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知识网络结构的知识转移速度异变机理研究
本文选题:知识网络 切入点:知识转移速度 出处:《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运用知识网络理论、知识转移理论和技术扩散模型,探讨了知识网络中知识转移速度异变问题。按照疏密关系和强度关系将知识网络分为弱关联疏网、弱关联密网、强关联密网、强关联疏网等4种模式,认为在不同知识网络模式作用下,知识转移速度和加速度发生异变,并构建了知识转移速度异变机理模型。
[Abstract]:Using knowledge network theory, knowledge transfer theory and technology diffusion model,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oblem of knowledge transfer speed variation in knowledge network. According to the relationship of density and intensity, knowledge network is divided into weakly correlated sparse network and weakly correlated secret network. 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 speed and acceleration of knowledge transfer vary under the action of different knowledge network modes, and the mechanism model of knowledge transfer speed variation is constructed.
【作者单位】: 河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2BJJ052) 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2012B193) 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12A630010)
【分类号】:F062.3;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陈一君;基于战略联盟的相互信任问题探讨[J];科研管理;2004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永锋;司春林;;合作创新中情境因素、合作效果与信任关系的实证[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2 侯伟华,王雪华,王延章;基于信息平台的区域旅游合作协调机制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3 崔萌;;图书馆联盟成员馆间信任关系的培育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0年05期
4 阳国华;余侠;;图书馆联盟合作中的囚徒困境[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5 许水龙;;基于不同信任度的营销渠道管理模式[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6 王刚;;战略联盟内部成员间信任机制的建立和培育[J];经济论坛;2010年02期
7 刘荣利;王浩;;信任的产生机制[J];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5期
8 李永锋;司春林;;合作创新战略联盟中企业间相互信任问题的分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年02期
9 毛亮;陈一君;;基于企业战略联盟的稳定性研究[J];价值工程;2006年06期
10 任荣;信任关系对战略联盟知识转移的影响[J];科技创业月刊;2005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江旭;医院间联盟中的知识获取与伙伴机会主义[D];西安交通大学;2008年
2 邱钊;纵向研发联盟控制、信任与联盟风险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3 吴中伦;知识供应链伙伴关系的信任治理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4 胡志群;航空公司战略联盟合作伙伴选择与合作管理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5 郑季良;绿色制造系统的集成发展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6 田波;创新型企业评估理论与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7 李建明;我国中小高技术企业知识联盟中的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8 黄波;基于技术风险、溢出效应的研发联盟激励机制设计[D];重庆大学;2009年
9 徐玮;基于进化博弈的企业战略联盟一般演进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10 皮星;基于双边道德风险、溢出效应的供应链纵向合作创新机制设计[D];重庆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沈莲军;复杂产品系统研发项目组织风险评估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2 马庆杰;营销渠道中的信任问题研究[D];北京工商大学;2010年
3 柳朝;复杂产品技术创新联盟信任机制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1年
4 李克明;基于PWLC的企业合作创新风险因素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5 冯鲁闽;基于共生理论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稳定性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2年
6 鲁浩;战略联盟模式下的第三方物流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7 王磊;基于战略联盟的知识转移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8 罗曦光;我国油轮运输企业组建联营体问题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5年
9 孙晓波;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建立战略联盟相关问题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6年
10 李健;渠道联盟中的权力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韩岫岚;企业国际战略联盟的形成与发展[J];中国工业经济;2000年04期
2 AndrewC.Inkpen,PaulW.Beamish;合资企业的不稳定性——知识获取与谈判实力的变迁(上)[J];国际经济合作;1999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修德;知识管理是经营城市的重要内容[J];城市问题;2002年03期
2 康嘉珍;;知识管理及其在物流企业中的应用[J];法制与社会;2008年34期
