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艺术臆想,回归科学研究——反思现代经济学的流行取向
本文关键词: 主流经济学 艺术臆想 科学研究 应用政策经济学 水晶球 出处:《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现代主流经济学往往将经济学视为一门艺术,将经济研究也等同于艺术创造,正因如此,一些经济学家热衷于数理模型的构造。结果,一个个优美的水晶球被创造出来,却远离了现实;然而,一旦遇到预料之外的压力,脆弱的水晶球就不可避免地破裂了。其实,科学研究和艺术臆想的根本目的是不同的:科学追求的是真理,艺术追求的是美感。即使基于艺术的类比,也主要针对的是应用政策经济学,它关注的是如何灵活而因地制宜地使用既有的经济理论,却不可能发展和完善经济理论。显然,将经济研究等同于艺术创设的误解,严重妨碍了经济学科的实质进步。因此,经济学科的发展必须打破艺术臆想,回归科学研究。
[Abstract]:Modern mainstream economics tends to treat economics as an art, equating economic research with artistic creation, which is why some economists are keen on the construction of mathematical models. As a result, beautiful crystal balls are created. But it is far from reality; however, once under unexpected pressure, the fragile crystal ball inevitably breaks down. In fact, the fundamental purpose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artistic imagination is different: science pursues truth, Even based on the analogy of art, art is mainly aimed at applied policy economics, which focuses on how to use existing economic theories flexibly and according to local conditions, but it is impossible to develop and perfect economic theories. The misunderstanding of equating economic research with the creation of art seriously hinders the substantial progress of economic discipline. Therefore,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discipline must break the artistic imagination and return to scientific research.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971143)
【分类号】:F0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林毅夫;经济学研究方法与中国经济学科发展[J];经济研究;2001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会同;农户的技术创新与农业技术进步[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2 唐江桥;;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渊源[J];北方经济;2007年02期
3 苏振华;分工与交换:经济增长的正反馈机制[J];商业研究;2002年22期
4 纪玉山;代栓平;;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应大力发展民营科技企业[J];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01期
5 高帆;报酬递增与西部经济发展[J];财经科学;2002年06期
6 唐绍祥;主流经济学分析中的形式化倾向[J];财经论丛;2002年05期
7 寇国明;邱长溶;;农民工职业风险、工伤保险与教育补贴的政策效应[J];财经研究;2006年07期
8 侯国栋;企业分配权结构变迁的动力、趋势及政策内涵[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5年01期
9 刘祚祥;孙良媛;;逆向淘汰、财政补贴与农业的低效率发展——基于湘北农村的调查研究[J];财贸研究;2006年05期
10 刘相勇,高强;中国居民高等教育投资决策分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彭丽芳;储新民;李琪;;现代管理学与经济学、工学融合发展——以电子商务专业发展为例[A];管理学发展及其方法论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杨永华;;马克思列宁的分工理论与斯密定理[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3 毕秀水;;西方经济增长理论中的资源与环境观及其启示[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素;产品定价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1年
2 刘运国;经验研究方法在现代管理会计研究中的应用[D];厦门大学;2001年
3 刘学敏;中国价格管理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4 胡盛明;西方合作社与中国农村股份合作制企业[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5 张文勇;民营资本发展的理论与实证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6 王朝阳;收入再分配与调控消费需求[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7 封进;中国寿险经营的风险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2年
8 卢永华;会计科研方法论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9 张明志;比较优势理论与中国产业发展[D];厦门大学;2002年
10 杜金沛;高新技术经济发展:技术、制度与资本的耦合[D];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忠爱;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消费适度增长[D];湘潭大学;2001年
2 吴珊瑚;贫困根源的一般性分析与传统体制下中国农民的贫困成因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3 张云峰;论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构造与功能[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4 叶光;汇率变动对国民福利的影响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3年
5 袁群莉;批判实在论及其作为经济学方法论的可能性[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贤成毅;欧元演进的制度经济分析——及对东亚货币合作的应用研究[D];广西大学;2003年
7 周杰文;面向评价者的投资环境评价方法[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8 陈志刚;西方主流经济学范式的历史演变与中国经济学范式的传承重建[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9 叶超;区域二元结构体系构建导论[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10 刘芳;农产品交易中市场信息失真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杜金沛;邢祖礼;;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科学标准的辨析[J];财经研究;2005年12期
2 韦森;;经济学的性质与哲学视角审视下的经济学——一个基于经济思想史的理论回顾与展望[J];经济学(季刊);2007年03期
3 王曙光;经济学的贫困:科学反思与范式革命[J];天津社会科学;2004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仲华;;主流经济学幸福理论述评[J];当代经济;2010年01期
2 朱富强;;经济学的人文性及其对现代主流经济学教学之反思[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3 姚博;;简评主流经济学的方法论特征[J];知识经济;2010年03期
4 李停;;金融危机改变了主流经济学吗?[J];社会观察;2010年05期
5 朱富强;;现代主流经济学中的假设特性及其问题——“假设的现实无关性”假说之批判[J];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02期
6 李玉银;杨梅;;反思主流经济学方法论[J];人民论坛(中旬刊);2010年02期
7 朱富强;;经济学能否蜕化为一门纯粹解释的实证学科[J];学术月刊;2010年04期
8 李玉银;杨梅;;反思主流经济学方法论[J];人民论坛;2010年05期
9 王福重;;长见识的行为经济学[J];中国新时代;2010年11期
10 李利军;张再生;李艳丽;;高校经济学教学中的环境意识缺陷问题探讨[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葛永林;;绿色经济学的革命性及其研究纲领[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2 朱钟棣;;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研究新动向[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8)[C];2009年
3 赵作权;;空间分布经济学研究综述[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姜晔;吴殿廷;宋涛;杜亚敏;;经济地理学的前景与方向——从克鲁格曼获得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说起[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梁东生;吕本富;;论有效信任不足:危机管理的一个经济学研究框架[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共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6 盖凯程;;范式危机与转变—对西方主流经济学范式的批判与反思[A];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9年
7 李玉香;;人本理念与人本环境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宋丙涛;;历史的启示与现实的需求——论公共财政体系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地位[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暨福建省社科界第五届学术年会——经济改革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9 胡东兰;刘志迎;;经济学中的实验方法[A];第八届全国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徐心和;王浩;孔凡禹;;事件对策理论及在棋类游戏中的应用[A];2007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武汉大学经管学院 李兵兵;通过量化社会激励机制来构建碳金融体系[N];光明日报;2011年
2 赵磊 西南财经大学《财经科学》编辑部;稀缺性与劳动价值论有内在联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3 闫洪奇;透视我市住房公积金连续三年“零逾期”[N];朝阳日报;2010年
4 张孝德;消费端革命需要“幸福最大化”的生活方式[N];中国经济时报;2010年
5 复旦大学 张晖明;主流经济学引导的财富观过度张扬理性[N];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旅美学者 薛涌;福利养懒人吗[N];中国经营报;2010年
7 廖先旺;从“量化宽松”谈起[N];人民日报;2010年
8 廖先旺;从“量化宽松”谈起[N];人民日报;2010年
9 朱迅W,
本文编号:15385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538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