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基于期刊文献检索的国内资源经济学研究述评

发布时间:2018-03-05 02:11

  本文选题:CNKI期刊文献 切入点:资源经济学 出处:《资源科学》2013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分析中国资源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领域、研究方法、实际应用性等特点及其变化,对把握当前中国资源经济学的研究现状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基于CNKI期刊文献,本文对1981-2012年间的资源经济学相关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资源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以自然资源中的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为主;同时生态系统资源和战略资源的研究日趋受到重视;随着产业升级,资源经济学对产业的关注也在变化。资源经济学的研究领域比较广泛,但主要集中于学科建设、资源开发与规划、资源核算、资源供需、资源产权、资源经营、资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等领域。2003年之前,资源经济学以定性分析为主,随着学科的发展,定量研究的方法和文献迅速增长。综合看,国内有关资源经济学实证类的研究还较少,且集中于资源功能价值评估、最优化配置和资源供需等方面。未来资源经济学需加强实证类和国际性研究,深化资源循环利用、资源节约利用、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关系等方面的研究。
[Abstract]:It is of great theoretical valu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analyze the research object, research field, research method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Chinese resource economics, which is of great theoretical valu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grasp the current research situation of Chinese resource economics. This paper makes a statistical analysis on the literature related to resource economics from 1981 to 2012.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search objects of resource economics are land resources, water resources and mineral resources in natural resources. At the same time, the study of ecosystem resources and strategic resources has been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With the upgrading of industry, the attention of resource economics to industry is also changing. Resource development and planning, resource accounting, resource supply and demand, resource property rights, resource management, resource utiliz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efore 2003, resource economics was based on qualitative analysis. The methods and literature of quantitative research are increasing rapidly. In summary, there are few empirical studies on resource economics in China, and they focus on the evaluation of resource function value. In the future, 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empirical and international research on resource economics, deepen the research on resource recycling, resource conservation and resource utilization, and coordin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sources and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
【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矿产资源战略研究”(编号:12JZD034) 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战略研究重点实验室咨询项目:“国际资源定价权的形成机制及干预方案”(编号:KF201303)
【分类号】:F06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尚昆,李守义,孙英男,王洪德;矿产资源经济学基本理论的发展与展望[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4年02期

2 张鸿辉;曾永年;谭荣;;基于多智能体的农地非农化时空模拟与规划模型[J];测绘学报;2011年03期

3 胡志毅;旅游资源配置及其合理化途径[J];重庆社会科学;2003年03期

4 成金华,吴巧生;中国自然资源经济学研究综述[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5 吴晓春;土地综合评价原理与方法研究[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87年02期

6 刘雯薇;;卫生信息资源特征简析[J];法制与社会;2007年01期

7 王广成;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研究的新趋势[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0年04期

8 严志强;徐小任;徐伟;;广西地理标志产品开发潜力评价及特色产业培植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0年12期

9 谢贤政,马中;应用旅行费用法评估环境资源价值的研究进展[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7期

10 胡康萍,许振成;论环境资源的有偿使用[J];环境科学研究;1991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贤政;马中;李进华;;意愿调查法评估环境资源价值的思考[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2 贾艳琴;;CVM在崆峒山非使用价值评估中的应用[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09年19期

3 李茜;毕如田;;新农村建设中环境公共物品的实证分析——以山西西北四县16个乡镇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1期

4 赵美玲;成克武;张铁民;刘敬文;尤海涛;白彦锟;;唐山南湖湿地公园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4期

5 杨金凤;王玉宽;;生物多样性价值评估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6期

6 裴永辉;尹昌斌;程磊磊;;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生态补偿机制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0期

7 邓林;黄德生;;基于SSCI数据库的环境经济学学术研究趋势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2期

8 焦华富;试论我国煤炭城市的可持续发展[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9 林媚珍;谢双喜;陈志云;许阳萍;姜喜东;;南昆山生态旅游的SWOT分析及可持续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8年21期

10 马忠;龙爱华;尚海洋;;黑河流域张掖市物质流账户体系的初步构建[J];冰川冻土;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婧;康娟;梁明易;;电镀行业节水与重金属减排状况与对策研究[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1年

2 陈国生;;环境与生产力[A];黑龙江省生产力学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3 杜书云;高雅;;新型城镇化带动城乡土地资源统筹配置——来自传统农区的经验[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4 王国恩;;城市规划中公共利益的表现形式[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李权昆;;海洋环境保护的政府行为及其反思[A];中国海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6 鲁士霞;;流域生态补偿制度初探[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孙兴华;程韩临;;浅议中国绿色循环经济核算[A];发展循环经济 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孙兴华;;浅议绿色GDP科学发展观,促进中国绿色会计审计研究[A];发展循环经济 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孙兴华;;关于“企业绿色会计(审计)”的思考[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上册)[C];2005年

10 董骁;;以服务流替代物质流——循环经济的高端化发展路径选择[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平;资源型城市产业演进规律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9年

2 张静;深圳湾水环境综合评价及环境容量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3 徐连章;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我国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贾欣;海洋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石欣;海洋环境监测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周莉荔;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市场配置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7 王承武;新疆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补偿问题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8 尹世久;基于消费者行为视角的中国有机食品市场实证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9 王强;马克思主义环境利益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迟诚;我国贸易与环境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小伟;我国农业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法律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姜泽平;我国开征污染税制度构想[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王文焕;公有制主体地位衡量标准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4 赵国庆;土地征收中失地农民权益保障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5 彭旭;煤炭企业环境成本核算与控制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6 于晓黎;青岛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李玉成;大兴安岭农林特产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8 曾文忠;我国水资源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D];苏州大学;2010年