3 丛海彬;;知识管理时代的现代物流企业竞争力提升对策研究[J];企业活力;2009年12期
4 丛海彬;;基于知识管理的现代物流企业竞争力提升对策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0年02期
5 王茂林;刘秉镰;;物流企业知识地图构建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年05期
6 夏训嘉;;现代物流企业知识管理策略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08年08期
7 陈亮;陈忠;韩丽川;郭浩;朱音;;知识型员工知识积累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情报科学;2008年09期
8 冯腾飞;;知识管理在现代物流企业中的应用探析[J];经营管理者;2010年22期
9 郑凯,王涛,汝宜红;知识管理在物流企业中的应用[J];铁道物资科学管理;2001年03期
10 李刚;;物流企业的知识管理[J];当代经理人(下旬刊);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艾时钟;杜荣;陈新;;企业知识管理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实例[A];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徐广;郝亚琳;;大型工程项目群中的知识管理[A];第六届全国土木工程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徐天亮;余虹;;现代物流从信息化走向知识管理[A];首届中国物流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2年
4 康南生;;物流信息化的发展趋势[A];安徽省机械工程学会成立40周年纪念册暨安徽省装备制造业发展论坛会议论文集(1963-2003)[C];2003年
5 邢艳楠;姜艳萍;;一种基于语言信息的个体隐性知识存量综合评价方法[A];现代工业工程与管理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康南生;;物流信息化的发展趋势[A];安徽省装备制造业发展论坛会论文集[C];2003年
7 陈晓荣;丁th;韩丽川;;知识网络连接机制对知识扩散的影响[A];第九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李健;汤书昆;王国华;;知识型岗位价值的一种交互式多层次评估模型[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刘艳;高宏;;基于知识管理的建设监理信息系统模式[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信息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10 钟昌宝;;基于AHP和模糊综合判定法评价知识管理系统投资可行性[A];江苏省现场统计研究会第九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新;知识管理迫近地产企业[N];中华建筑报;2000年
2 本报记者 胡芳洁;解读地产新十年 房企关键竞争力[N];经济观察报;2007年
3 胡芳洁;解读地产新十年 房企关键竞争力[N];中国建设报;2007年
4 林培;专业论坛助推房地产企业健康发展[N];中国建设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商灏;许正中:警惕行政主导下的保障房异变[N];华夏时报;2011年
6 王宝林;地产新十年关键竞争力高层论坛启动[N];中国建设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胡芳洁;房地产企业大调理 由“人治”转向“知治”[N];经济观察报;2007年
8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高新技术与信息标准化研究所 邢立强;知识管理标准国内外比较[N];中国计算机报;2009年
9 北大纵横管理咨询公司高级顾问 朱兴佳;如何向“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转变[N];中国人事报;2008年
10 刘晓杰 王成刚;给企业一把挡风的伞[N];中国质量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阎立;技术惯域对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影响机制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2 刘武成;工程设计项目知识管理影响因子实证分析与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3 汪轶;知识型团队中成员社会资本对知识分享效果作用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4 安世虎;组织内部知识共享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5 席运江;组织知识的网络表示模型及分析方法[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6 张睿;企业市场知识能力对组织绩效的影响作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7 娄赤刚;知识管理构面与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江;基于知识网络的企业网络化创新能力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9 吴贤国;工程失败知识管理及预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10 宣照国;文本挖掘算法及其在知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仇鹏;组织知识网络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2 陈鹏;基于知识管理的物流企业虚拟化运行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3 刘秀丽;知识管理在建设工程合同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4 韩妍妍;现代物流企业的知识管理[D];天津师范大学;2004年
5 刘海兰;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知识管理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6 欧阳硕;知识管理、组织学习的互动与创新、核心竞争力的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华;知识管理与人才资源开发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8 魏诗洋;产学研合作中知识管理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分析[D];浙江大学;2007年
9 么秀杰;基于全面培训的知识共享理论与实证研究[D];内蒙古工业大学;2009年
10 郭凤平;基于知识管理的钻进作业过程安全评价[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5635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5635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