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李嘉图制度还是非李嘉图制度——中国物价水平决定的政策与根源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04 23:29

  本文选题:物价水平 切入点:李嘉图制度 出处:《国际金融研究》2013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在物价水平的决定问题上,理论界一直存在所谓货币论与财政论之争。本文首先以政府预算约束等式为基础,区分了李嘉图制度和非李嘉图制度,然后运用相关数据,先后通过盈余—负债两变量VAR模型和周期性盈余—结构性盈余—负债三变量VAR模型实证研究了中国财政政策属性。结果发现,1985-2010年间中国财政政策具有李嘉图制度属性,因此所谓的物价水平决定的财政理论(FTPL)在中国并不适用。这意味着,中国应该加强货币政策的科学运用,以更好地实现物价稳定的宏观经济调控目标。
[Abstract]:There has always been a dispute between the so-called monetary theory and the fiscal theory on the determination of price level. Firstly, based on the government budget constraint equation, this paper distinguishes the Ricardo system from the non-Ricardo system, and then uses the relevant data. This paper empirically studies the financial policy attributes of China through the two variable VAR model of earnings and liabilities and the VAR model of three variables of periodic earnings and structural earnings and liabiliti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China's fiscal policy has the property of Ricardo system from 1985 to 2010. Therefore, the so-called fiscal theory of price level is not applicable in China. This means that China should strengthen the scientific application of monetary policy in order to better realize the macroeconomic control goal of price stability.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基于物价调控的我国最优财政货币政策体制研究》(12&ZD064) 国家自科基金项目《基于宏观审慎的财政货币政策体制选择研究》(71240009)的资助
【分类号】:F726;F091.3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娄洪;;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与财政政策[J];财政研究;2006年05期

2 吴宇;李巧莎;;围绕李嘉图等价定理展开的学术争论[J];生产力研究;2009年23期

3 王绍飞;关于财政学的几个问题[J];财贸经济;1983年03期

4 左彤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简论──兼议财金政策与经济增长[J];财经理论与实践;1996年03期

5 高志文;张蕾;周锦;;循环经济的困境与财政政策的有效性[J];华东经济管理;2009年08期

6 李毅;黎振强;;内生经济增长与动态效率问题研究[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9年08期

7 刘粟;;后危机时代对凯恩斯主义的再认识[J];知识经济;2011年02期

8 李杰云;非均衡经济与财政政策目标[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01期

9 李茂生,柏冬秀;关于目前宏观经济政策选择的若干问题[J];财贸经济;1999年05期

10 邓冬林;张伟丽;刘海英;;引入政府支出的最优经济增长模型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准;;当代美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资本主义失业问题的研究[A];全国马克思列宁主义经济学说史学会第六届理事会暨第十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2 陈昆亭;龚六堂;;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的发展综述[A];2007年山东大学“海右”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胡代光;;关于西方宏观经济政策论辩的思考[A];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理论与实践[C];1999年

4 邵宜航;;混合经济内生增长模型的动态分析——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优增长问题的探讨[A];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热点问题探讨[C];2003年

5 李恩文;;陈云经济思想对搞好当前宏观调控的启示[A];闪烁真理光辉的思想宝藏——上海市党校系统纪念陈云诞辰10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张万朋;王千红;;试论政府财政支出在教育产业投融资中的地位和作用[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刘伟;;凯恩斯管理货币理论评述[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8 王云中;;马克思货币流通规律理论与西方经济学若干货币需求理论的比较研究[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第24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刘文霞;;论新自由主义对我国经济改革由增量改革到整体推进的影响[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0 王圣学;丁巨涛;;知识经济时代宏观经济管理简论[A];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探析[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马涛;弗里德曼:凯恩斯革命的反革命[N];社会科学报;2006年

2 吕健华;现代货币主义的基本主张[N];学习时报;2003年

3 梁小民;宏观经济政策:工具变化[N];21世纪经济报道;2004年

4 宇轩;通货紧缩问题之我见[N];人民日报;2002年

5 牧歌;流动性过剩与凯恩斯陷阱[N];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

6 夏业良;弗里德曼“规则”[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7 记者 林立;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 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8 李秀敏 安烨;科学测算我国地区间的实际差距[N];光明日报;2006年

9 李扬;通货紧缩是一种“好”事情[N];中国商报;2001年

10 梁小民;莫把需求简单化[N];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周寂沫;论货币与经济发展的关系[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2 赵红超;环境资源财政理论与政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3 黄如祺;经济大萧条与宏观经济理论的形成与发展[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金峰;政府支出、财政政策、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2 黄斌;新增长理论与财政政策[D];天津财经学院;2001年

3 杨声;对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修正[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4 姚利驹;促进我国环保投资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D];沈阳大学;2011年

5 张计超;促进我国环境保护的财政政策研究[D];安徽大学;2013年

6 熊萍萍;污染、货币、政府花费、财政政策和经济增长[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7 李国栋;动态时间不一致性的政策意义分析[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8 张峥;后凯恩斯主义,新凯恩斯主义的比较与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郭栋;与农业有关的政府行为的宏观经济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10 石娅;国家干预主义:理论与实践[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5678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5678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203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