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我国老龄事业发展的经济效应分析

发布时间:2018-03-08 18:27

  本文选题:老龄事业 切入点:经济效应 出处:《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1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老龄事业的发展对经济增长、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等经济领域存在影响。本文通过建立联立方程系统分析我国老龄事业发展带来的经济效应,结果表明我国老龄事业发展对农村消费、投资以及第三产业发展的影响甚微,对经济领域的影响力有待提高。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the cause of aging has an impact on the economic growth, consumption structure, industrial structure, employment and other economic field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aging in China has little influence on rural consumption, investment and tertiary industry development, but its influence on economic field needs to be improved.
【作者单位】: 北京物资学院;新兴际华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劳动科学研究所;
【分类号】:F0;C913.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陆杰华;关于我国老年产业发展现状、设想与前景的理论思考[J];人口与经济;2000年04期

2 徐天琪,张清霞;关于浙江省发展老龄产业的思考[J];市场与人口分析;1999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陆杰华;我国老龄产业研究评述及展望[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2 陈宇峰,严浩仁;我国老年助听市场的现状、原因及对策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02年03期

3 张本波;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经济社会后果分析及政策选择[J];宏观经济研究;2002年03期

4 陆杰华;关于我国老年产业发展现状、设想与前景的理论思考[J];人口与经济;2000年04期

5 刘泰洪,魏瑞亮;关于构建老年消费市场的思考[J];人口学刊;2001年01期

6 谭克俭;老龄产业农村市场的潜力与开拓[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1年04期

7 张晓燕;发展老龄产业,进一步开拓黑龙江省老年消费市场[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3年02期

8 叶妍;对我国老年人社区服务供给的思考[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4年05期

9 周环,王玲;政府在老年产业发展中的作用研究[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5年03期

10 刘超,卢泰宏;21世纪中国老年消费市场解读[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5年1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何纪周;我国老年消费者市场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2 刘伟;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城市老年人居环境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3 陈耿;旅游市场同合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4 曾霞;我国老龄产业发展对策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5 王玮;南京市老年人休闲动机与休闲制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6 陈宝燕;我国老龄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的区域差异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7年

7 万俊海;我国老龄产业发展对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8 陈刚;我国老龄产业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樊海林,黄文芳,郑昶;上海老年消费市场探析[J];市场与人口分析;1999年01期

2 顾大男;中国人口老龄化与未来商机分析综述[J];市场与人口分析;1999年03期

3 徐天琪,张清霞;关于浙江省发展老龄产业的思考[J];市场与人口分析;1999年04期

4 张纯元;中国人口老化与未来市场[J];市场与人口分析;1994年01期

5 任远;老龄消费市场初探[J];市场与人口分析;1995年03期

6 姜向群;影响我国老年产业发展的人口学与社会经济因素[J];市场与人口分析;1997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一)文件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A];新世纪江苏老龄事业——“江苏老龄事业发展论坛”文集[C];2002年

2 张秉铎;;开展学术交流 推动老龄事业发展——在华东六省、京津沪渝四市老龄工作及老年学学会联席会议上的发言[A];江苏老年学研究论文选集(2007-2008)[C];2008年

3 仲锦;;浅析“十五”期间老龄事业发展战略[A];新世纪江苏老龄事业——“江苏老龄事业发展论坛”文集[C];2002年

4 ;江苏省老龄事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A];新世纪江苏老龄事业——“江苏老龄事业发展论坛”文集[C];2002年

5 姜宗濂;;社会各方齐心协力 加快发展老龄事业[A];新世纪江苏老龄事业——“江苏老龄事业发展论坛”文集[C];2002年

6 ;把老龄事业推向全面发展的新阶段[A];新世纪江苏老龄事业——“江苏老龄事业发展论坛”文集[C];2002年

7 ;重视老龄工作 发展老龄事业——江泽民[A];新世纪江苏老龄事业——“江苏老龄事业发展论坛”文集[C];2002年

8 刘步清;;把老龄事业推向社会化、市场化[A];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王婷;;在城市的夹缝中生存——透视“老漂族”的社会状况[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张文范;;关于发展老龄事业的若干重要问题[A];首届中国老年人才论坛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和谐社会需要幸福养老[N];解放日报;2009年

2 米六 唐悦;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 大力推进老龄事业发展[N];新华日报;2006年

3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严峻形势 大力推进老龄事业发展[N];人民日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熊恕;爱心托起“夕阳红”[N];家庭医生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李波;市老年学会换届[N];宝鸡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吴林红 聂扬飞;健全服务体系保障“老有所养”[N];安徽日报;2011年

7 记者 原碧霞;现代人孝顺不够,,是因子女教育支出太大?[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8 杨兆敏;从“少年中国”到“银发中国”[N];工人日报;2007年

9 记者 黄波;我市老年人口已达31.7万[N];抚顺日报;2008年

10 记者 蓝青 赵华夏;建立新型的养老价值观[N];中国老年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岩;上海市机构养老供需平衡研究[D];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12年

2 赵培;我国老年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的政府责任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0年

3 马玉卓;老龄化背景下老年友好社区的探析[D];山东大学;2011年

4 赵传平;安农社区老年人需求调查报告[D];安徽大学;2012年

5 李光旭;完善上海社区养老保障体系研究[D];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6 孙晓芹;上海城市老年人养老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12年

7 要瑞丽;“以老养老”:一种家庭养老的过渡性模式[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8 付睿;农村空巢老人问题实证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1年

9 杜闻雯;社区老年日间照料服务中的社会工作介入[D];吉林大学;2012年

10 姚宝丽;社会工作介入养老模式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5850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5850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62e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