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第七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发展与创新论坛在成都举行
本文选题:经济学发展 切入点:创新论坛 出处:《社会科学研究》2013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由中国社科院经济所、经济研究编辑部、四川大学经济学院联合举办的"全国第七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发展与创新论坛"于2013年9月26-27日在四川大学文化活动中心举行。会议收到论文60余篇,入选论文50余篇;来自全国50多所高校、科研机构的60余位从事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专家出席了本届论坛;年龄结构上,既有80多岁的老权威、老专家,也有20多岁的年轻博士。在当前国内上下深入开展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教育活动背景下召开本届论坛可以说别有意蕴。会议开始,全体起
[Abstract]:The Economic Research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the Institute of Economics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The 7th National Forum on th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of Marxist Economics, jointly organized by the School of Economics of Sichuan University, was held in the Center of Cultural activities of Sichuan University from 26 to 27 September 2013. The conference received more than 60 papers and more than 50 papers were selected. More than 60 experts engaged in political and economic research from more than 50 universities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ions throughout the country attended the forum. In terms of age structure, there are old authorities and experts in their 80s. There is also a young doctor in his twenties. In the context of the ongoing mass line education activitie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holding this forum can be said to have implications. The meeting began, all of us.
【分类号】:F0-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f ;由华盛顿榆树想到经济学发展的南北互补[J];浙江社会科学;2001年06期
2 陈新汉;经济学与哲学在联盟中发展[J];天津社会科学;2002年02期
3 张晓晶;把握现代经济学前沿 推动中国经济学发展——评《近现代经济学之演进》[J];经济研究;2003年01期
4 赵文杰;论近代自然科学对经济学形成的影响[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5 矢明;刍议数学对经济学发展的影响[J];企业经济;2005年10期
6 李宪徐;;关于经济学“学格”与出路的思考[J];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7 张丽;杜俊涛;;对一个经济学发展现状问题的分析[J];科技信息;2011年18期
8 马健;对新制度经济学发展问题的几点评析[J];东南学术;1999年04期
9 李晓西;21世纪经济学五大发展趋势猜想[J];经济科学;2000年03期
10 靳涛;从新、老制度经济学的融合看制度经济学的新发展[J];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梅子惠;;论经济流失对流失经济学发展的呼唤[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创新与政策导向专辑[C];2006年
2 彭学农;;新制度经济学中的人的问题及其缺憾[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第五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刘志彪;丁栋虹;;经济学的主体性[A];邓小平理论与我国经济学的发展[C];1997年
4 董建才;;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经济学发展[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3年
5 宋光华;;经济学发展的去向和繁荣的核心[A];当代中国经济问题探索(下册)[C];2004年
6 王岩;;资本主义主流经济学发展观简析[A];外国经济学说与中国研究报告[C];2012年
7 柯荣柱;;制度分析的基本技术[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第四集)[C];2005年
8 景玉琴;;分野与融合:建构理性与演进理性[A];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20次会议论文集(第一册)[C];2006年
9 张曙光;;制度分析的误区及其校正——评《制度经济学三人谈》[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10 杨文进;;政治经济学与经济学的主要区别辨析[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农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副所长 向松祚;经济学的最大化假设和约化论思维[N];第一财经日报;2012年
2 周建波;源流结合,,推进中国经济学发展[N];社会科学报;2013年
3 卢现祥;制约我国经济学发展的因素[N];光明日报;2000年
4 刘正山;经济学谈不谈道德[N];国际金融报;2002年
5 乔新生;经济学向何处去[N];光明日报;2003年
6 张世贤;《经济学百年》再评价[N];经济参考报;2014年
7 记者王鹏权;董辅y=经济学奖学金颁奖仪式在京举行[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8 ;中国离诺贝尔经济学奖有多远[N];中国财经报;2001年
9 杜忠明;寻找制度创新的原动力[N];国际金融报;2003年
10 黄丽珠;’2006经济学理论在中国的发展与践行[N];金融时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汤剑波;重建经济学的伦理之维[D];复旦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朋;理工学科与现代经济学的不解之缘[D];山西大学;2006年
2 杜哓雪;从非主流经济学看西方经济学的发展[D];山东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6022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1602294.html