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发达国家生产方式的变革及其对劳资关系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2-17 04:17

  本文关键词: 发达国家劳资关系 生产方式 模块化 温特制 外包 出处:《当代经济研究》2013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经济全球化时代,发达国家的生产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科技进步和企业的经营管理促生了更加灵活的生产方式,模块化、温特制和外包打破了传统的企业结构,特别是这些发展都突破了国界的限制。生产方式的变革必然会影响就业机会和工资,劳资关系更趋不平衡,而某些形式的纠偏也在进行中。
[Abstract]:In the era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e mode of production in developed countries has undergone profound changes. Advance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management of enterprises have led to more flexible modes of production. Modularization, special systems and outsourcing have broken the traditional enterprise structure. In particular, these developments have broken through the limits of national boundaries. The transformation of production patterns will inevitably affect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and wages, and the labor relations will become more unbalanced, while some forms of correction are also under way.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吉林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11YJA710039)
【分类号】:F249.1;F0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曾铮;;生产片断化、离岸外包和工序贸易——21世纪世界产业“外包革命”的基本范式[J];财贸经济;2009年11期

2 宋玉华;周均;;国际外包、就业和收入分配之文献综述[J];国际贸易问题;2006年03期

3 高良谋;胡国栋;;模块化生产网络中的劳资关系嬗变:层级分化与协同治理[J];中国工业经济;2012年10期

4 谢富胜,黄蕾;福特主义、新福特主义和后福特主义——兼论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生产方式的演变[J];教学与研究;2005年08期

5 陈硕颖;;模块化生产网络背景下的劳资关系研究[J];教学与研究;2011年05期

6 黄卫平,朱文晖;温特制:美国新经济与全球产业重组的微观基础[J];美国研究;2004年02期

7 胡大平;弹性生产、全球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改革——20世纪后半叶资本主义的变化及其政策启示[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8 李涛,聂运麟;世界范围内全球化对左翼的挑战——德国特里尔国际学术会议综述[J];社会主义研究;2005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谭大友;政治本体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2 杨竞业;人的本质的多维哲学反思——以“经验的预设”与“预设的经验”为路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3 段勇;涂效华;;略论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发展与创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4 税尚军;;正视问题 突出重点 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1期

5 周智健;徐刚;;保障农民主体地位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6 王浩斌;王飞南;;试论政治伦理化的底线、限度及其超越——市民社会的制度生态诉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7 邓宏烈;;论康德哲学的批判精神[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8 李银兵;;浅析马克思自由观的科学含义、基本特点和基本内容[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9 白立强;;唯物史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10 胡丰顺;;略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四个坚定不移”的辩证关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炳林;;思想争鸣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颜杰峰;;党内民主建设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李怀涛;;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4 王淑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基本问题研究[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5 杨生平;;新中国60年我国意识形态理论回顾与反思[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6 陈明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共和国的灵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7 乔旋;;浅析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形象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8 赵春明;;改革: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与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9 吴群芳;;和谐社会视野下公民均衡利益表达中的政府职能[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10 仰海峰;;表象体系、主体幻觉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职能——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探析[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建军;宋朝地方官员考核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徐佳;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中国濒危语言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胡雪梅;科学人才观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9 丁胜;中国制造业货币政策效应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10 任雪萍;企业管理价值生态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三三;基于新农村视角下的农民宗教信仰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丁玲;武汉部属高校民主党派成员参政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周荣;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农村女性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林冬妹;粤东黄狮村贫困人口生存状况及改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贾蓓;新世纪都市类报纸女性报道现状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6 韩家勤;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当代价值及其实现路径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7 路明;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机制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8 黄桂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构建[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9 孙春萌;奥运会开幕式多元文化及价值探讨[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10 孙德茹;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公民道德建设[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晓鹏;从分工到模块化:经济系统演进的思考[J];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09期

2 肖曙光;;战略性新兴产业组织的劳资分配[J];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02期

3 柳达;俄罗斯自由主义者的反思[J];国外理论动态;2001年08期

4 张立荣;冷向明;;协同治理与我国公共危机管理模式创新——基于协同理论的视角[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5 许叶萍;石秀印;;工资决定:从统治—造反模式走向统合—协商模式——基于中国社会和历史的分析[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0年05期

6 刘林森;国际汽车市场面临变革[J];经济世界;2002年03期

7 程恩富,陶友之,孙明泉;第六次产业革命“预见”的内核、意义与不足[J];经济学家;2004年06期

8 谢富胜;;资本主义劳动过程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J];教学与研究;2007年05期

9 罗后清;;西方劳资关系变迁中的新问题与趋势评判[J];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11期

10 徐国庆;新福特主义与后福特主义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比较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4年1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金富;;中国现阶段劳动关系的问题、成因及对策[J];中外企业家;2011年14期

2 晋利珍;;社会主义经济关系中的劳动关系研究——基于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视角[J];经济问题探索;2006年10期

3 张文勇;;多晶硅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识别及其关键控制点[J];职业卫生与病伤;2011年02期

4 解小英;;增加就业:中国选择生产方式的方向[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S2期

5 李保民;;我国城乡就业一体化的路径转换及其优化方向[J];当代经济研究;2009年07期

6 李;;解决就业问题必须在调整发展战略上做文章[J];资料通讯;2002年05期

7 李建国;模块理论与区域人才开发研究[J];求索;2005年06期

8 茅志强;职业技能鉴定的模块化题库[J];职业;2002年01期

9 陆晓禾;;马克思的相对过剩人口理论与中国的“民工荒”问题——对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一种反思[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0年10期

10 梁俊臣;;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几点思考[J];求知;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黄丽萍;;美容师职业技能鉴定模块化培训体系的研究与探讨[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美容分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宋圭武;;人才问题与制度创新[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丽萍;我市今年将组织7批技能鉴定[N];深圳特区报;2007年

2 王喜安(作者单位:廊坊市第三中学);新人才素质略谈[N];廊坊日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薛黎 徐虞利;樊纲:中国劳动力成本优势将长期保持[N];上海证券报;2006年

4 刘玉峰;在这里,玉米一年四熟[N];中国现代企业报;2007年

5 闻之;入世之前话培训[N];中国教育报;2000年

6 本报记者 杨易锋;OEM,让你的企业漂洋过海[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

7 本报记者 何朝辉 通讯员 杜鹃;五大市场让失地农民变“股东”[N];巴音郭楞日报;2008年

8 吕一飞 王导;灰领人才培养成当务之急[N];中国工业报;2004年

9 本报记者 庾康 陈莹石 赵晓勇 马薇 李仲勋 潘朝晖;农民变市民,距离有多远[N];新华日报;2010年

10 崔锡宝;采掘一线的“后勤兵”[N];首都建设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杜曙光;现代科学劳动与全球产业分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5171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5171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ee3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