9 潘科;集装箱港口环保管理体系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10 赵勇军;“中国绿色食品集团”企业发展战略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娜;蒋冬梅;诸培新;;耕地资源综合价值量化研究——以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1期

2 陈效逑,赵婷婷,郭玉泉,宋升佑;中国经济系统的物质输入与输出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3 李玉平;蔡运龙;;区域耕地-人口-粮食系统动态分析与耕地压力预测——以河北省邢台市为例[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4 阎明;;实行阶梯利用,加快废旧电器回收利用产业化进程(上)[J];节能与环保;2006年04期

5 侯光明,王景光,甘仞初;管理激励与约束合作博弈决策模型[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6 徐滨士,刘世参,李仁涵,姚巨坤,向永华;废旧机电产品资源化的基本途径及发展前景研究[J];中国表面工程;2004年02期

7 白晓飞,陈焕伟;土地利用的生态服务价值——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8 张显峰,崔伟宏;集成GIS和细胞自动机模型进行地理时空过程模拟与预测的新方法[J];测绘学报;2001年02期

9 刘小平;黎夏;;Fisher判别及自动获取元胞自动机的转换规则[J];测绘学报;2007年01期

10 彭珂珊;长江中上游地区生态灾害类型及防灾策略[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3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汪峰;农地价值评估及其社会保障功能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2 武燕丽;农用土地资源价值测度方法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05年

3 戚黎蔚;AHP层次分析法在ITAT创业投资项目风险评估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4 夏午宁;甘肃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化发展战略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光远;资源·资源经济学·资源战略[J];自然资源学报;1986年01期

2 唐咸正,王娟;论资源经济学的研究对象[J];自然资源学报;2004年03期

3 史忠良;萧四如;;关于资源经济学的构想[J];学术月刊;1989年11期

4 楼惠新;资源经济学[J];地球科学进展;1991年04期

5 陈小莉;;资源·资源经济学·技术资源[J];社会科学动态;1998年04期

6 王在华;;资源技术经济学研究[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7年05期

7 王青山;郭东强;;虚拟企业知识管理的有关问题探讨[J];现代管理科学;2009年03期

8 操小娟;;近十年来我国土地管理中地方政府角色的研究述评[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9 任静静;张华;;组织学习与企业动态能力关系的评述与研究展望[J];商业经济;2011年13期

10 方艳华;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近代社会风俗史研究述评[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宏利;雷雳;王争艳;;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研究述评[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2 郭林;;刘志丹研究述评[A];纪念刘志丹诞辰1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武玉婷;;我国家庭教育支出研究述评[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张星星;;在第七届国史学术年会闭幕式上的总结发言[A];国史研究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述评:第七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周泓;张庆林;;近二十年国内外作文心理研究述评[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6 周训芳;;蔡守秋环境权理论研究述评[A];水资源、水环境与水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3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3年

7 雷艳红;;改革开放以来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综述[A];第二届“中国公共预算”研究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张灵杰;金建君;;我国海岸带资源价值评估的理论与方法研究述评[A];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暨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9 田杰;吴殿廷;;我国小城镇功能体系研究述评[A];海峡两岸观光休闲农业与乡村民俗旅游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2年

10 章平;池见星;;10年来中国传媒经济研究回顾——对1996年至2005年《新闻与传播研究》、《新闻大学》的实证分析[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吴忠民;社会公正研究述评[N];人民日报;2003年

2 微湖叟;对“人才资本”的不懈探索[N];中国人事报;2006年

3 仁大新;首届“东亚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研讨会”将举行[N];中国环境报;2005年

4 韩钢;一本好书[N];学习时报;2005年

5 执笔人 李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若干前沿问题[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6 李慧奇;黑土地上的探索[N];辽宁日报;2001年

7 刘斌;“信任问题”研究述评[N];天津日报;2004年

8 邢文;近年海外简帛研究述评[N];光明日报;2000年

9 记者 陈廷榔 刘晓星;东亚地区应加强环境政策协调[N];中国环境报;2005年

10 王琪森;老上海,不仅仅是风花雪月[N];解放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纯尘;“文革文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2 王小马;可耗竭资源最优消耗问题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3 龚臣;人类资源供给与需求增长模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4 贾跃千;游客景区体验的构成因素及其内在作用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5 陈星;自然资源价格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6 忻海平;海洋资源价值及开发战略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7 刘希珍;面向高校MBA教育服务质量的若干理论与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8 吴述松;自然资源租金、公共环境服务与经济可持续发展[D];厦门大学;2009年

9 任群罗;基于生态经济观的总需求—总供给分析[D];新疆大学;2006年

10 杨晓龙;中国油气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付士勇;省略研究述评[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2 焦阳;西方关于儿童自我控制研究述评[D];吉林大学;2004年

3 田艳红;柯文中国历史研究述评[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曹照洁;因果关系研究述评[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姜铁忠;新时期我国公务员能力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6 唐黎卿;礼貌研究述评[D];浙江大学;2006年

7 闫雪莹;郑谷诗歌论稿[D];吉林大学;2006年

8 张巍;李益边塞诗歌论稿[D];吉林大学;2007年

9 路克利;试析麦克法夸尔中共史研究若干观点与方法[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10 兰兰;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5682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5682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bdf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