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收入份额稳定性之争:分歧与解读
本文选题:劳动份额 切入点:演进路径 出处:《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3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近半个世纪以来,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劳动收入份额呈现波动特征,这与"卡尔多程式化事实"不符,由此引发了关于劳动收入份额稳定性的争论。争论以劳动份额是否稳定为缘起,深入到对劳动份额演进路径与动态趋势的探讨。对争论的剖析表明,所使用数据的时空特征、所考察时期的长短差异以及所关注因素的侧重不同是在这一问题上产生分歧的原因所在。除了统计方法与统计口径上的差异,研究范式的对立与冲突是导致争论的深层原因。
[Abstract]:Nearly half a century, the main capitalist countries the share of labor income fluctuation characteristics, which is inconsistent with Kaldor "stylized facts", which triggered a debate. The stability of the labor income share of labor share is stable for the debate to insight into the origin of labor share evolution path and dynamic trend.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the debate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ata, and the differences in the length of time and attention on different factors are the cause of the disagreement on this issue. In addition to differences in statistical methods and statistical, conflict and research paradigm is the deep reason to dispute.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分配理论演进路径研究——兼论我国分配制度的改革”(NKZXB10026)
【分类号】:F01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璐;“剑桥资本争论”与新古典分配理论的质疑[J];当代财经;2004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江;;资本有机构成变化对利润率下降的制约[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2 安铁通;;管理劳动:价值创造及财富分配[J];商业研究;2012年05期
3 王秀模;李研妮;刘茜;;中国工业劳动收入份额变动趋势与政策取向[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4 张全红;;我国劳动收入份额影响因素及变化原因——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检验[J];财经科学;2010年06期
5 王晓芳;高榴;;教育提升了劳动收入占比吗——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J];财经科学;2011年09期
6 高东胜;冯涛;;房地产价格与国民收入分配的互动关系——基于联立方程模型的实证研究[J];财经科学;2011年11期
7 蒋含明;李非;;经济发展、企业家精神与劳动报酬份额下降[J];财经问题研究;2012年07期
8 杨俊;廖尝君;邵汉华;;经济分权模式下地方政府赶超与劳动收入占比——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10年08期
9 常进雄;王丹枫;叶正茂;;要素贡献与我国初次分配中的劳动报酬占比[J];财经研究;2011年05期
10 董万好;刘兰娟;王军;;调整财政民生支出和行政管理支出对劳动报酬的影响——基于CGE模型的收入再分配研究[J];财经研究;2011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超;;超金融化与美国金融危机:基于具体劳动分配与金融资本分配的维度[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延安经济社会发展新思路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孙永平;叶初升;;资源开发是否恶化了西部地区的收入不平等?[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3 丛屹;闫亚玲;;劳动要素份额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解释[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下)[C];2011年
4 张长生;;优化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促进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基于“三步走”现代化战略实施以来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演变的分析[A];现代化的特征与前途——第九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沈坤荣;刘东皇;;中国劳动者报酬提升的需求效应分析[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2010)——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C];2010年
6 孙永平;叶初升;;资源开发、要素收入分配与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A];第十一届全国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年会暨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7 勾红洋;;《资本论》与劳动收入比例研究——基于两部类模型的分析方法[A];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暨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8 邵敏;黄玖立;;外资与我国劳动收入份额——基于工业行业的经验研究[A];经济学(季刊)第10卷第1期[C];2010年
9 李磊;刘斌;胡博;谢璐;;贸易开放对城镇居民收入及分配的影响[A];经济学(季刊)第11卷第1期[C];2011年
10 张莉;李捷瑜;徐现祥;;国际贸易、偏向型技术进步与要素收入分配[A];经济学(季刊)第11卷第2期[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的总体特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杨光;哈罗德模型难题的破解及其对中国内需结构演变规律的分析[D];南开大学;2010年
3 唐志军;地方政府竞争下中国之“谜”的若干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周明海;中国劳动收入份额变动的测度与机理分析[D];浙江大学;2011年
5 徐圣;中国劳动收入比重变动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汤向俊;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投资消费结构转变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7 许娜;工资差距对技术偏向选择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刘东皇;中国居民消费的制约因素及增长绩效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9 许涛;国民收入分配中的劳动收入改进[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10 张军超;发展战略、要素收入分配与需求结构失衡[D];复旦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波强;我国劳动力要素价格扭曲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吕强;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与居民消费[D];湘潭大学;2010年
3 孙磊;劳动者收入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0年
4 郭望庆;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居民家庭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卢寅昊;中美劳动成本比较[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娜;私营企业劳动者的工资问题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1年
7 李彬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收入占比的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贻龙;中国劳动报酬份额地区差异的原因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9 赵U
本文编号:15707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570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