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西方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新进展

发布时间:2018-02-17 04:48

  本文关键词: 西方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学派 研究主题 研究方法 出处:《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近三十年来,西方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呈现出两种融合范式,一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由古典向新古典演化,二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异端经济学的融合,同时,也普遍具有三个显著特征,即研究的主题转换了、研究的领域扩大了、研究者之间的联系加强了。西方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学派主要有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生态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的马克思经济学等。西方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的理论创新主要表现在对最近数十年中在西方经济学界发展起来的新的分析工具和新的研究方法的自觉应用,以及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论观点,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的经济理论。
[Abstract]:In the past three decades, the study of Marxist economics in the West has presented two fusion paradigms, one is the evolution of Marxist economics from classical to neo-classical, the other is the fusion of Marxist economics and Western heresy economics, and at the same time, There are also three remarkable characteristics in general. Namely, the subject of the study has changed, the research field has expanded, and the links between the researchers have been strengthened. Western Marxist economics schools mainly have analytical Marxism, ecological Marxism, Feminist Marxist economics and so on. The theoretical innovation of Western Marxist economic research is mainly manifested in the conscious application of new analytical tools and new research methods developed in the western economic circles in recent decades. And put forward many new theoretical viewpoints, enriched and developed Marx's economic theory.
【作者单位】: 西南财经大学校长办公室;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分类号】:F091.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段忠桥;;20世纪70年代以来英美的马克思主义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05期

2 贾根良;法国调节学派制度与演化经济学概述[J];经济学动态;2003年09期

3 魏埙;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西方经济学界[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4 贾根良;西方异端经济学传统与中国经济学的激烈转向[J];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之沧;新时期的剥削和阶级概念——分析学派马克思主义观点简介[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3年03期

2 傅如良,杨青;和谐社会的公平正义之维[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3 祝志勇;吴垠;;创建与发展中国经济学的策略——也谈经济学教学与科研中存在的一些问题[J];当代经济研究;2006年01期

4 梁树发;;强化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问题意识[J];河北学刊;2007年04期

5 任滢;;和谐社会的价值取向——社会公平[J];黑河学刊;2006年02期

6 李其庆;法国调节学派评析[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4年02期

7 刁伟涛;;均衡范式:主流经济学的半机制[J];经济学家;2006年01期

8 胡海峰;对法国调节学派及其理论的分析[J];教学与研究;2005年03期

9 卫兴华;孙咏梅;;2005年政治经济学理论热点问题综述[J];理论视野;2006年02期

10 张晓云;;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分析范式”——分析的马克思主义探析[J];南京社会科学;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张衔;庄志晖;;当代西方主流经济学批评:一个理论述评[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2 唐珏岚;;西方国家《资本论》研究现状[A];全国马克思列宁主义经济学说史学会第六届理事会暨第十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韦曙林;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制度障碍探源——王亚南经济思想的启示[D];厦门大学;2004年

2 钱立火;《资本论》与唯物史观[D];复旦大学;2004年

3 高嵩;马克思经济学的经济行为主体研究[D];北京大学;2005年

4 白刚;瓦解资本的逻辑—马克思辩证法的批判本质[D];吉林大学;2006年

5 蒋红;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和唯物史观的创建[D];复旦大学;2006年

6 张艳涛;马克思开辟的哲学道路[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7 陈伟;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及其批判[D];复旦大学;2007年

8 曹亚雄;知识经济与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D];武汉大学;2003年

9 虞晖;当代英美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女权主义对女性受压迫问题的新探讨[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10 朱亦一;论施蒂纳的形而上学批判及马克思对其批判的批判[D];清华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邵远江;“分析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2 李小红;埃尔斯特方法论个人主义及其人学思想探析[D];山西大学;2005年

3 金雪芬;奥康纳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探究[D];中南大学;2006年

4 杨青;马克思恩格斯公平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长沙理工大学;2007年

5 马宜路;英国新马克思主义历史学派的哲学探索[D];山西大学;2007年

6 李广良;论埃尔斯特的方法论个人主义[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7 刘金昌;吕贝尔马克思学“三大观点”评析[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8 张霞;约翰·罗默公正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9 王晓宁;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平等思想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贾根良;法国调节学派制度与演化经济学概述[J];经济学动态;2003年09期

2 林毅夫;经济学研究方法与中国经济学科发展[J];经济研究;2001年04期

3 魏埙;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西方经济学界[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4 贾根良;;中国经济学革命论[J];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01期

5 贾根良;重新理解东亚模式:演化经济学的新框架[J];天津社会科学;2002年02期

6 贾根良;新政治经济学:范式革命与异端的综合[J];天津社会科学;2004年02期

7 段忠桥;;20世纪70年代以来英美的马克思主义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姜雯雯;;非正式制度思想理论发展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14期

2 徐秋慧;;试论三足鼎立的中国经济学[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史世伟;;自发演进和局部建构——宪政经济政治学对中国改革的意义[A];“科斯与中国”暨庆祝罗纳德——科斯教授百岁华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李颖;;交易费用经济学与演化经济学之比较[A];“科斯与中国”暨庆祝罗纳德——科斯教授百岁华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雄 汪传发;中国经济学需要创建自己的学派[N];文汇报;2004年

2 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 梁捷;新古典宏观学派再下一城[N];上海证券报;2010年

3 李子明 王磊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武汉大学中国中部发展研究院;演化、创新与包容[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洪朝辉;全球化——跨世纪的显学(之三)[N];发展导报;2001年

5 理论;中国经济学需要创建自己的学派[N];中国改革报;2004年

6 本报记者 王晓薇;诺贝尔经济学奖背后的党派与学派之争[N];华夏时报;2010年

7 邱兆祥;培育中国的凯恩斯[N];金融时报;2005年

8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 陈先达;这种说法是片面的[N];北京日报;2007年

9 ;理性预期学派拓荒人——卢卡斯[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8年

10 刘光耀;社会市场经济的概念[N];中国改革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春龙;经济增长中的效率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喻刚;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下的西方经济学本科教学内容改革探索[D];贵州师范大学;2009年

2 杨慰;政治思想制约下的先秦儒、法学派求富思想分析[D];西北大学;2003年

3 贺允;经济学方法论的发展历程及其趋势研究[D];延安大学;2011年

4 何清;乔恩·埃尔斯特的经济哲学[D];湘潭大学;2011年

5 王玉;断裂与融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比较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志会;熊彼特创新理论复兴的评析[D];东北大学;2007年

7 白鹤翔;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理论基础、制度内涵和现实价值:哈耶克批判的反思[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5172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5172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717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