重大创新[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王代敬;;邓小平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研究[A];全国马克思列宁主义经济学说史学会第六届理事会暨第十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6 何干强;;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实践科学产权观[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4年

7 王泓远;;论马克思经济科学中的人本思想[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4年

8 谈镇;;科学发展观——经济发展内生性规律的和谐整合[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6年

9 陈志强;;从“综合平衡论”到“科学发展观”[A];闪烁真理光辉的思想宝藏——上海市党校系统纪念陈云诞辰10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周甄武;;论毛泽东“保护生产力”命题的时代蕴意[A];毛泽东研究总第2辑2007年第1辑[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重庆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 执笔:王进;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N];重庆日报;2004年

2 许晓平;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价值取向[N];人民日报;2004年

3 王t,

本文编号:14771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4771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5fc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