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及其定价研究——基于影子价格模型的分析
本文关键词: 碳交易 碳排放权 影子价格模型 出处:《价格理论与实践》2012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碳排放权交易问题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本文基于影子价格模型对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初始分配及其定价问题进行了分析,建立了碳排放权交易的影子价格模型,并采用上海的数据进行应用研究。分析认为,我国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应该采取有偿方式,影子价格模型可以为其初级市场定价提供参考。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global warming, carbon emissions trading has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in the world. Based on the shadow price model,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itial allocation and pricing of carbon emissions trading in China. The shadow price model of carbon emission trading is established, and the data from Shanghai are used to carry out the applied research.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initial allocation of carbon emission rights in China should be paid, and the shadow price model can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pricing of carbon emission rights in the primary market.
【作者单位】: 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大学;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003057)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10GQ001)资助
【分类号】:X19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王修华;赵越;;我国碳交易的定价困境及破解思路[J];理论探索;2010年03期
2 王颖;管清友;;碳货币本位设想:基于全新的体系建构[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9年12期
3 雷立钧;荆哲峰;;国际碳交易市场发展对中国的启示[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乔海曙;谭烨;刘小丽;;中国碳金融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J];金融论坛;2011年02期
2 欧阳邵杰;;CDM机制下电力行业碳交易的可行性探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02期
3 刘丽巍;张泽文;;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经济管理;2012年07期
4 林敏知;;建立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碳评价体系的初步构想[J];广东科技;2010年24期
5 傅秀梅;宋彦龙;戴桂林;;中国参与国际碳交易均衡收益分析及策略[J];北方经贸;2012年05期
6 李巍;;IPE在中国的发展与现状评估[J];国际政治科学;2012年01期
7 谢来辉;;全球排放贸易体系:一个幻想?[J];国际经济评论;2012年04期
8 王娟;周好文;;我国碳排放市场交易机制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2年04期
9 陈明;;低碳经济政策的经济学分析[J];经济视角(中旬);2011年07期
10 殷夏;;对我国碳交易市场构建的一些建议[J];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杨俊;村镇住宅建设经济系统评价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吉宗玉;我国建立碳交易市场的必要性和路径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1年
3 李通;碳交易市场的国际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建;我国运输行业碳排放权交易流程与定价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2 荆哲峰;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路径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3 朱工宇;WTO框架下的可再生能源补贴纪律[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4 郭津利;中国碳交易市场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5 张泽文;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体系的完善[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6 邓小东;金融因素促进低碳经济增长的机制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0年
7 孙慧丽;清洁发展机制下我国碳排放市场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2年
8 潘瑶;低碳销售物流网络优化设计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9 张利英;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模式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2年
10 冯丽;中国碳排放交易平台设计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颖;管清友;;碳交易计价结算货币:理论、现实与选择[J];当代亚太;2009年01期
2 刘铮;陈波;;清洁发展机制的局限性和系统风险提示[J];广东社会科学;2009年06期
3 钟伟;国际货币体系的百年变迁和远瞻[J];国际金融研究;2001年04期
4 曾刚;万志宏;;国际碳金融市场:现状、问题与前景[J];国际金融研究;2009年10期
5 张懋麒;陆根法;;碳交易市场机制分析[J];环境保护;2009年02期
6 江峰;刘伟民;;中国碳交易市场建设的SWOT分析[J];环境保护;2009年14期
7 任卫峰;;低碳经济与环境金融创新[J];上海经济研究;2008年03期
8 涂毅;;国际温室气体(碳)排放权市场的发展及其启示[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9 于同申;张欣潮;马玉荣;;中国构建碳交易市场的必要性及发展战略[J];社会科学辑刊;2010年02期
10 林德荣,李智勇,支玲;森林碳汇市场的演进及展望[J];世界林业研究;2005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付玉;我国碳交易市场的建立[D];南京林业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恋;;我国碳交易市场的地区适应性研究——基于聚类分析[J];技术与市场;2011年01期
2 何建坤,刘滨,陈文颖;有关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公平性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年06期
3 陈文颖,吴宗鑫;碳排放权分配与碳排放权交易[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12期
4 于方;宋宝华;;二氧化碳捕集技术发展动态研究[J];中国环保产业;2009年10期
5 黄蓓佳;杨海真;;中国碳减排承诺解读及碳交易发展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年S2期
6 许光;;碳税与碳交易在中国环境规制中的比较及运用[J];北方经济;2011年06期
7 姚星期;温亚利;;热带雨林破坏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关系研究[J];林业经济;2007年05期
8 高天皎;;碳交易及其相关市场的发展现状简述[J];中国矿业;2007年08期
9 白卫国;;碳交易的经济学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10年13期
10 丁丁;;开展国内自愿减排交易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中国能源;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建;;探索引进碳交易,促进海峡西岸生态文明建设[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2 王玉婧;姚娜;张彬;;欧盟低碳经济之路及启示[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3 刘静宇;孟静静;黄少鹏;;生物炭增汇减排作用及其发展前景展望[A];低碳陕西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汪福坤;;标准化引导低碳经济健康有序发展[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5 林德荣;李智勇;吴水荣;;REDD机制下的林业碳汇交易及其影响[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6 董岩;;碳交易市场定价的法律规制——基于美国和欧盟的国际比较[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7 门明;张秋莉;;碳交易生产模型述评及应用探讨[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C];2010年
8 尹宗齐;刘欢;徐钢;孟早明;李石波;;制浆造纸工业碳资产管理[A];中国造纸学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9 赵丹;殷培红;韩兆兴;;怎样看待“碳交易”下的行业减排效果[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10 张贵祥;;首都低碳发展的国际合作与竞争[A];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奠定世界城市基础——2010城市国际化论坛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李明勋;解析京都议定书的作用与局限性[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2 吉宗玉;我国建立碳交易市场的必要性和路径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1年
3 何深;电力行业碳排放交易理论体系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4 肖志明;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5 刘晓;中国区域碳排放配额控制政策的建模和系统开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雷晶晶;期权思想方法在二氧化碳减排体系中的应用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2 王轩;欧美碳交易对我国气候变化应对能力建设的启示[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3 刘宽;国际碳交易制度的法律问题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4 刘杨;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碳金融市场研究[D];江苏大学;2011年
5 关晶晶;中国碳金融政策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6 尚磊;全球应对气候变暖的措施[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张淼淼;中国碳金融发展模式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8 张玲玲;论我国应对碳关税的经济法对策[D];山西财经大学;2012年
9 刘潇;中国商业银行发展碳金融业务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10 李响;“碳关税”合法性分析及中国的对策[D];外交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15432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543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